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玉正在尝试开宗立派,这个消息知道的人不多,目前也就松峰真人以及四个师兄知道。
倒也不是怕被人知道必须保密什么的,纯粹是想多清净一段时间。
毕竟开宗立派,一旦传出去,必然会遭到各种非议的。
不过松峰真人和宋玄虚几人,也很好奇他要创造的新教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在一次私下会面的时候,宋玄虚提出了这个问题。
陈玄玉想了想,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目前我也还在思考,并没有确定下来。”
“所以也没有办法和你们说的太清楚。”
“不过可以挑选一些简单的,已经确定的和你们说一下。”
师徒几人正失望,听到这个转折马上竖起耳朵。
李玄明催促道:“快说说,快说说。”
陈玄玉心下莞尔,说道:“先说说符号吧。”
“佛教有卍字符印,别人一看到这个符号就知道是佛教的。”
“这种符号看起来不显眼,实则用处极大。”
“比如制作成玉佩,随身挂在身上;比如刻在门头等地方;还可以制作成旗帜。”
“潜移默化中就能影响人心,使其向佛。”
“道家并没有统一的符号标识,这一点在传教中非常不利。”
众人想想,确实有一定道理。
李玄明追问道:“你创造了一种符号吗?”
陈玄玉颔首道:“是的,太极阴阳是我道家最底层的逻辑之一,我依据此思想创造了太极图。”
逻辑这个词的概念,他早就和大家说过,所以此时交流并不成问题。
众人顿时就兴奋起来。
刘玄清问道:“太极图是什么样子的?快画出来我们看看。”
不用人吩咐,成玄真已经取来笔墨。
陈玄玉接过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阴阳鱼。
前世关于太极图的产生,有很多说法。
有说是陈抟老祖所创,也有人说是周敦颐所创,还有人说是明朝中晚期才正式定型。
但不论是哪种说法,最早可追朔时间,都不超过宋朝。
陈玄玉穿越这么久,也是下功夫研究过目前道教情况的。
他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时期没有太极图。
所以才毫无顾虑的‘搬运’了过来。
这张图实在太经典了,可以说是华夏太极阴阳哲学的具象化展现。
但凡略微懂一些华夏思想的,看到这张图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感触。
所以都不用他解释,看到这张图的瞬间,松峰真人就下意识的念出了那句经文:
“万物抱阴负阳,冲气以为和。”
宋玄虚几人也同样都很激动。
太极图,实在太妙了。
陈玄玉心中很是得意,等他们情绪稍稍稳定,才详细解释了阴阳鱼的内在逻辑。
比如真实的它是不停转动的,演化宇宙生成的真理。
“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以前只有八卦图,而没有太极图。”
以前的八卦图,只有八个方位卦象,中间部分是空白。
他一边说,一边在之前画出来的太极图周围,画出了八卦的图形:
“这就是进阶版,也就是伏羲所创之太极八卦图完整型状。”
松峰真人大笑道:“好一张太极八卦图,小五你又给了为师一个天大的惊喜。”
“仅凭此图,我已经相信,你定能开宗立派。”
“以后我金仙观,也将是道家其中一脉之祖庭了。”
宋玄虚四人也是兴奋的看着太极八卦图,连连点头赞同。
“小五果然不愧是神仙弟子,就是厉害啊。”
“哈哈,我们都沾了他的光啊。”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太极图形给制作出来了。”
“不行不行,现在拿出来,岂不是被人抢走了吗。”
闻言,陈玄玉笑道:“怎么会被人抢走呢。”
“以后这太极图就是我道家的图形,各派都可以使用。”
“我会在新经文里,详细解释太极图的原理。”
“难不成还有人敢抢我们的署名权?”
太极图可不只是一张图,它是有配套的思想体系的。
陈玄玉不相信有人能单凭一张图,就能在短时间内,把这套体系给弄出来。
况且,他可不是什么任人欺负的小人物。
真有人不开眼,敢抢他的劳动成果,他能让对方后悔生出来。
“太极图必须挂满新道观的每一处地方。”
“我们可以用玉石、金银铜等,制作成玉佩、吊坠,赠送给居士们。”
“还有新年时节悬挂的桃符。”
“以前正面刻神荼(shu)郁垒(),背面是空白或者二神的名字。”
“现在可以正面刻二神神象,反面刻太极图。”
“当太极图形出现在千家万户的时候,我道教也将随之深入万民之心。”
随着他的描述,众人都情不自禁的开始畅想那种美好的场景。
看过太极图,众人更加好奇新道法的全貌。
不过他们也没有继续追问。
只一个太极图已经足够了,无需再询问太多。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挺清楚的,道教经典了解都不透彻,创新真的无能为力。
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足够了。
几人的行动很快,第二天成玄真就下山,采购了一批玉石、铜锭和桃木。
然后开始制作太极图形。
这时,陈玄玉要求佃户必须懂手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直接把这个活儿承包给了他们。
这玩意儿不需要多高的技艺就能制作出来。
百姓可以利用闲馀时间进行加工。
金仙观有了一个稳定的生产渠道,百姓能多赚点外快,双赢。
成玄真他们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不只是制作吊坠、玉佩之类的,还用桃木制作了全新平安符。
一面是太极图,另一面是祈福经文,可以悬挂在家里可以趋吉避凶。
宋玄虚作为大师兄,这次也表现出了自己的魄力。
“卧石镇、柏溪乡乃我金仙观之门户,必须要经营好。”
“两个乡镇的百姓,每户送一个新桃符,每人送一个铜吊坠或铜腰佩。”
铜吊坠和腰佩的用铜量并不多,约莫相当于三枚开元通宝。
两个乡镇的百姓,算上隐户也就七八千人。
这点造价对目前的金仙观来说,在承受范围之内。
反倒是桃符更麻烦一点。
铜器可以批量铸造,桃符只能雕刻。
速度有多慢可想而知。
还好营建新道观的工匠里面,有个懂烙画手艺的。
在他的指导下,制作了一批特殊铁范。
加热后将桃木牌放在上面烫一烫,就能烙印出想要的图画或者文本。
陈玄玉得知后大为惊讶,这不就是另类的印刷术吗?
