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292章 祥瑞和谶语

第292章 祥瑞和谶语(1 / 1)

李纲的小厮,听着他的自言自语,也怔住了。

原来李相公还不知道,这些石炭本来就是可以烧的。

小厮也是汴梁人,汴梁百姓早就开始烧煤炭了,因为木炭实在买不到。

李纲不知道也很正常。

因为李相公家不烧。

他们要么烧木炭,要么就是更贵的无烟石炭。

大宋的士大夫公卿,高高在上,是这个王朝的上等人。

他们脱离民间,脱离百姓太久了。

以至于,有些技术,民间其实早就出现甚至已经有了小小普及,他们却一无所知。

大宋的文官,哪怕是刚直出名的李纲,你说他正直么?

确实有可能。

但是你说他能拯救大宋,拯救中原,拯救苍生?

那就纯属扯淡。

他们的能力,注定了他们甚至看不清如今的难处在哪,以为一腔热血就能救国。

其实是南辕北辙。

就好像他在城外布防,抵抗金兵一样,抵抗的意志是有的,但也确实是不知兵。

否则历史上也不会被李孝忠、岳飞轮流喷他不知兵了。

李纲自己不知道石炭和木炭的区别,不知道炼焦为何物,但是他却是真切地看到了陈绍,在百姓中的模样。

此刻,他自己也知道,无法再将陈绍和董卓、朱温之流相提并论。

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改变对陈绍的憎恨。

因为,他觉得,这样的陈绍,比一个董卓对大宋的毁坏力大多了。

百姓、士绅都会被他所蛊惑,从而成为他谋朝篡位的帮凶!

太坏了!

随着矿场开始开采,这座储量极大的铁矿,一共有两个铁料区。

其中有一个是在地表矿脉丰富的区域,挖开上面覆盖的泥土,采用“烧爆法”(火烧矿石后泼水使其剥落)来采矿。

另一处,则是通过竖井、斜井开拓,用半地穴式炼铁炉,矿井深度可达数十米,并配备通风、排水系统,由矿工下去采挖。

陈绍拍了拍那矿工的肩膀,笑道:“老哥,下去之后小心着点,你老婆孩子可等着你过年呢。”

