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容朕再想想(1 / 1)

“抚台大人,藩台大人,臬台大人……”陆临川冷笑道,“诸位的意思,本督听明白了。”

“无非是水师积弊乃‘惯例’,牵扯甚广,动之则乱,让本督以‘大局’为重,暂且搁置,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如此?”

潘汝桢被他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干咳一声,端起茶杯掩饰:“督师言重了,下官等只是提请督师注意福建的复杂情势,莫要因小失大……”

“因小失大?”陆临川猛地打断他,“沿海州县屡遭荼毒,百姓血流成河,兴化府城的尸骨还未寒尽。”

“抚台大人,这是‘小’?那何为‘大’?”

“真把我当成可随意糊弄的愣头青了?”

“本官虽然入仕时日不久,但官场里的这些门道,贪腐舞弊的勾当,心里都清楚得很。”

“否则也不会在离京之前,就向陛下请下这‘先斩后奏’之权!”

他此言一出,潘汝桢等人脸色彻底变了。

周奎强自争辩:“陆学士无凭无据,岂可只因一下级军官片面之词,就断定我等……”

“无凭无据?”陆临川拿起那几本帐册重重摔在桌上,“这白纸黑字,这鲜红印鉴,这物证、人证俱在。”

他向掌管刑名的按察使张秉贞:“臬台大人,你执掌一省刑名,按察司法。”

“如今证据确凿,依《大虞律》,贪墨军饷、以次充好、贻误军机,该当何罪?!”

张秉贞嘴唇哆嗦着:“按律……当、当斩……”

“好!”陆临川断喝一声,“既然臬台也知律法,那便最好不过!”

他猛地转身,面向厅外,厉声喝道:“石勇!”

“末将在!”早已候在厅外的石勇应声而入,甲胄铿锵,浑身煞气。

“即刻将福建布政使周奎、都指挥使司涉案佥事及以上官员,全部拿下,移交按察使司衙门,严加看管。”

“待本督核实所有罪证,一并处置。”

“得令!”石勇毫不迟疑,大手一挥。

一队如狼似虎的虎贲营亲卫立刻冲入花厅。

“陆临川,你敢!”周奎惊得魂飞魄散,“我乃朝廷二品大员,未经三司会审,你敢动我?!”

潘汝桢也霍然起身:“陆督师,你如此行事,未免太过专横,就不怕引起福建官场动荡,士林非议吗?!”

“动荡?非议?”陆临川目光如电,射向潘汝桢,“比之海防洞开、倭寇肆虐、百姓流离如何?”

“比之将士饥寒、战船朽坏、国门不守如何?!”

他不再理会潘汝桢的威胁,对石勇道:“执行军令,敢有反抗者,以谋逆论处,格杀勿论。”

“遵命!”

瞬间。

花厅内,只剩下潘汝桢、张秉贞以及其他几位官员。

个个面无人色。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年轻的钦差,手段竟然如此酷烈,如此不留情面。

陆临川冷冷地瞥了失魂落魄的潘汝桢一眼:“潘抚台,在朝廷新的旨意到达之前,还请你在巡抚衙门‘静思己过’,无本督手令,不得外出!”

这等同于软禁了。

潘汝桢嘴唇动了动,最终在虎贲营士兵森然的杀气下,颓然低下了头。

陆临川不再停留,拂袖而去。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不趁着有军队坐镇,清洗一遍官场,重建水师的重任就不可能完成。

一时间,福州城内风声鹤唳。

一队队甲胄鲜明的虎贲营士卒穿街过巷,包围府衙,锁拿官员。

消息迅速传遍福州,继而向福建各府县,乃至整个东南官场蔓延。

陆阎王!

这个名字,第一次以如此酷烈、如此不留馀地的形象,深深地刻进了所有东南官员的脑海之中。

接下来的数日,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贪腐案被揭露出来。

四品以下官员,情节严重者,验明正身后,直接押赴福州闹市口,当众斩首!

短短七八日内,福州城菜市口的青石板地被染红了一遍又一遍,累计有二十馀名中低级官员人头落地,其中包括一名知府、两名同知、数名卫所指挥使和千户。

血淋淋的人头就挂在城门口示众,上面贴着列明其罪状的告示。

至于布政使周奎、都指挥使等高级官员,陆临川虽未立刻处决,但也已将其罪证整理成册,连同请旨严办的奏疏,以六百里加急直送京师。

整个福建官场,乃至相邻的浙江、江西部分官员,都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

京师,御书房。

姬琰看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章,脸色阴沉。

这些奏章,大多出自籍贯或在东南有深厚利益的官员之手。

他们不敢明着反对整顿贪腐,却将矛头集中指向陆临川“滥用钦差职权”、“擅杀朝廷命官”、“行事酷烈、有伤天和”、“恐激起东南民变”。

言辞激烈者,甚至直接攻击陆临川“借平倭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视国法如无物,与屠夫何异”,强烈要求皇帝立刻下旨制止陆临川的“暴行”,将其锁拿回京问罪,并派员彻查福建情况。

“反了,都反了!”姬琰怒道,“东南战事刚刚稍有起色,倭寇主力尚未完全剿灭,他们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攻讦功臣!”

他之所以赋予陆临川“先斩后奏”之权,就是预料到整顿东南积弊必会遇到巨大阻力,需要快刀斩乱麻。

如今陆临川不负所托,以雷霆手段打开局面,这些蠹虫就坐不住了!

“陛下息怒。”内阁首辅严颢躬身道,“陆学士行事虽略显急切,然其心可嘉,其情可原。”

“当务之急,是稳住东南大局,万不可使前线将士寒心。”

赵汝成也道:“严阁老所言极是。弹劾之言,多出自利益相关者,陛下明鉴万里,切不可被其迷惑。”

姬琰深吸一口气。

正当他准备将这些奏章留中不发,甚至要下旨申饬那些跳得最欢的官员时,次辅徐杰却出列了。

“陛下,”徐杰的声音平和,“严阁老、赵阁老所言,确有道理。”

“陆怀远忠心体国,锐意平倭,其志可嘉。”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然而,东南情况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福建、浙江、南直隶,乃我大虞财赋之重地。”

“盐税、漕运、海贸,皆系于此。”

“地方士绅、商贾、官员,关系盘根错节,维持稳定,至关重要。”

他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缓缓道:“陆学士年轻气盛,一心为国,做事……未免不够老成持重。”

“如此大规模锁拿、处决官员,虽则痛快,却也难免造成人心惶惶,若因此影响了东南赋税征收,或是激起什么不必要的变故,于国于民,恐非幸事。”

姬琰闻言,眉头紧紧皱起。

这番话说得确实有理。

一边是必须整肃的贪腐和亟待重建的海防,一边是可能引发的动荡和财政风险……

严颢、赵汝成等人还想再辩,但姬琰烦躁地摆了摆手。

“够了!”他打断了几位阁臣的争论,“此事……容朕再想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知否:一年一词条,开局霸王神力 美漫:我的宇宙从内天地开始 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