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燕王府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朱棣屏退所有闲杂人等,只留一二绝对心腹的幕僚。
他没有去翻检任何可能授人以柄的私人记录,而是在脑海中飞速地过滤着这些年来,尤其是在北平及此次在东南沿海推行新政途中,接触过的所有中下层军官。
他必须找出那些真正有潜力、却尚未完全发光,且背景干净、能与当前朝中任何势力撇清关系的人。
既要显出为国举贤的公心,又不能流露出任何结党的私意。
窗外风雪呜咽,窗内只有纸笔摩擦的沙沙声,以及朱棣沉重而缓慢的踱步声。
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一份墨迹未干的名单,被朱棣亲手密封。名单上,只有三个经过反复权衡的名字。
朱棣接过幕僚转呈的密函,拆开,目光扫过。
第一个名字: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降明后于北平任职,骁勇有谋,然身为降将,在朝中无根无基。
第二个名字:丘福。出身行伍,百户,憨厚勇猛,从不说谎,也从不结党,是一员纯粹的悍将。
第三个名字:朱能。年纪最轻,袭父职为燕山护卫副千户,勇悍绝伦,且对燕王府……不,是对朝廷,透着一种天然的亲近与忠诚。
朱棣的手指划过名册上三个墨迹未干的名字,他知道这三个人,将会接受来自父皇的考验。
“备马,入宫。”
朱棣突然起身,将这三个人的名单揣进怀中,声音坚定的说道。
……
清晨的文华殿,朱元璋正用着一顿简单的早膳。一碗小米粥,两碟酱菜,便是这位开国皇帝平素的饮食。
朱棣将名单呈上,并将三人的背景,仔细禀报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并未放下手中的粥碗,只是不紧不慢地又喝了一口,最后,他目光投向跪在下方的朱棣身上。
老四看人的眼光,很毒。
这份名单,答得巧妙,跟《中国历史概述》上记载的差不多。
“宣他们三人来见咱。”
“不要惊动任何人,让他们褪去盔甲,从偏殿进来。”
半个时辰后。
三个穿着单衣,被褪去盔甲,身材挺拔、面容坚毅的将领,被一名内侍引进了肃静的文华殿。
……
张玉、丘福、朱能三人被内侍引着,忐忑不安地走进殿内。他们只是燕王侍卫中不起眼的中下层武官,不知为何会被突然召见。
当看清用膳之人的面容时,三人魂飞魄散,立刻跪倒:
“臣等叩见陛下!”
朱元璋没抬眼,夹了一筷子咸菜,含糊道:“起来吧,赐座。”
三人不敢实坐,半个屁股挨着绣墩,身体绷得笔直。
“用过早饭没?”朱元璋问道。
“臣等……用过了。”朱能作为代表,谨慎回答。
“恩,”朱元璋点点头,依旧喝着粥,看似随意地问道:“你们几个,老家都是北边的吧?爹娘可还好?朝廷的饷银,可曾按时足额发到家中?”
三人心中一惊,交换了下眼神。张玉深吸一口气,作为代表沉声回答:“仰赖陛下天恩,家中尚可。只是……北边时有战事,路途遥远,饷银偶有延迟。”
朱元璋吸溜了一口汤,看似随意地笑问:“你们几个,都在老四的燕王府当过差?觉得燕王如何?”
不等三人回答,他突然半开玩笑地加重了语气:“将来若有一日,咱那老四小子翅膀硬了,学着古人来个‘清君侧’,带着兵马打进这应天府城下……你们是开城门迎他呢,还是帮咱这老家伙守城啊?”
这话看似玩笑,却重如千钧,暖阁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吓得三人瞬间脸色煞白,冷汗直流。
这是诛心之问!
丘福性子最烈,当即就要表态,被沉稳的张玉用眼神按住。
朱能则低下头,心中翻江倒海。
他们想起了这些时日以来朝廷推行的新政,想起了燕王朱棣在东南沿海大杀特杀的威名,更想起了燕王朱棣所有做的一切的根本源头,都来自眼前这位皇帝陛下。
片刻死寂后,张玉率先起身,重新跪倒,声音坚定:“陛下!臣等食的是大明俸禄,忠的是大明天子!臣只知道坐在应天皇宫龙椅上的,是陛下您!”
“燕王是臣等的王爷,但陛下是臣等的君父!若有人敢对陛下不敬,无论是谁,臣等的刀,绝不认人!”
丘福迅速离席跪倒,叩首道:“臣等性命荣辱皆乃陛下所赐,只知效忠陛下一人!纵是亲王,亦无二心!”
朱能最后沉稳起身,抱拳沉声道:“陛下真龙天子,乃天下共主。臣等只知尽忠王事,保卫大明江山,绝非某家藩府私臣!”
朱元璋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难以察觉的笑意。
他要的,就是这份剥离了地域、人情,只认皇权的绝对忠诚。
“好!都是咱的好儿郎!”朱元璋站起身,走到三人面前。
“以后就不要跟着老四了,直接上奏给咱,咱给你们三个直接上奏的权力!”
“张玉,咱擢升你为京师左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你心思缜密,堪当谋划。”
“丘福,咱擢升你为京师左护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你勇猛果决,可为尖刀。”
“朱能,咱擢升你为京师右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你沉稳善守,可托重任。”
不等三人从一步登天的震撼中回过神,朱元璋指着殿外校场:
“咱拨给你们银两、兵甲,给咱好好操练你们手下的儿郎!咱要的是一支精兵,一支只听咱号令的精兵!饷银加倍,抚恤从厚!给咱把兵练好,躲在暗处纠察军队!”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变得深邃:“记住你们今天的话。你们的职责是护卫社稷,眼睛……要给咱放亮些!无论是应天城内,还是……北平方向,但有风吹草动,即刻密奏于咱!明白吗?”
“臣等!谨遵圣谕!万死不辞!”张玉、丘福、朱能三人,声音洪亮,心中已然明了陛下的深意,以及那份沉甸甸的、夹杂着对远方亲王警剔的信任。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坐回桌前,继续喝他那碗已经微凉的小米粥。
“都退下吧。好好当差。”
他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目光却深邃地望向北方:“恩,好好干。尤其是……替咱看看北边。这大明天下的安稳,往后还得靠你们这些忠勇的年轻人呐。”
三人叩首,躬身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