那矿工咧着嘴笑了笑,想说点什么,脑子却想不出词来,只能点头哈腰地干笑。

河东多煤铁,这两样都是陈绍接下来的重心,难怪人们把关中河东,叫做是割据圣地。

哪怕到了民国时候,阎长官都能靠着此地,成为最坚挺的军头。

陈绍如今迫切要做的,就是改进炼焦,

让煤炭走进千家万户,更重要的是,走进每一个作坊。

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

随着正式开始采掘,陈绍也和其他官员一起,退了出来。

他们这些人在此,矿场的人哪还有心思去管挖矿的事,陈绍对这种事已经很清楚了,所以他主动带着大家回城。

——

秋冬之际,刚刚忙碌完的百姓,也闲不下来。

人们都准备着过年,或是添些衣裳,或是想方设法添些柴火。

但是听说附近出了新矿,掘矿的工钱不算低,又有很多人准备去赚些钱回来。

这年头力气不值钱,大家都想着换点其他东西,所以哪怕民夫去掘河,工钱低的可怜,依然有人主动报名。

甚至打仗这种事,都有人抢着要去。

泽州府就在城郊招募矿工,这次和以前有所不同,因为陈绍大规模招募矿工,送到山东莱州去出海。

所以这些人,都要经过简单地培训,才能下去挖矿。

陈绍一直在泽州没走。

小楼内燃起铜炉,他和大虎还有几个亲卫,都在铜炉旁取暖。

陈绍坐在椅子上,单手拿着一封奏报,看完就丢到炉子里烧了。

这奏报是韩世忠送来的,又在给自己报幽燕天气,毫无意义。

陈绍也知道他是在拐弯抹角地要粮食和辎重,因为一旦开打,他们估计是要冲入北境的。

那地方冰天雪地的,是得提前准备棉衣。

陈绍又抽出一封来,这次更离谱,说是在鄜延路陈绍的老家附近,发现了一只通体雪白的神兽。

当天夜里,小小的陈家庄红光彻地,香气弥天,经久不散。

陈绍刚想丢入火堆,但是稍微侧头之后,递给了身边的大虎。

大虎赶紧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放到那一摞需要整理留存的奏报中。

这些人已经发展到上祥瑞这一步了。

上祥瑞,永远是最保险的进步方式,因为陈绍大概率不会处置他。

万一成了,那上祥瑞的人功劳就到了,不成也就是损失一张纸的事。

陈绍哪怕是对这种人很鄙视,但也让大虎收了起来,万一今后用得上,也能拿来顶数。

“打开一点窗户。”陈绍觉得有点气闷,出声吩咐,不一会儿窗子吹来一些新鲜空气,这才让他打起精神来,继续去翻阅这一叠叠的奏报。

在刚开始的时候,陈绍看到一半,就会觉得有些烦躁。

但是慢慢的,他也能静下心来,享受着翻阅奏报的乐趣。

有了充足的经验之后,也不是每一封,都能耗费他的精力。

有的奏报,只看前两行,陈绍就知道下面要说什么了。

这种大概率会被他丢给幕僚们,重新再筛选一遍。

外面的风中,渐渐带了一丝丝湿气,陈绍走到窗边,伸了伸胳膊,“又下雨了。”

院子里的景色,在月色和雨幕中,变得模糊不清。

惟有烛灯还在闪烁,也随风摇摆起来。

这时候,陈绍突然皱眉,因为他在安静的夜幕中,听到了独声歌谣。

声音清亮,尾声粗犷上扬,十分高亢。

因为隔着院墙,只能听到只字片语,好像是有‘代王’、“陈”之类的只词片语。

看来他们也不敢靠的太近,所以根本听不清楚。

屋檐下、长廊里的侍卫们,本来还都如临大敌,此时却又默默地站着,一动不动。

陈绍回头看了一眼,也听到这歌谣的大虎等贴身亲卫,都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动弹。

大虎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大王,要不要逮了来?”

陈绍犹豫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上奏报谎报祥瑞就算了,泽州人知道自己来了,干脆就唱起谶语歌谣来了。

究其原因,‘劝进’作为一种阶层跃迁的机会,它的性价比太高了。

你不用寒窗苦读、胸有治国良策;你也不用出生入死,疆场杀敌;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封侯。

大虎看了一眼陈绍,心中暗道,东家多么精明一个人,什么时候吃过亏。

你们啥功劳都没有,光靠劝进,恐怕很难从东家这里混到官职。

他继续坐在铜炉旁,仔细地替陈绍收拾奏报。

阿娘常说,要自己多多读书认字,将来才好给大王分忧。大虎知道,他娘说的分忧,多半是要自己获得更高的爵位和官职。

大虎最听代王和娘亲这两个人的话。

所以他一直有在认字,有时候碰到学问高深的先生,也会虚心请教一些读书时候不懂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他和代王关系非比寻常,所以也乐的教。

大虎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天赋,只是他这个人很认真,所以字倒是真认了不少。

也许是因为没有侍卫出去制止,外面的声音,几乎是叫嚷了一夜。

陈绍就在这雨声和谶语中,呼呼入睡,睡眠质量极高。

谁家手握十万铁骑的大王,在自己的地盘上,睡觉时候房里有七个亲卫。

没办法,蔡鞗给自己上了一课,这世上有很多如耿南仲之辈,一辈子精于谋划算计的人,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竟然死于如此轻率的鸩杀。

小心驶得万年船。

——

清晨时候,高世由早早就带着几个官员来到陈绍的住处。

他也是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

谁都想不到,代王辛苦赶路,大半夜才从太原奔至泽州,竟然起的那么早还直接去矿场了。

这次他早早来了,但是等到日上三竿,还不见代王身影。

大家坐在花厅内,互相讨论起昨晚的事来。

“是你安排的么?”高世由看向通判刘玉,后者赶紧摇头。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泽州防御使此时面色有些古怪,而且嗓子嘶哑,基本不说话。

昨晚代王要是稍微有点动作,他都觉得自己值了不亏,可惜却出奇地安静。

又坐了一会儿,陈绍才洗漱之后出来。

“高知州,诸位,久等了。”

“不敢不敢。”高世由是真心喜欢陈绍,在陈绍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这类武将最愿意追随的那类主公身上的特质。

他有干大事的气象。

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不是镇守西北,而是河东。

否则说不定,那些惊心动魄,千里奔袭追杀,连胜金兵的大战,自己也有机会名列其中。

可以想象,未来大王代宋而立国时候,三大主力中,会有大批人封王封侯。

而且永载史册,青史留名。

“今日大王有什么安排。”

陈绍笑道:“你这泽州的父母官,不在衙署办公,要跟着我么?”

