“陛下,时间仓促,一时间没来的及大修,紫微宫也只来的及把几处大殿修葺一番,其它不少地方只能先简单修了修,请陛下责罚。“
殿中监裴怀节有些不安的道。
李世民漫步洛阳紫微宫,当年杨广营建东都,皇宫命名为紫微城,取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名。
这座宫城,距离修建之时也才十八年而已。
修这皇宫时,李世民才六岁,那年他父亲任荥阳太守,任官地离这并不远,他曾随父亲来朝天子。
转眼十八年,他那位表叔皇帝早已死在扬州。
当年那个患眼病不能视物,被杨广笑称小瞎子的李二,如今也成为了君临天下的九五至尊。
“这宫城修葺的很不错,如今国家百废待兴,也没那么多讲究,君王更不能想着享受。
紫微宫,改个名吧,以后就叫洛阳宫。”
几年前,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久攻不下。
也是在这样的年底,将士们思乡心切,突厥又挥兵寇边,太上皇那时下旨让班师还朝。
李世民一直不肯撤,关键时候,李逸献了道家秘法,黑火药。
黑火药配合穴攻爆破术,轰隆隆先破了洛阳城,紧接着又轰开了洛阳皇宫,那惊天伟力,王世充军还以为是地龙翻身。
顽抗的郑军也终于崩溃,王世充率百官出城投降。
大唐就此夺取了中原。
战后,原本太上皇还打算拆了洛阳宫城、皇城,砖石木料任百姓取去修固房屋。
是李逸这个河南河北安抚使、兼洛州都督上书,认为拆毁实在可惜,不如暂且封存。
李逸在任时,还以工代赈,雇工匠民夫对洛阳外城、皇城、宫城都进行了一番修复。
洛阳城,尤其是洛阳皇城宫城,现在能保存的这么完好,李逸功劳最大。
否则,战后就会被百姓拆的一干二净了,再想重建,可就不容易了。
当年杨广修洛阳宫,这宫殿里用的很多巨木,可都是从巴蜀、江西等地砍伐、运来的,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
“当年隋炀帝下诏迁都洛阳,皇宫紫微城最先建造,将作大匠宇恺设计,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筑,布下兵夫七十万人筑造城墙,六十日便筑城,宫城内诸殿基、墙院,又役十馀万人,仅土工监便常设八十万人,而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再役十馀万人,这座占地八千亩的紫微宫,总用工一百七十万。
据说秦朝阿房宫所役人数不过七十万左右,整整多出百万。”
李世民感叹无比。
紫微宫三大殿,干阳殿、大业殿、徽猷殿,其中干阳殿如长安的太极殿,是最重要的大殿,其地基高九尺,用的殿柱更是直径九尺,全部来自江南西豫章,每根巨木两千人协作拖拽,配上铁轮拖拽运输,每拖数里,就要更换铁轮,每根巨木还得配上数百人别赍铁毂以随之。
一天也不过拖三二十里。
大业二年冬至,万国朝贺,杨广就是在干阳殿接受朝贺,还作了首冬至干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李世民一路来到干阳殿前,看着那保存完好,修缮一新的巍巍巨殿,不由感叹。
“若不是无逸,此大殿已被拆毁了。”
殿基高九尺,大殿总高,更是高达二百七十尺,十三间二十九架,有近四十丈宽,进深十八丈。
那些巨柱,如同一位位天兵天将一样嘉立守卫着,每根达二十四围,倚井重莲,仰之者眩曜。
南轩垂以失丝网络,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飞鸟。四周周以轩廓,坐宿卫兵。
殿廷左右各有大井,井面阔二十尺。
庭东南、西南各有重楼一,悬一大铜钟,悬鼓刻漏心则在楼下,随刻漏则鸣钟鼓。
李世民看着这些保存完好的宫殿,看着只有有些褪色的色彩,不由感叹当年隋之国力强盛,长安城是文帝新建,这洛阳城是炀帝营建,父子俩,一人建了一座京都,都是那么的巍峨宏伟。
大唐立国六年了,如今的国力,别说建起一座京都,就是把洛阳城全面修一遍都做不到。
他这个即位半年的天子,还得逐粮洛阳。
走进干阳大殿内,李世民似乎感受到当年万国朝贺大隋的那种宏伟、盛大。
长呼一口气,李世民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开皇盛世,确实让人怀念。
就是大业之初,也是强盛无比。
差距太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这个天子还不能松懈啊。
“无逸呢,还没回洛阳吗?”
