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雄信这才反应过来,陈玄玉让他散布的消息是,伤寒杂病论在嵩阳县金仙观。
而不是长安。
如果他要去长安,直接说东西在长安就行了,何必那么麻烦。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他不会去长安。
想到这里,他连忙问道:“玄玉你真不准备去长安吗?”
陈玄玉心下佩服,果然不愧是李世绩啊。
面对询问,他点头说道:“我已经和大王说过了,会先他一步离开洛阳回金仙观。”
单雄信追问道:“为什么?你们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朝廷必有封赏。”
“再有大王相助,到时在长安建一座道观,岂不是更好吗?”
陈玄玉解释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
“且金仙观最当紧的,是夯实自己的基础。”
“整个河南郡都已经为大王所有,我们在这里才能更好的发展。”
“去长安处处受制,反倒是非常的不方便。”
单雄信有些不以为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在他看来不去京畿终归未来受限。
况且大唐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奠定,马上就要开始夺嫡之争。
这种时候如果置身事外,等新皇登基,恐怕也会不受待见的。
李世绩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但看了看陈玄玉,最终还是颔首道:
“玄玉太过年幼,很容易被人针对,不去长安也好。”
“况且,陛下春秋鼎盛,很多事情也不着急。”
陈玄玉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说道:
“你们不用担心,两年内大家都无暇内斗的。”
李世绩愣了一下,疑惑的道:
“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吗?”
陈玄玉点点头道:“如果我没猜错,大唐很快就会失去河北。”
单雄信惊讶的道:“怎么可能,现在还有谁能从大唐手里夺走河北?难道是突厥人?”
李世绩也同样很惊讶,以至于都有些怀疑陈玄玉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陈玄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们以为窦建德是什么样的人?”
李世绩肯定的道:“窦公真英雄也,奈何生不逢时。”
单雄信也认同的道:“窦建德为人义字当先,为天下英雄所敬仰。”
陈玄玉叹道:“是啊,窦建德是大英雄,尤其是在河北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尤为特殊。”
“但也正因为如此,此去长安他必死无疑,到时河北英豪将被激怒。”
“只要有人举起为他复仇的义旗,河北必然云集响应。”
“大唐刚刚占据河北人心不附,面对这种叛乱,是毫无办法的。”
单雄信反驳道:“朝廷岂能毫无防备,且窦建德在时都不是大唐的对手,更何况他死了。”
陈玄玉摇摇头,说道:“窦建德麾下并非无人。”
“他败的太快,也让他麾下的将士,大多都得以存活下来。”
说白了,窦建德是败了,但河北的整体实力,并没有遭受多大损失。
“至于大唐的防备,自然是会有的。”
“但这种防备,只会被派系斗争利用,逼得有心归附大唐的人不得不反。”
大唐是一个成熟的政权体系,内部权力已经被各个派系,瓜分的差不多了。
如果朝廷打包接收了窦建德集团,那就要分一大块利益出去。
既得利益集团怎么可能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到时河北人会被排挤打压,甚至是迫害。
可以说,在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河北会反。
“河北人将会用手中的刀,为自己打出尊严。”
“但对于大唐来说,这将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政治失败。”
听完他的分析,李世绩和单雄信皆脸色大变。
但更多的还是质疑。
这种没有任何证据,全凭推测得出的结论,又能有几分可信度。
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陈玄玉的推测确实有几分道理。
作为瓦岗寨旧将,他们和河北人打过很多交道。
对窦建德集团和河北豪杰,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是一群敢玩命的人,他们输得起,但绝不会任由别人欺辱。
如果朝廷真的打压他们,真有可能会将其逼反。
区别是,到底能造成多大的动静。
他们并不认为,整个河北都会跟着反。
以大唐现在的实力,局部造反掀不起什么浪花。
李世绩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
“你可曾将这个推测告诉大王?”
陈玄玉摇摇头,说道:“还没有,而且就算告诉他,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李世绩皱眉道:“为什么?”
陈玄玉说道:“因为唯一能破局的人,是皇帝。”
如果皇帝能拿出应有的胸襟和魄力,来平衡各方利益。
还是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然而,世家出身的李渊,压根就看不起河北那群泥腿子。
原本历史上,也正是他带头打压河北集团。
所以,这就成了一盘死棋。
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道:“陛下肯定是要打压河北人的。”
“大王如果在这个时候强行劝谏,非但没有作用,还会让父子离心。”
“到时候如果河北真的生乱,陛下很可能会派其他人去平叛。”
“如果是别的将领也就罢了,可若带兵的是太子……”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大家都懂。
李世绩和单雄信脸色变得更加沉重。
如果换成别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说,哪怕不可能也要让秦王争取一下。
万一成了,就能避免一场大祸。
但离间父子以及让太子挂帅出征,这种后果一出来。
他们就不敢再提这个建议了。
对有志于夺嫡的李世民来说,任何一个都是无法承受的后果。
他们作为李世民的麾下,也不可能让他去冒这样的险。
那么他们自己去劝谏李渊呢?
也不可能。
因为他们已经投入李世民麾下,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越过李世民直接去找李渊。
否则就是背叛。
和李世民打一声招呼,然后自己去找李渊劝谏呢?
也不行。
李世民知道了此事,却因为自己的前途不肯指出来,那他成啥了?
你这是陷君上于不义。
关键这一切,都只是陈玄玉‘毫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
总不能单凭猜测,就鼓动李世民和他爹唱反调吧?
