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战已经结束,但洛阳依然充满着紧张气氛。
大街上到处都是巡逻的将士,走不出多远就能碰到一队。
路口等显眼的地方,贴满了各种告示,还有通辑令。
街边店铺十之七八都是歇业状态,行人也寥寥无几。
少数行人,也都是步履匆匆,不敢多逗留。
短期内是难以恢复到之前的繁华状态了。
但长孙无忌的心情,比战火后的洛阳城,还要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之前他奉命拜访洛阳周边的大族,几乎都获得了礼遇。
杜氏、韦氏等家族,都表示支持秦王对洛阳的统治。
当时他别提多意气风发了。
但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前天李世民给了他一份名单,让他挨家去拜访。
长孙无忌一看名单就知道,这些都是传承有些年头的大家族。
表面看实力不显,实际上影响力非常巨大。
他不敢怠慢,连忙准备好礼品,送上拜帖。
本来他以为,这个工作应该不难做。
毕竟他可是秦王的信使。
然而事实是,他接连吃了闭门羹。
这两天他都觉得自己脑门快被碰烂了。
这让他如何能不愤怒,恨不得将那些家族全部诛灭。
但他也只能这么想想,那些家族他一个都得罪不起。
更重要的是,那些家族的行为太异常了,他必须要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李世民。
以防止发生变故的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
很快就来到行宫见到李世民,将这两天的遭遇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我无能,给大王丢脸了。”
哪知李世民听到后,虽然脸色很难看,却并没有多么愤怒,而是道:
“前天荥阳郑必果秘密来了洛阳,在家中宴请了不少世家大族。”
“我给你的那份名单上的人,都参加了那天的宴会。”
长孙无忌心中顿时明悟,李世民早就预料到了一切,心中不禁更加佩服。
果然是我效忠的男人,永远能先一步掌控局面。
让我去拜访那些人家,肯定是察觉到了异常,让我去试探的。
想到这里,他敬佩的道:“您是说这一切都是荥阳郑氏搞的鬼?”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郑氏有参与,但谋划这一切的不只是他一家。”
长孙无忌心中一惊,连忙问道:“难道还有更加大族参与?他们在谋划什么?”
李世民说道:“还记得陈玄玉之前的那一番分析吗?”
长孙无忌哪能忘记,他到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马上就反应过来,震惊的道:
“大王是说,士族真的如陈玄玉所说,联合起来削弱大唐了?”
李世民颔首道:“看来是如此了。”
接着他又说道:“虽然我不相信陈玄玉的话,但也觉得他的推理有几分道理。”
“于是就派人去盯着那几个大家族的动向。”
“郑必果自以为行踪隐秘,然他来洛阳第一时间我就知道了,并且拿到了宴请名单。”
“但并不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让你去拜访这些人,也是一次试探。”
“现在看来,他们这次密谋,定然与我有关。”
“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我一个人,还是削弱大唐。”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道:“没想到,真让陈玄玉给猜到了。”
长孙无忌愤怒的道:“其心可诛也。”
然后担心的道:“若真如陈玄玉猜测那般,他们背后很可能站着五姓七家,大王要慎重行事啊。”
李世民神色里既有忌惮,又有不屑:
“不过是一群破落户罢了,仗着祖上恩荫狂妄自大。”
“他们也只敢背后耍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不敢公然对抗朝廷的。”
“只是可惜,我受制于……咳,我暂时还不能对他们下手。”
“且让他们多得意一些时日,早晚和他们算总帐。”
长孙无忌假装没有听出来他的口误,肯定的道: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李世民脸色好转了不少,问道:
“那些藏书,你可有着手隐藏?”
长孙无忌面露尴尬之色:“请大王恕罪,这两日被那些士族气昏了头,以至于疏忽了此事。”
“不过请大王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绝不会误了大事。”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在找借口,却也并没有责怪他。
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陈玄玉的推测,更别提长孙无忌了。
正常来说,就算士族想削弱大唐皇室,也不至于对一批书下手啊。
但现在他们不敢这么想了。
对方已经开始行动,毁掉一批书也不过是顺手的事情罢了。
其实不用李世民惩罚,长孙无忌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最后因为自己的不重视,导致这批书出了事儿。
一世英名尽毁都是小的,影响到秦王大业才是最致命的。
还好秦王多留了个心眼,及时察觉到了士族的异常。
现在时间还很宽裕,足够他将书偷偷换掉。
就在这时,殿外隐约传来程咬金嚷嚷的声音。
李世民眉头微皱,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一名内侍连忙去往殿外,很快就回来汇报道:
“回大王,陈玄玉小真人来了,程将军好象要认他当师弟。”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面面相觑,什么情况?
