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简直是奇耻大辱(1 / 1)

姬琰眼中精光闪动,之前的些许讶异已被一种更为深沉的算计所取代。

他沉吟道:“怀远既然这么说,那朕不如更近一步,直接下诏将这九条辉宗斥责一番,斥其为奸佞,摆明态度。”

“这样日后即便我们寻到由头发兵渡海,去征讨日本,也显得名正言顺,是吊民伐罪,而非无端兴兵。”

他本就不喜那些矮个子倭人使臣的狡黠与僭越,此刻听得陆临川剖析其野心与银矿之利,更是心生厌恶与警剔。

尤其是他们国内竟蕴藏着如此惊人的白银储量,这就更让他觉得,对此邦绝不能以常理待之,必须早做筹谋。

陆临川没想到皇帝决断如此之快,手段更是如此直接老辣,当即大喜:“陛下圣明,如此先声夺人,既占大义名分,又可震慑彼邦!”

姬琰见陆临川赞同,笑道:“好,既然如此,这份斥责诏书就由怀远你来执笔。”

“趁着日本国使者还在京中,就直接拟好发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国去,也好叫那九条辉宗知晓天朝态度!”

“臣遵旨。”陆临川应道。

内侍早已备好笔墨纸砚。

陆临川略一思忖,便提笔醮墨,在铺开的明黄绢帛上书写起来。

论及驳斥倭人、申明大义,陆临川可谓文思泉涌,腹中早有草稿,一气呵成,根本不需要过多蕴酿。

不过撰写国书,终究要讲究国家体统,言辞需在庄重中透出凛然不可侵犯之意,不能如市井骂战般污言秽语。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诏书草稿已成。

陆临川双手呈上。

姬琰接过,仔细看了一遍。

只见文中先斥其“僭越礼法,私设尊号”,再责其“纵容海寇,侵扰上邦”,最后严正声明“琉球、小琉球乃至疆故土,不容置喙”,并指九条辉宗“挟持君上,专权自恣,非人臣之道”,要求其“恪守臣节,戡平海寇,勿生妄念”。

全文措辞严厉,逻辑缜密,无可指摘。

“甚好。”姬琰点点头,没什么问题,便将绢帛交给魏忠,“拿去用印,然后下发内阁,让礼部正式宣示给日本使团。”

“奴婢遵旨。”魏忠连忙躬身接过,小心退下安排。

君臣二人联手做了这件“坏事”,心意相通,自然默契无比,都觉得胸中一口郁气尽吐,十分畅快。

处理完日本使团之事,姬琰心情稍松,又与陆临川谈起其他政务。

“陕西那边,军饷拨过去后,战事果然有了起色。”姬琰语气缓和了些,“张承弼还算得力,很快就稳住了局势,虽未大胜,但也未再溃败,算是与叛军形成了对峙。”

他拿起一份奏报看了看,又道:“张承弼上疏说,叛军因饥荒所迫,求生之志甚坚,气势很足,恐非轻易能够剿灭。”

“他请求朝廷考虑招抚之策。”

“内阁也递了票拟,认为眼下朝廷经漕运一案,需内部整肃,边事当以安定为主,不宜再大兴刀兵,耗费国力。”

说完,他看向陆临川:“怀远,此事你怎么看?”

陆临川本就对古代那些因活不下去而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怀有同情,此刻听闻陕西局势,自然倾向于招抚。

他沉吟片刻,组织语言回道:“陛下,臣以为,对待觊觎神州、冥顽不灵之外敌,如倭寇、蒙古诸部,当力求雷霆手段,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但对待境内生乱之百姓,则需慎之又慎,首重安抚。”

“朝廷要怀有怜悯体恤之心,不宜逼迫过甚,徒增死伤。”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陕西的乱军,根源在于前朝积弊遗留,加之近年天灾连连,地方官员或有贪腐盘剥,可说是被逼无奈,挺而走险。”

“如今陛下励精图治,欲革除旧弊,开创新局,正需安定内部。”

“既然前线主帅和内阁都认为招抚可行,不如就允准所请。”

“若真能不动干戈便平息事端,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重归田园,也不失为一桩好事,更能彰显陛下仁德。”

姬琰本就有些尤豫,毕竟大规模用兵耗费巨大,且胜负难料。

此刻听自己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也这般说,心中那杆秤便彻底倾斜了。

“好!”姬琰决断道,“就依怀远所言。”

“朕这就批复内阁,让他们会同吏部、兵部,择选得力干员,以钦差身份前往陕西,全权负责招抚事宜。”

