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念与诸位爱卿听听(1 / 1)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对陆临川不满或心存忌惮者,都纷纷附和。

“王御史所言极是,陆学士假死,闹得满城风雨,百官吊唁,陛下亦遣使慰问,此举视君父为何?视同僚为何?”

“纵然事出有因,然欺君罔上,乃十恶不赦之首,功过岂能相抵?”

“臣附议!陆临川此举,实乃对陛下大不敬!若不严惩,恐伤陛下圣德,寒天下忠臣之心!”

攻讦之声渐起,主要集中在“欺君”二字上,试图以此抹杀陆临川查案之功。

程砚舟、柳通等人面露怒色,正要出列辩驳,却见陆临川微微摇头示意。

他本人则面色不变,待那些官员声音稍歇,才缓步出班,躬身一礼:“陛下,臣有本奏。”

姬琰目光落在他身上,淡淡道:“陆卿且奏来。”

“谢陛下。”陆临川直起身,“臣重伤濒死,脉息几绝,太医院众位太医诊断无误。”

“然,臣侥幸未死,苏醒于停灵之后,此乃事实。”

“据太医院院判及诸位太医联合会诊,查阅古籍,方知此乃百年罕见之‘尸厥’重症,因重伤失血,气血壅闭,致脉息全无,状若死亡,实乃假死。”

“待气血自行通畅,方可复苏。”

“此事,太医院已有条陈上奏,涉案刘太医亦已上表请罪,自承学艺不精,误诊之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刚才发难的几位御史:“臣‘死而复生’,乃病情使然,天地可鉴。”

“不知诸位同僚,是质疑太医院众位太医的医术与操守,还是质疑……上天不愿收留臣这残躯,定要臣回来继续为陛下、为朝廷效命?”

那王御史脸色一阵青白,强自争辩道:“纵然是‘尸厥’,然陆学士苏醒之后,为何不立刻禀明陛下,公示朝野,反而隐匿行踪,前往通州?这难道不是有意欺瞒?”

陆临川看向他:“王御史此言差矣。”

“臣苏醒之时,身体极度虚弱,神智昏沉,府中上下皆以为异,徨恐不安。”

“是太医嘱咐需绝对静养,不可惊动。此其一。”

“其二,臣于病榻昏沉之际,听闻漕运案关键人犯竟被移出诏狱,转押大理寺,而通州方面,更有官员借‘整顿’之名,欲行灭口掩盖之事!”

“事涉军国重器流失、漕运巨额贪墨,幕后黑手猖獗至此,臣岂能因一己之身,而误朝廷缉拿元凶之大计?”

“故不得不隐瞒苏醒之事,暗中部署,前往通州,以求人赃并获,将蠹虫一网打尽!”

他转向御座,深深一揖:“臣隐匿行踪,擅自行动,虽有违常例,然事急从权,皆为社稷安危计!”

“若此举有罪,臣愿领受!”

“但问诸位攻讦臣之同僚,若当时换做是尔等,是选择躺在病榻之上,眼看着罪证被毁、元凶逍遥法外,还是甘冒风险,为陛下、为朝廷铲除奸佞?!”

这一问,掷地有声。

不少中立官员暗暗点头,觉得陆临川所言在情在理。

那些攻讦者则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难看。

“好了。”御座之上,姬琰终于开口,“陆卿之事,太医院已有定论,朕亦知晓。”

“其心系国事,不顾伤体,前往通州破获惊天大案,功在社稷!”

“些许权宜之举,不必再议!”

皇帝一锤定音,直接将这些指控彻底掀过,算正式定性。

“陛下圣明!”程砚舟、柳通等人立刻高声附和,不少官员也随之躬身。

姬琰环视众臣,语气转冷:“漕运一案,触目惊心!三千万两白银!军械火药!尔等食君之禄,可知民间疾苦?可知边关将士为何缺饷少粮?!”

“岑文彬、王铭等,罪大恶极,着即日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夷三族!”

“其馀涉案官员,依律严惩,绝不姑息!”

“陛下英明!”众臣凛然应声。

处置完漕运案,姬琰话锋一转,提到了新政:“漕运之弊,可见一斑。朝廷欲自强,非革新不可。国债、质贷、讲武堂,乃强国之本。此前因流言蜚语,市面动荡,新政受阻。”

“此三项国策,乃朕之决意,绝无更改!”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户部、兵部等官员:“公债署、质贷署,照常运转,所需款项、人员,各部不得推诿掣肘!”

“讲武堂筹建,兵部需全力配合上书房,依既定章程推进,不得有误!”

张淮正、程砚舟等人精神大振,齐声应命:“臣等遵旨。”

赵明德混在人群中,亦跟着躬身,心中稍定……

就在众臣以为朝会议程将近尾声,内侍即将唱喏“退朝”之际,殿外忽然传来通传声:

“启禀陛下,日本国使团正使小西隆景、副使岛津忠恒等,于殿外候旨,请求觐见天朝皇帝,呈递国书!”

殿内微微一静。

日本使团抵京已有些时日,因戒严和陆临川遇刺风波,觐见事宜一再推迟。

此刻突然请求觐见,时机颇为微妙。

姬琰略一沉吟,今日既然已震慑朝堂,正好也让这海外藩国见识一下天朝威仪,便颔首道:“宣。”

“宣——日本国使臣觐见——”

唱喏声次第传下。

不多时,以小西隆景为首的日本使团一行数人,身着其国服饰,神色恭谨却又难掩一丝审慎与好奇,步入了庄严肃穆的奉天殿。

小西隆景当先而行,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精明。

他依礼跪拜,用略显生硬却清淅的中文高声道:“日本国关白九条辉宗殿下麾下,遣虞使小西隆景,叩见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使团成员随之跪拜。

“平身。”姬琰声音平和,带着天朝上国君主对待藩属使臣的雍容气度。

“谢陛下!”小西隆景等人起身,垂手恭立。

“尔等远渡重洋,前来朝贡,其心可嘉。九条关白可安好?”姬琰依照惯例寒喧。

“回禀陛下,关白殿下一切安好,仰慕中华文化,特命我等前来,一是重修旧好,朝贡天朝;二来……”小西隆景顿了顿,微微抬头,继续道:“二来,是有关白殿下亲笔国书呈上,内有几点微末恳请,望大皇帝陛下恩准。”

早有鸿胪寺官员上前,接过小西隆景手中以锦盒盛放的国书,躬敬呈递御前。

姬琰展开国书,快速浏览。起初面色尚算平静,但越看,眉头越是微微蹙起,待到后来,脸上虽无怒色,但殿中熟悉皇帝性情的大臣都已感受到那股隐而不发的威压。

他看完后,并未立即表态,而是将国书递给身旁的魏忠,淡淡道:“念与诸位爱卿听听。”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知否:一年一词条,开局霸王神力 美漫:我的宇宙从内天地开始 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