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195章 麦香漫野,线影随行

第195章 麦香漫野,线影随行(1 / 1)

芒种一过,日头便烈得灼人。林小满挎着竹篮去田埂送水时,沈青竹正领着村里的汉子们割麦,镰刀划过麦秆的“唰唰”声此起彼伏,金浪似的麦海在风中起伏,穗子沉甸甸地低着头,像攒了一整个春天的心事。

“歇会儿再割,”她把盛着凉茶的瓦罐往田埂上一放,声音被热风卷得有些飘,“刚晾的绿豆汤,解解暑气。”

沈青竹直起身,古铜色的脊梁上淌着汗,顺着肌肉的纹路往下滑,滴在脚下的土地里。他接过瓦罐猛灌了几口,喉结滚动的弧度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这麦长得好,穗子比去年密实,估摸着能多打两石粮。”他用袖子擦了擦嘴,忽然往竹篮里瞅,“给我带啥好吃的了?”

“你昨儿说想吃油饼,”林小满掀开篮盖,里面是用油纸包着的油饼,还带着余温,“早起烙的,放了芝麻,香得很。”

沈青竹拿起一块咬了一大口,芝麻的香混着麦面的甜在舌尖炸开,他含糊着说:“比镇上铺子的强,你这手艺,藏着可惜了。”

“就你嘴甜。”林小满嗔怪着,却帮他把落在衣领里的麦芒拈出来,指尖触到他滚烫的皮肤,像被麦尖扎了下,轻轻缩了缩手。

不远处的田埂上,二柱正跟他媳妇拌嘴,无非是说她送的水太烫,又嫌油饼盐放少了。林小满看着直笑:“你看二柱,跟个孩子似的。”

“他媳妇也是惯着他,”沈青竹咬着油饼笑,“前儿见他媳妇给孩子做虎头鞋,顺带给他纳了双鞋垫,绣着‘平安’二字,针脚密得很。”

说话间,大丫带着几个妇人送来了新蒸的麦仁饭,粗瓷碗里的饭粒闪着玉色的光,混着青豆和腊肉丁,香气漫得老远。“婶子,您尝尝,”大丫往林小满手里塞了一碗,“俺娘说新麦仁得趁热吃,嚼着有劲儿。”

林小满接过碗,刚吃了口,就见沈青竹弯腰帮一个老婆婆拾散落的麦穗。那老婆婆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儿女都在城里,每年收麦,沈青竹总想着帮她多割些。“慢点拾,”他扶着老婆婆往田埂走,“我让二柱先把您的麦拉回去,别晒着。”

老婆婆攥着沈青竹的手,眼里的泪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青竹啊,你真是个好人……比我那亲儿还上心。”

林小满看着这一幕,心里暖得发胀。她想起刚嫁过来那年,也是这样的麦收季,沈青竹帮邻居李大爷割麦,累得在麦垛上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割完的麦秆。那时她就想,这辈子跟了这样的人,值了。

午后的日头更烈了,沈青竹让众人去树荫下歇着,自己却还在麦地里忙碌。林小满搬出绣绷坐在树荫下,绷子上是给沈青竹做的新汗巾,打算在边角绣几株麦穗——金黄的穗子,翠绿的叶,针脚要绣得松快些,像风吹过麦浪的样子。

“婶子,这麦穗绣得跟真的一样。”大丫凑过来看,手里还攥着根麦穗,“您看这穗粒,颗颗都精神。”

林小满笑着往她手里塞了块油饼:“你也学过,不难的。等收完麦,教你绣个麦香荷包,挂在衣襟上,闻着就踏实。”

远处的打麦机“突突”地响,金黄的麦粒从机器里涌出来,像流淌的河。沈青竹站在机器旁,用木锨把麦粒归拢到一起,汗水顺着他的额角往下淌,滴在麦粒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林小满忽然觉得,他就像这麦地里的老黄牛,闷头拉犁,不声不响,却把日子耕耘得结结实实。

日头西斜时,麦收总算告一段落。汉子们扛着镰刀往回走,说说笑笑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却透着丰收的喜悦。沈青竹最后一个回来,肩上扛着捆麦秆,说是要给家里的牛当野草。

“快洗洗去,”林小满递过干净的布巾,“我给你留了麦仁饭,还温着呢。”

沈青竹洗了脸,凑到绣绷前看:“这麦穗绣得好,比去年那幅强。”他忽然指着其中一株,“这穗子歪歪的,像不像二柱割麦时偷懒留下的那丛?”

林小满被他逗笑,拿起绣针在他胳膊上轻轻戳了下:“就你眼尖。”

晚风带着麦香漫进院子,吹得檐下的灯笼轻轻晃。沈青竹坐在门槛上,看着林小满收起绣绷,忽然说:“等把麦粒晾透了,先磨两袋新面,给你蒸麦香馒头,放你爱吃的红糖馅。”

“再做些麦饼,”林小满往灶房走,“给邻居们分分,今年的麦子这么好,该让大家都尝尝鲜。”

灶膛里的火“噼啪”地响,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依偎着。窗外的麦场上,散落的麦秸在风中轻轻唱,像在诉说着一季的辛劳与收获。林小满忽然觉得,这麦香漫野的日子,因为有身边这个人,有指尖的绣花针,有满仓的新麦,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丰盈。

就像这新磨的麦面,看似朴素,却能蒸出最香甜的馒头,把寻常的日子,酿得有滋有味,余韵悠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状元夫君白眼狼,婆母说去父留子 家父赵匡胤,儿啊天冷加件衣服! 天幕投影:我是秦三世 震惊!高冷校霸居然是粘人精 无限:欢迎来到暗黑童话世界 抗战:地里捡到中械师,首长麻了 从长征开始我李云龙的铁血征途 穿越千年后,她喜提破烂风水铺 抗战:从小班长打到三军司令 穿到民国的肆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