“李司徒巡视过白马寺后,便直接去了登寺少室山,那里遇到些情况。”裴怀节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从长安过来,走的有些慢,足足大半个月才到洛阳。
在路上,李逸整顿白马寺、少林寺的消息便已经传过来了,当时就有不少崇佛的大臣上书,认为李逸行事不妥。
甚至有人攻击李逸,说出了地狱所设,正为此人的狠毒话语。
空旷的干阳大殿里,李世民慢慢踱步。
他对李逸非常放心,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司徒,这些年风风雨雨走来,却已经有了最好的默契。
都说房谋杜断,可在长远格局这块,李世民甚至认为李逸和他才最有默契。
很多事,英雄所见略同。
经历乱世之后,释道两门都需要有所整顿,李逸和他意见都是一致的,整顿、约束、
控制,但不是毁灭。
有人说李逸在河南灭佛,李世民是不相信的,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李逸在白马寺,在少林寺,以及对其它诸寺的政令,他虽然信息有些滞后,但也都掌握的很准确。
李逸那不叫灭佛,是少林确实太过火了。
他这个皇帝在知晓柏谷坞那些所谓的尝新传统后,都觉得作呕。而所谓十三棍僧救秦王的篡改历史,也让他很不高兴。
更别说查出他们放高利贷、违禁私酿酒,甚至私造军械,蓄养了三千寺院私兵,本来当初他下令允许少林蓄五百僧兵,是守境安民,不料这些僧兵,却经常用来镇压缴不上租的佃户,还不上高利债的百姓,还发生过之前青黄不接时,许多饥民到寺庙前乞粮,结果遭受武僧棍棒驱逐殴打的情况。
李逸一直都还没有上书给他,可李世民完全信任李逸,也支持他放手去做,不管李逸怎么处置,他都相信李逸既有分寸,也有智慧,更会公平。
去年朝廷要拆毁少林罢退僧人,东宫剑指秦王府,萧璃、杨恭仁出面,最终皇帝收回了诏命,李世民其实也暗中出力不少。
要是当初知晓这少林实际这般,他都不会从中斡旋。
皇帝召来禁军大将周孝范,“你派几个百骑去趟登封,就说朕到洛阳了,让他赶紧回来,少室山的事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置了。”
“顺便告诉无逸,岐州刺史宋国公萧璃,连上数封骂无逸要灭佛,说佛是圣人,李逸不敬圣人,还说地狱是专为李逸这样的人所设。
朕已经下旨斥责过萧璃了。
萧璃又上奏诬无逸结党谋反,朕严厉斥责,萧璃上书自请出家,朕同意他出家,可他又食言了。
朕现在已将他宋国公爵削夺,贬商州刺史了。
若不是看在他是朝廷元老,又是朕儿女亲家,朕就要贬他去岭南。
你让人转告无逸,不要在意萧璃这些人,朕对他的信任一如既往。
赶紧回洛阳来,朕等他一起烹雪煮茶呢。”
李世民说完,看着干阳殿,“裴监!”
“臣在。”
“紫微宫改名洛阳宫,干阳殿改名乾元殿,业殿更名贞观殿。”
三大殿,只有徽猷殿名沿用。
“无逸在洛阳的宅在哪?”
“在洛阳城西南角上,西市旁边的通济坊。”
“宅子多大?”
“占地二十馀亩。”
李世民听闻后皱了皱眉,“通济坊离皇城宫城太远,而且坚领西市也太吵闹,这样,洛水南岸的惠训坊,朕之前不是说要把整坊之地都划给越王么,就把惠训坊一分为二,卫王无逸和越王李泰,各占一半。”
惠训坊可是个好地方,与皇城之间,紧隔着一条洛河,坊西领近天津桥。
在前朝,惠训坊曾经可是皇亲国戚云集之地,不过后来王世充谋朝纂位,惠训坊的主人也换了一批,此后李唐攻破洛阳,惠训坊里不少郑朝高官大将被押赴洛水处死,之后大唐虽没拆毁紫微宫和皇城,可洛阳遭遇多年大战,在归唐后,因初唐关中本弓影响,迅速衰弱,元年洛阳城中的王公贵族,忍自愿刃不自愿的大都迁往关中长安。
洛阳越来越冷清。
惠训坊这样曾高土高金的坊,也是许多宅院荒废。
皇帝宠爱嫡次子越王李泰,虽然他还小,这次来洛阳也只是暂住,但他还是早选中与皇城一水之隔的惠训坊,更是要把整坊之地赐给李泰。
现在听说李逸仅在洛阳西南角上有那么个占地二十来亩的小宅,李世民立马便从给儿子准备的惠训坊中,划出一半给这弓心腹宠臣。
不如此,又如此彰显皇帝对李逸的支持呢。
就如同萧瑀这弓前宰饼屡次攻击李逸,皇帝都能把这亲家公直接削了国公爵弓贬去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