“泽州总共就那么些事,不满大王说,除了春耕秋收,兴修水利时候,平日里我们也闲着没事做。”高世由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若是大王能调下官去幽燕,哪怕做个统制也未尝不可。”

陈绍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调你这泽州府去幽燕,曲大不跳起来啊?

他急到什么地步,他一急之下,甚至想出了走海路,都没放弃参战。

曲端在进入战场之前,就是驻扎在泽州附近。因为泽州下面就是河南府,就是洛阳。

高世由和洛阳那群人,其实关系也还不错,他们高家除了在军中显赫之外,还出过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史称“女中尧舜”的宣仁太后高滔滔。

这位更是重量级,纯纯的旧党保护神,而洛阳是旧党大本营。

但是如今各为其主,高世由早就和洛阳切割,断绝了一切音书往来。

这些事,虽然他不曾大肆宣扬,但广源堂的存在,让陈绍早就一清二楚。

“幽燕着实是去不了,若是将来有机会,再派你们前去。”

陈绍随口应付,高世由也没当真的听,幽燕还有什么机会?

打进古北口之后,女真鞑子就看输到什么程度了。

运气好躲到北边苟起来,运气不好就灭族了。

他们在河北杀得人,快比他们本族所有人口加起来都多了,岳飞等人那是满腔恨意,铆足了劲要报仇。

定难军这些年,也是和鞑子打出火气来了,双方仇怨极深,在各个战场都是你死我活地拼命。

所以一旦开战,战局可能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分出胜负的同时,也决定了女真这个族群的命运。

陈绍看着将门出身的大宋勋贵高世由,突然笑了下,“莫要着急,仗还会有很多的。”

比如这次吴阶征伐青唐吐蕃,就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毕竟那地方名义上还是臣服大宋的。

而且吴阶做的十分彻底,基本就是把当地所有能筑城住人的地方,全都换了一遍人种。

从青唐城打到兰州城,总共也没用多少时间,几次大的会战,青唐吐蕃几个部落,输的一塌糊涂。

吐蕃其他部落,要么是鞭长莫及,要么是冷眼旁观。

他们生怕引火上身,害怕定难军打完青唐,再来进攻他们。

以如今吴阶手下兵马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就是拉到幽燕前线,那也是可以与女真鞑子一战的强兵。

不过那些吐蕃人,被押送到定难军在西北的堡寨内,对他们而言,也未见得就是坏事。

高原上的气候变化,让青稞的产量下降了一半还多,早就养不起这么多人口了。

去了堡寨内,你先别管其他,至少是有口吃的了。

吴阶伐青,这件事也让大家明白了,在代王的老家,他甚至还有着相当的力量。

哪怕是外面这些已经很夸张的兵马打光了,以西北十一州为底子,陈绍照样能快速的东山再起。

他的底子太厚实了。

但是说出来有些奇怪,这些家底,陈绍真真就是为了女真金国准备的。

他最开始的志向,真不是自己来当皇帝,而是要把女真鞑子赶出去。

但是走到今天这一步,陈绍本人的心志,也发生了变化。

他不抓半夜鬼哭狼嚎的‘歌者’,不把胡言乱语献祥瑞的奏报烧掉,心中就已经是做好了打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权利法则之天荒 霍格沃茨的预言大师 西游:七仙女怀孕,管我土地爷什么事? 星穹铁道:我不是后土 重生:我媳妇是憨批 全球骑士,我却是怪人开局 今天也没有被顾客吃掉 未曾遇见的你 重生:至尊魂师 谁敢动我的乖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