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卷着雪屑,扑打着西郊虎贲营辕门外高扬的旗帜。
营内校场积雪已被清扫干净,露出冻得坚硬的土地。
一队队顶盔贯甲的士卒穿梭其间,呵出的白气汇成一片,肃杀之气弥漫。
陆临川端坐于中军大帐主位之上,玄色大氅并未脱下,肩头还沾染着未及拂去的雪屑,在帐内炭火暖意下渐渐消融。
虎贲营自升格扩编以来,兵员数额大增,将领班底也得到了充实与调整。
此刻帐内,除了石勇、李水生、秦修武、赵翰这些最早追随陆临川、历经考验的心腹旧将,还多了不少新鲜面孔。
大多是从讲武堂首批学员中严格考核、择优选拔出来的佼佼者。
他们年轻,眼神锐利,带着未经大战洗礼却充满锐气的光芒,被填充到各千户、百户担任副职或直接统兵,为这支日益庞大的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陆临川还特意将泰宁伯范毅调了过来,以其老成谋国协理军务,平衡军中结构。
陆临川目光沉静:“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件要事宣布。”
“东南福建急报,倭寇大举侵扰,屠城掠地,气焰嚣张。”
“陛下已决意,待年节过后,开春冰雪消融,便命我虎贲营南下福建,专司征剿倭寇之任!”
言罢,帐中沉寂瞬间被打破。
“妈的,早就憋坏了!正好拿倭寇开刀!”
“终于要动真格的了!”
“杀光倭寇!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
虎贲营成军以来,粮饷最足,操练最苦,装备最新,尤其是火器之利,冠绝诸军。
上下将士早已憋着一股劲,渴望一场真正的大战来证明自身价值,用敌人的鲜血来浇铸的威名。
此去东南,正是天赐良机。
陆临川抬手,掌心向下虚按,帐内激昂的声浪渐渐平息下去,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他身上。
“倭寇凶残,肆虐我东南海疆,屠戮我手无寸铁的同胞,此乃国仇,亦是我等披甲执锐者之耻!”陆临川声音带着凛然之气,“陛下将此重任交予虎贲营,是信重,更是期望!虎贲营能否担得起‘天子亲军、国之柱石’这八个字,此一战,便是试金石!”
“诸位回去后,需即刻着手,督促所部,整备军械,熟悉南方水网、山地之战法。”
“尤其是火器营,‘神威将军炮’乃破敌利器,务必操练纯熟,届时我要看到炮火所指,倭寇灰飞烟灭!”
“年后出征,我要的不是击溃,不是驱赶,而是尽歼来犯之敌,扬我虎贲军威于万里海疆!”
“可能做到?”
“谨遵大人将令!虎贲万胜!”众将轰然应诺,声浪整齐划一。
议事既毕,诸将行礼后鱼贯退出大帐。
陆临川缓缓坐回椅中,这才感到一丝疲惫袭来,端起亲兵重新奉上的热茶,刚要凑到唇边,帐帘再次被掀开,亲卫统领快步走入,躬身禀报:“大人,徐大人派其人前来,言有急事求见,说是关乎新式火铳。”
“让他进来。”陆临川放下茶盏,精神复又一振。
年后便要远征,若此时单兵火器能有关键性突破,无疑是雪中送炭,能极大减少士卒伤亡,提升胜算。
一名身着灰色工匠服、眉眼间带着机灵之气的年轻人快步进帐,躬敬跪地行礼:“小人徐安,拜见陆大人!家师命小人火速前来禀报,燧发枪的研制,找到了新的门路,或有突破之机,恳请大人得暇务必亲往一观!”
陆临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燧发枪若能成,将是划时代的变革。
他当即起身,毫不迟疑:“前头带路,立刻去火器坊!”
西郊大营深处,被高大土墙单独圈出的火器试验局域,空气中弥漫的硝石与硫磺混合气味愈发刺鼻。
得到消息的徐应元早已在坊外积雪的空地上翘首以待,见到陆临川的身影,连忙小跑着迎上。
“大人,雪天路滑,有劳您亲自跑一趟。”徐应元搓着手。
“徐大人不必多礼,听说燧发枪有进展了?”陆临川边走边问,脚步不停,直接向着专门用于精密加工和组装的内间工棚走去。
徐应元跟在身侧,露出一丝苦笑,摇头道:“大人,燧发枪之事……请恕属下无能。”
“其要求实在太高,以坊内现有工匠手艺和材料,反复试验,仍难保证其连续击发的可靠性,哑火、迟发乃至损坏率依旧居高不下……短期内,恐难实用。”
陆临川心中微沉,但见徐应元神色间并非全然沮丧,知他必有转寰,便按下失望,平静问道:“无妨,新事物研发本非易事。你急召我来,想必另有收获?”
徐应元精神一振,连忙引着陆临川走到工棚内侧一张宽大木案前。
案上铺着软布,上面整齐摆放着数支外观与制式火器略有不同、显得更为修长简洁的火铳。
他拿起其中一支,双手奉予陆临川:“燧发枪虽暂时受挫,但属下与坊内诸位老师傅并未灰心。”
“我们反复琢磨、试验,将尝试燧发结构时获得的一些心得、一些巧思,用在了对现有火绳枪的改良之上!”
“历经数十次调整,终得此铳,其性能,远胜营中现用之旧铳!”
“哦?”陆临川接过这支改良火铳,入手便觉不同。
重量分布似乎更为合理,铳托曲线也更贴合肩窝,木制铳床打磨得光滑温润。
他仔细端详,铳管明显更长,透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请容属下细禀。”徐应元见陆临川感兴趣,语速加快,如数家珍,“大人请看,此铳铳管比旧式鸟铳加长三寸有馀,采用双层复合锻打、内壁精铰之法,更为笔直光滑,推测有效射程可达八十步,五十步内破甲精度显著提升!”
“铳床结构依照人体工……呃,依照士卒操铳姿态重新设计,发射时后坐力传导更顺,易于掌控。”
“最关键者在此——”他指向火门和药池部位,“此处参照了燧发枪的屏蔽设计,加盖了精铜护罩,雨雪天气影响大减,引药不易受潮,哑火率较旧铳降低至少两成!且装填步骤略作优化,熟手士卒操作,射速约可快上一分。”
“此外,铳身选材更精,关键部位加固,总重却比旧铳还轻了约半斤,利于士卒长途奔袭与快速瞄准。”
他一边解说,一边示意身旁一名助手进行实弹装填演示。
那助手显然演练过多次,动作流畅麻利:清理铳管、从腰间皮质弹盒取出定量油纸包火药咬破倒入、填入铅子、用通条快速而有力地压实、最后向优化后的药池内倒入细粒引药,合上护盖。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比之旧铳操作,确实显得更为简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