-----------------
每天来拜访的人太多,陈玄玉都有些烦了。
于是就拿起便好的医书,前往李世民的行宫。
也是时候把书送过去了。
刚进宫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不少认识不认识的,都主动和他打招呼。
陈玄玉也耐心的一一回复。
心中则非常清楚,不是他自己多有面子,这纯粹是借了李世绩和单雄信的光。
不过他倒没有因此不开心什么的。
能借别人的光,那也是本事。
更何况,今天我借他们的光,以后他们两家都会借我的光。
相互的。
快走到李世民办公地点的时候,竟然碰到了程咬金。
他还没开口,就见程咬金大笑着喊道:
“小真人,师弟,快来师兄这里。”
这一嗓子,半个行宫的人都听到了,周围人看过来后,纷纷露出诧异的表情。
师弟?师兄?
啥意思,程咬金啥时候成陈玄玉的师弟了?
陈玄玉也同样一脸茫然,难道我师父真的是高人,瞒着我们收大佬当徒弟?
他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走到程咬金面前,疑惑的问道:
“程将军,虽然我不介意多您一个师兄,但您得说清楚,这师弟师兄是打哪论的啊?”
程咬金得意的道:“神仙和神仙那肯定是朋友,咱们同为神仙弟子,论个师兄弟没问题吧?”
陈玄玉:……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他虽然流氓了点,但这话确实没毛病。
“好吧,程师兄有礼了,请受小弟一拜。”
说着拱手行了一礼。
程咬金大模大样的受了,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然而就在这时,却见到陈玄玉向他伸出了一只手。
“你这是做什么?”
陈玄玉眉头挑了挑:“师兄见了师弟,难道就没有表示?”
程咬金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僵住了:
“嘿,好狡猾的小子,老程又上了你的当了。”
陈玄玉不乐意的道:“什么叫上当,你我同为仙人弟子是假的?”
“也是你主动认我当的师弟,也受了我的礼。”
“现在想不认帐,还想倒打一耙。”
“不行,我找大王给我主持公道。”
程咬金一脑门的黑线,吐槽道:
“你小子,比我老程脸皮还厚。”
然后从腰上摘下一块玉佩,扔也似的丢给他:
“这下满意了吧?”
陈玄玉顿时喜笑颜开,也不检查玉质,直接就挂在了自己腰上。
还故意左右晃了晃,然后才说道:
“谢师兄。”
程咬金一脸不甘:“嘿,你说我嘴怎么这么欠呢。”
“行了,看到你就来气,走了。”
说完转身就往外走。
陈玄玉大笑道:“师兄慢走,师兄常来找我玩啊,不行我去找你玩。”
闻言,程咬金拔腿就跑。
看着他的背影,陈玄玉神色里浮现敬佩之意。
不因身份年龄而轻视别人。
能放的下身段,能厚的了脸皮,难怪他能成为初唐政坛常青树。
这一点太值得学习了。
而且陈玄玉也猜到了,程咬金这么做的目的。
通过和自己搞好关系,实现和李世绩、单雄信等人的有效沟通。
对此他自然也是喜闻乐见的。
这意味着他的人脉更广,在朝堂能站的更稳。
-----------------
李世民每天都要接见很多人,处理很多公务,自然不是他随时都能见到的。
陈玄玉在门外等了将近两刻钟,才见到了他。
李世民脸挂着好奇,上下打量着他,率先开口道:
“你小子终于想起来看我了。”
陈玄玉很是莫明其妙,你这话说的,好象我应该每天来看你一样?
但嘴上自然不敢这么说,而是抱屈道:
“我倒是想天天来看您啊,可您日理万机,我不敢打扰啊。”
李世民嗤笑道:“呵,借口。”
“你小子怕是被人奉承的忘乎所以了吧?”
陈玄玉摇摇头,说道:“嗐,我自己几斤几两还不知道吗。”
“人家那哪是奉承我啊,是给李将军面子。”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感谢您啊,没有您的成全,我哪能要到这个人情。”
李世民满意的道:“你小子还算有自知之明。”
这时他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陈玄玉腰间,露出诧异之色:
“你这玉佩,怎么和知节身上那块如此相似。”
陈玄玉竖起大拇指道:“大王慧眼,这正是程将军那块。”
接着他就将方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道:“这个程知节,真是不知羞,活该被你讹诈。”
心中却很清楚,程咬金这是来拉关系了,对此他倒也没说什么。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只要他们不危害秦王府的利益,都无需理会。
陈玄玉也没有争辩,只是嘿嘿傻笑。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装傻充愣,坐直身体问道:
“说吧,来找我何事?”
陈玄玉心中吐槽,变脸速度真快,四川来的吧。
手上却不慢,从怀里拿出急救方略,道:
“大王,医书已经编好,请您过目。”
李世民大喜,接过书翻看了几页,道:
“好好好,有了此书,就可挽救无数将士。”
“我亲自去陛下面前,为你们请功。”
陈玄玉也没有谦虚,而是下拜道:
“谢大王。”
李世民明显有些兴奋,拍了拍手中的书,说道:
“此书应该尽快在全军推广,我马上找人抄录,每军发放一本学习。”
抄录?