没想到先被应用在了烙画上面。
他又详细了解了烙画技术,发现这东西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
只能说,这就是古代技术封闭带来的弊端。
同样也是不重视技术更新,压制工匠群体的必然恶果。
道器制作齐全之后,宋玄虚亲自带队,去往两个乡镇各个村落走访每一户人家。
对其嘘寒问暖,为他们检查身体诊治病痛。
遇到有困难的人家,还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免费赠送草药。
等到最后,才将道牌赠送给他们。
“愿天尊保佑你们。”
百姓得了好处本就心存感激,又免费赠送开过光的道器,自然感激涕零。
要知道以前想求佛器,是要敬献香火钱的。
而且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金仙观免费送道器的事情传开后。
其他地方的人也纷纷前往敬香。
从今天开始,我们都是道教信徒啦。
免费送道器的威力,不亚于二十一世纪超市送鸡蛋,对老人的吸引力。
金仙观能这么快就改变两个乡镇的信仰,说起来还得感谢净明。
在陈玄玉的建议下,金仙观许诺那些犯事的百姓。
只要将事情缘由如实告诉十户不同人家,就可以免除对他们的惩罚。
那四十多户人家为了免除惩罚,自然非常的积极。
两个乡镇加起来,也就六七百户人家,这一圈几乎全都知道了。
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少林寺手段这么卑劣。
让百姓感触最深的,不是少林陷害金仙观,而是他们利用了百姓然后不承认了。
百姓会不自觉的代入,将来我会不会也不知不觉被他们利用抛弃。
与之相映射的,金仙观却非常的大度。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关键是少林竟然败了,说明金仙观更强大啊。
金仙观强大,就意味着道教神灵的力量更强。
大家内心的感情倾向自然就很明显了。
再加之华夏百姓对宗教和神灵的信仰,向来是很灵活的。
既然佛不如道,那我们就继续信道吧。
两个乡镇的大多数百姓,都基本重新成为金仙观的居士。
少数依然信佛的,也不排斥信道。
毕竟也没人说不能信两个宗教不是。
至于金仙观赠送的道器,那自然是赶紧戴上。
以前的百姓哪有资格戴这玩意儿,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戴。
现在信了金仙观,竟然也能戴了。
金仙观就是好。
-----------------
当周法带着四位师弟来到嵩阳县,进入卧石镇地界后,就明显感受到了不同。
作为道士,他走到哪都很受百姓尊敬。
但在这里,除了尊敬之外,他感受到了一种热情。
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亲切。
这里的百姓见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
会邀请他们去家里坐坐,主动拿出水食招待他们。
尤其是听说他们是去金仙观之后,就更是热情了。
抓着金仙观就是一通夸赞。
什么善良、亲切,道法高明,医术高明。
周法心中不禁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觉得自己有些理解,为何金仙观能击败少林寺了。
就这传教水平,吊打其他同行几十条街。
他都有点想去讨教一下了。
很快他们就发现农户家里悬挂的桃符,看到上面刻画的竟然是一段经文,和一个没有见过的团。
不禁好奇的问道:“居士,此乃何物?”
那农户就说道:“金仙观的真人赠给我们的。”
“这是太极平安符,可以护佑家宅平安,趋吉避凶。”
说着他从衣领里拉出铜吊坠,道:“看,还有这护身符。”
太极图?
周法看着在风中旋转的桃符,脑海中尤如一道闪电劈过。
太极图,太极生两仪,万物负阴抱阳……
好一个太极图。
这幅图,简直是对阴阳之道最完美的诠释。
非是对此道有着极深理解之人,绝无可能创造出此图。
没想到小小的金仙观,竟然藏着如此高功。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职业神职人员,他太了解图形标识在传教中的积极作用了。
难怪这里的百姓会如此尊崇道教。
他们家里悬挂着道教标识,身上携带者太极道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对道教充满了好感。
由此可见,金仙观那位高功,不但道法高深,对宗教也有着极为透彻的了解。
本来他是抱着‘扶贫’的想法来的,现在他觉得自己应该调整态度了。
如此高功,必须要好好聆听其教悔。
这时,他对那百姓说道:“居士,我对这太级道器也极为喜欢,不知可否割爱。”
那百姓一听登时不乐意了:“你这道士,怎的满嘴铜臭。”
“这可是金仙观的大真人,亲自开光的道器,岂能转卖……”
话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周法手中的金豆子。
咽了口唾沫,话锋一转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看你也是真的喜欢,就赠与你吧。”
说着麻溜的将脖子上的麻绳解下,连带着吊坠一起递了过去,生怕他反悔一般。
周法内心毫无波澜,这也是他们楼观道,不重视传教的原因之一。
百姓多粗鄙市侩,不会真正信奉任何宗教和神灵的。
与其花心思传教,还不如将更多精力放在研究道法上。
将金豆子递给对方,才接过吊坠仔细观察。
一面是太极阴阳鱼图形,另一面是太极二字。
重量在三枚铜钱的样子,边缘都打磨的光滑圆润。
配合着黄铜特有的亮黄色,显得非常厚重。
制作此物的人,是真的用心了。
获得想要的信息,拿到想要的东西后,周法没有再逗留。
当即起身告辞,带着四位师弟前往金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