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风仍带着凛冽的寒意,卷过校场,吹动“总兵官”李文忠蟒袍的衣角。
他按剑而立,目光扫过肃立的麾下将领。
一幅巨大的北疆舆图已在众人面前展开。
李文忠的声音打破寂静,没有虚礼,直接切入内核,带着沙场宿将特有的冷硬:
“皇上的旨意很清楚。”
“草原上的麻烦,该彻底了断了。”
“对那些残元部落和女真人,高于车轮的男子,一概杀无赦,妇孺没为官奴。”
“我们要用他们的血,让大明的威严烙进这片土地,让往后几百年,都没人再敢挑战大明的天威!”
他稍作停顿,手按在剑柄上,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位将领的面庞:
“自今日起,各卫、所、堡,执行此令,谁敢心慈手软,或纵敌漏网,便与逆贼同罪!”
“本将的剑,斩得了敌人,也斩得了违抗军令、祸乱军心之人。”
“若事情闹到惊动皇上……”
李文忠冷哼一声,才继续道:
“那便不是一人一身之事了!”
“诸位,军法如山,好自为之!”
……
东南某港口码头。
海风裹着咸湿味儿,吹得码头上兵士和官吏的衣角乱飞。
今儿的港口比往常热闹多了,也忙得多。
十几艘挂着大明旗号的大型官船挨着岸边停下,看船身吃水那么深,就知道船上装的绝不是普通东西。
从船上卸下来的,是堆成山的粮草、崭新锋利的兵器军械、各种珍贵药材,还有一箱箱的银锭。
这些物资被有条不紊地搬下船,码头上透着股又紧张又兴奋的劲儿。
徐达已经穿戴好盔甲,站在能看清整个码头的高坡上。
海风把他的战袍吹得猎猎作响,更显得他身形挺拔、气度沉稳。
这位为大明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统帅,这会儿心里也忍不住泛起波澜。
他清楚朝廷过日子不容易,这么大规模、这么有效率的物资补给,绝不是普通调度能做到的。
徐达大步从高坡走下来,到了码头中间。
这时候,传圣旨的钦差也已经下船站定。
徐达在钦差面前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地说:“臣徐达,恭迎天使!”
那声音里透着沙场老将的威严。
一路上没多说话,直到进了中军大帐。
钦差这才从随从捧着的黄缎托盘上,拿起一根封得严严实实的铜管。
“魏国公,这是皇上给您的亲笔密信和信物。”钦差的声音庄重又严肃。
徐达双手接过,里面是一封信,用的还是宫里专用的好纸。
他展开信纸,目光落在那雄浑刚健、力透纸背的字迹上。
正是朱元璋的亲笔。
开头第一句话,就让徐达心里一震:“咱坐镇金陵,心里一直惦记着海疆。知道你镇守东南,监督建造水师战船,安抚周边藩国,辛苦你了,功劳很大。朝廷里有些人,总拿些虚头巴脑的规矩非议海上的事,又说远途谋划太辛苦,质疑通洋的做法。但咱不信这些鬼话。”
“不信”俩字,干脆有力,透着皇帝实打实的信任,徐达心里顿时暖烘烘的,接着往下读:
“那些迂腐的论调,哪里懂掌控海疆的要紧?”
“你在东南监督造战船,操练水师,让咱大明的水师有了雏形,在远洋扬了威,这是打基础的大功,是第一件。”
“那些迂腐的论调,哪里懂安抚远方之人的道理?”
“你和南洋各国往来,宣扬咱大明的威德,让那些番邦知道有中国这么个地方,四方外族都归顺臣服,这是开拓疆土的根基,是第二件。”
“那些迂腐的论调,更不懂富国强兵的根本!”
“东南通商,货物流通,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利,但咱想要的,是更长远的东西!”
信里的语气接着变得犀利又进取,直奔内核:
“不过,保卫国土、安定百姓,不能只想着守住现有的;翻山越海闯荡,得为子孙后代谋划。咱今天写这封信,是想和你一起商量将来的大事!”
“咱不要你只做个守成的将军,咱要你帮咱开拓万里海疆!”
“从现在起,咱答应你三件事:第一,你需要的钱粮军资,咱尽全力供应,不让后勤的事拖累你。第二,东南所有军政、造船、通商、外交的事,你可以酌情处置,朝廷里有人说闲话,咱来帮你摆平。第三,在海外办事,你可以看情况自己做决定,咱不从中干涉!”
紧接着,信里最内核、最大胆的想法露了出来:
“咱要你办一件事:借着通商护航的名义,多筹措军资粮草,积极备战,暗中筹划。等时机成熟了,找个合适的理由,水陆一起出兵,一下子打下日本,把它彻底划入大明的版图!”
“这不光是为了扩大疆土,更因为那地方银矿多,拿下来就能富国强兵,打造咱大明千秋万代的基业!要让那些海外的蛮夷,从此都沐浴在大明的恩威之下!”
信的末尾,是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分量重千斤:
“咱和你,打小就是穷苦兄弟,一起打下了这天下。等将来东海风平浪静,日本全归了咱大明,咱就在宫里摆宴席,和你好好喝一场,庆祝这千古难遇的大功。重八亲笔。”
“轰!”
徐达拿着信的手,微微发起抖来。
信上的话,像洪钟大吕似的在他心里回荡。
之前因为朝廷里一些非议,心里隐约有的那点隔阂,此刻在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和这吞并天下的雄心面前,一下子就没了。
“……咱就在宫里摆宴席,和你好好喝一场,庆祝这千古难遇的大功。”
徐达的目光,盯着这一行字看了好久。
这天下,终究还是这位老兄弟的胸怀大,能装下四海,能看清万里之外的机遇和威胁!
这份信任和托付,比眼前堆成山的物资还沉重!
徐达忽然抬起头,发出一阵低沉又豪迈的笑声。
那笑声一开始还憋着,后来越来越响,满是遇到明主、能施展抱负的痛快劲儿,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的旌旗飘扬在东海之外的壮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