“陛下圣明。”陆临川由衷赞道。

又商议了几件关于讲武堂筹备和国债后续发行的细节后,陆临川见皇帝面露倦色,便适时告退。

出了宫门,已是午后。

陆临川登上等侯在外的车驾,吩咐回府。

马车辘辘而行,穿过繁华的街市。

连日来的精神紧绷与伤势未愈带来的疲惫一同袭来,陆临川正想靠在软垫上小憩片刻,马车却缓缓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陆临川睁开眼,微微蹙眉问道。

车帘外,随行的护卫首领低声禀报:“大人,前方有人拦住了去路,看打扮和车驾,象是……那几个晋商家的人。”

陆临川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冷冷的笑意。

这几日,他已通过白景明彻底停止了与那几家在他“死讯”传出后便态度暧昧、甚至试图压价吞并细盐生意的晋商合作。

同时,也暗中吩咐了与他交好、掌管部分五城兵马司力量的孙彪,着意“关照”一下这些人在京城的产业,查查他们的税务、仓储可有纰漏。

他们这是感受到压力,知道怕了,想来求情疏通关系。

当墙头草,就要有被秋后算帐、付出代价的觉悟。

陆临川连车帘都未掀开,只淡漠地吐出两个字:“不见。”

顿了顿,又补充道:“告诉他们,陆府门坎低,但也不是什么风都能吹进来的,既选了路,就好生走下去。”

“是!”护卫领命,前去驱赶。

……

小西隆景回到住处,再也维持不住表面的镇定,气得脸色铁青,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口中不断用日语低声咒骂。

“八嘎!那个陆临川,简直是奸诈小人!蛮横无礼至极!”

使团成员皆聚集于此,个个面色难看。

副使岛津忠恒愤愤道:“小西君,虞朝君臣如此羞辱我等,这交涉根本无法进行!不如我们明日就启程回国吧!留在此地也是徒受其辱!”

“不行!”小西隆景猛地停下脚步,断然拒绝,“关白殿下交付的使命,我们一件都未能完成,怎能就此灰溜溜地回去?如此回国,你我还有何颜面去见关白?唯有切腹谢罪一途!”

冈本右卫门忧心忡忡道:“可是……虞朝皇帝态度似乎也很强硬,那个陆临川更是深得信任,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

细川藤孝沉吟片刻,开口道:“依我观察,大虞朝廷也并非全如陆临川这般强硬无礼之辈,今日殿上,亦有官员觉得陆学士言辞过于激烈,担心有失体统。”

“我们或可以从此处着手,私下连络那些对陆临川不满、或主张怀柔的官员,许以重利,请他们代为周旋。”

小西隆景眼睛一亮:“细川君所言有理,我们不能放弃。”

“立刻准备厚礼,列出名单,今晚就去拜会那些可能帮我们说话的虞朝官员。”

“嗨!”众人齐声应命。

就这么忙碌了一整天。

翌日院门外传来了礼部官员例行公事的通报声。

一名礼部主事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绢帛。

“陛下有国书致日本关白九条辉宗,着尔等接收,带回转呈。”礼部主事声音平板,将绢帛递了过来。

小西隆景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惊疑不定。

这么快就有国书回复?

难不成是虞朝皇帝回心转意,觉得昨日殿上太过,想要转寰?

他连忙上前,躬敬地双手接过国书,口中道:“外臣代关白殿下,叩谢大皇帝陛下恩典。”

待礼部官员离开后,小西隆景迫不及待地拆开绢帛,与众人一同观看。

起初几人脸上还带着些许期待,但随着目光下移,他们的脸色越来越白,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这哪里是什么转寰的国书?分明是一封措辞严厉、极尽斥责侮辱之能的宣战檄文。

文中直接将关白殿下斥为“奸佞”、“乱臣”,将日本对琉球等地的声索驳为“妄言”,全然否定了他们此行的所有诉求。

“八嘎!!”岛津忠恒第一个忍不住,怒吼出声,猛地一拍桌案。

“奇耻大辱!简直是奇耻大辱!”冈本右卫门声音发颤。

小西隆景握着国书的手剧烈颤斗,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

“虞朝人……实在欺人太甚!!”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这份国书若是带回国去,必定举国哗然!关白殿下震怒之下……”细川藤孝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后果。

“我们有辱使命,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不如就此切腹,以谢关白殿下!”岛津忠恒情绪激动,已然伸手按向了腰间的短刀。

“不可!”小西隆景强压下翻腾的气血,“我等若就此死去,谁来洗刷今日之辱?要留存有用之身,回到日本,禀明关白!终有一日,要让这些傲慢无礼的虞朝人,为他们的言行付出代价!”

他环视众人,眼中燃烧着屈辱与愤怒的火焰:“收拾行装,我们明日一早就启程回国!一刻也不多留!”

“嗨!”众人轰然应命,再无异议,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愤懑与归心似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知否:一年一词条,开局霸王神力 美漫:我的宇宙从内天地开始 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