听到这里,陈玄玉才猛然想起,雕版印刷术貌似还没有普及啊。
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雕版印刷术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但根据出土文物进行倒推,直到盛唐时期才开始在局部地区出现,且技术很不成熟。
直到唐晚期才逐渐推广开来,五代时期才全国普及。
现在才是武德四年,雕版印刷术大概率还没有出现。
所以……
这个发明合该写上我的名字。
想到这里,陈玄玉故作神秘的道:“大王,我有一法可一日间得书千卷。”
李世民并不相信,只是笑道:“找几千个人抄书是吧?我也可以。”
陈玄玉摇头道:“不,只需要几名工匠足矣。”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桌子上的印章:
“把字刻在石头上,涂抹印泥可以在纸上留下文本。”
“如果找一块木板,将书籍内容刻在上面,然后涂上墨汁。”
“再拿一张白纸复盖在上面,用刷子轻轻一扫……”
李世民眼睛看着桌子上的印章,脑海里开始推演陈玄玉所说的步骤,越想就越觉得可行。
“哈哈,玄玉果然不愧是神仙弟子,竟能想到如此奇法。”
陈玄玉反倒谦虚起来:“此法其实也不是我想到的。”
“我曾经见过一副碑拓,当时就想既然碑文能拓印,为何不能将书籍刻在石头上拓印。”
“如此岂不是免去繁琐的抄书过程。”
“但刻石头太麻烦,木板就方便了。”
李世民更是惊讶,说道:“不用谦虚,碑拓之事古已有之。”
“可能想到以此法拓印书籍的,你是第一个。”
“仅凭此法,就足以使你名垂青史。”
以他的政治敏锐度,马上就想到拓印书籍如果真的能成,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
书籍的价格将会被打下来,更多普通人也能读得起书。
权贵,尤其是掌握着学问的士族,将会逐渐失去最大的依仗。
越想李世民就越是激动。
刚才还在想着,怎么打击士族地位。
陈玄玉就把刀子送到了他面前。
想到这里,他放声大笑:“哈哈,玄玉你真是我的福将啊。”
陈玄玉有些茫然,怎么就福将了?
虽然雕版印书术出现意义很大,可也不值当的你如此兴奋吧?
李世民自然也看出他的疑惑,但并未解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也没有继续询问陈玄玉的意见。
他怕自己知道的太多,忍不住动手,把士族给推到李建成那边。
还是那句话,在他当皇帝之前,不宜节外生枝。
等他夺嫡成功,大唐江山稳固,再收拾士族也不迟。
接下来,两人就雕版印书术进行了探讨。
当然,主要是陈玄玉说,李世民听。
其实陈玄玉对这方面的了解,也全是道听途说,能记得的不多。
只记得并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适合制作雕版。
至于哪些适合,就需要工匠去实验了。
李世民把这些要点一一记下,回头让工匠去实验即可。
一旦成功,那将是一个大利器。
对初建的大唐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声望提升。
毕竟事关文教。
此物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在大唐刚得天下的时候出。
那岂不是正说明大唐天命所归吗。
等陈玄玉表示,再也没有什么新想法的时候,李世民笑着说道:
“你又立下一大功,算上之前那次,这功劳可不小了。”
“有没有想好要什么封赏?”
陈玄玉摇摇头,说道:“还没,实在是什么都不缺,要不再等等?”
李世民无语道:“人家都是巴不得我给封赏,到你这里怎么就变成给不出去了。”
陈玄玉厚着脸皮道:“要不就说我是神仙弟子呢,岂是他们那些凡夫俗子能比的。”
李世民失笑道:“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你被程知节感染的也太快了吧。”
陈玄玉嘿嘿笑道:“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异父异母的亲师兄弟呢。”
李世民心下莞尔,因为士族带来的不快也消失无影。
他身边聚集了很多人,可没有一个人敢这般与他说笑。
程咬金偶尔会厚着脸皮说些俏皮话,但也非常收敛。
陈玄玉不一样,他毫无顾忌。
阿腴奉承的话,张嘴就来。
关键他夸的恰到好处,再加之年龄原因,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这一点让李世民非常的高兴,所以每次见到陈玄玉,都会闲聊许久。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正事谈完,接下来就是闲聊了。
各种话题随便聊,古人、古事,今人今事等等,无所不聊。
陈玄玉有意引导,话题很快就回到了当下,虎牢关之战。
然后顺其自然的就聊到了窦建德。
他趁机问道:“大王,此次回长安,不知窦建德有几分机会活命?”
李世民倒也没有瞒他,说道:“一分机会也无。”
“他在河北的威望太高了,断无幸免的可能。”
陈玄玉脸色凝重的道:“河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窦建德一死,恐怕又要起风波了。”
李世民不屑的道:“几个反贼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随便派一二大将即可镇压,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