事实上,这也是陈玄玉没有将河北之乱的事情,告诉李世民的真正原因。
知道,但不能说,别提多难受了。
现在难受的又多了两个,李世绩和单雄信。
嗯,看着两张苦瓜脸,他心里顿时舒坦多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绩才迟疑着开口道:
“如果陛下真如你所说,打压河北人,我是否可以劝谏一二。”
陈玄玉颔首道:“可以,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李将军比我清楚,别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李世绩叹了口气,道:“我明白,我只是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
“哪怕只是稍微劝谏两句呢,尽人事听天命吧。”
陈玄玉心下很是佩服,李世绩别的不说,受君之禄忠君之事,是真的做到了。
“我将这个猜测告诉两位,只是希望你们能有个防备。”
“万一你们被派到河北坐镇,千万要小心,察觉异常立即转移。”
事实上,前世李世绩确实被派往河北镇守宗城,被刘黑闼数万大军击败,仅以身免。
说白了就是全军复没,就他自己逃得一命,可见有危险。
陈玄玉就是担心再被派到宗城坐镇。
万一这辈子运气不好被弄死了。
那就真的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以李世绩的聪明,若提前有所防备,刘黑闼是不可能堵住他的。
只要能顺利撤走,剩下的就好说了。
尽管李世绩和单雄信内心还是觉得,陈玄玉是想多了。
但这份关心,两人还是很感激的。
毕竟从最开始,就一直是陈玄玉单方面在帮他们,到现在也在为他们谋划。
这样的盟友,上哪找去。
散布消息这个事儿,一定要帮他做好了,尽快把孙真人给钓出来。
不,不能这么被动。
可以动用人脉关系,主动去查找孙真人。
就这么决定了。
不过这事儿就没必要和他说了,否则和邀功一样。
接下来三人再次聊起了朝堂情况。
因为刚才的事情,这次的话题主要围绕朝堂纷争。
关于这一块,陈玄玉能说的也不多。
他只是从史书上有个泛泛的了解,细节一无所知,可不敢乱说。
单雄信知道的也不多,所以话也不多。
主要是李世绩为两人讲述,然后大家一起分析。
但越分析,李世绩和单雄信的心情就越沉重。
这场夺嫡之争,李世民的胜算真的很小很小。
李渊不是昏君,李建成也不是无能之辈。
李世民军功是很大,可以说大唐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
然而李建成的内政也非常出色,说起来功劳也不小。
关键他当太子以来,培养了大批心腹,长安被他经营的铁桶一般。
李世民很难插手进去。
无法在京畿之地安插人手,拿什么和李建成竞争?
除非李渊昏了头,或者李建成主动犯蠢,否则他们看不到李世民赢的希望。
陈玄玉哂笑道:“天家无父子,你们说在陛下眼里,是太子威胁大,还是大王的威胁大?”
李世绩眼睛一亮:“对啊,秦王军功是很大,朝中却无人,威胁不到陛下。”
“反倒是太子,他将长安经营的越好,陛下就越是难以心安。”
“我懂了,陛下定然会用秦王来牵制太子,这就是机会。”
单雄信越想也越觉得有道理,忍不住一拍大腿道:
“活了,整盘棋全活了,玄玉真乃诸葛再世也。”
陈玄玉嘴上谦虚,心里那叫一个得瑟,用发生过的事情装x,实在太爽了。
“且等着吧,这次大王回京,陛下会给他超规格的封赏。”
“比如自设官职,自辟僚属。”
“甚至还会将关中的某些地方,交给秦王系官员去管理。”
“很快秦王就能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李世绩和单雄信心中的担忧尽去,虽然李世民还是处在劣势,但也有了几分机会。
他们不怕机会小,只怕没有机会。
陈玄玉见两人被说服,心下也松了口气。
他说这么多,其实还有个原因,树立人设。
等今日他预料的事情都变成现实,他料事如神的印象,将会深深刻在两人的脑子里。
陈玄玉很清楚,随着他越来越多的介入。
这个时代早晚有一天会变得面目全非,他也将失去先知的优势。
必须要在这个优势失去之前,给自己树立起足够的威望,积累下雄厚的资本。
如此,不论以后自己想做什么,都会变得容易许多。
很快时间就到了中午,李玄明过来说宴席准备好了,让他们去用饭。
饭菜其实并不算多么丰盛。
毕竟洛阳才刚刚经历过大战,各种物资都很短缺。
不过也不算多寒碜就是了。
用过饭之后,意犹未尽的三人又聊了许久。
直到天快黑了,李世绩单雄信两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等出了门走出很远,单雄信才叹道:
“莫非玄玉真是神仙下凡不成?”
李世绩失笑道:“管他是不是神仙呢,我只知道,现在他是我们的朋友。”
单雄信连连点头道:“是的,幸好我们是朋友。”
-----------------
就在李世绩和单雄信,来拜访陈玄玉的时候,程咬金也找到了秦琼。
“叔宝,马上秦王就要回京,有些事情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秦琼表情凝重的道:“是啊,这次秦王回京,恐怕很多事情都要变了。”
随着外部压力的减轻乃至消失,内部矛盾就会成为主要矛盾。
阵营也会划分的很清楚。
你是谁的人,就必须明确的打上谁的标签。
再想和之前那样模糊态度,会变得很困难。
世家大族还能保持中立,但他们不行,必须要选择站一方。
程咬金直言不讳的道:“告诉我,你选谁?我先声明,我支持秦王。”
秦琼苦笑不已:“你都如此说了,我还有的选择吗?”
然后他正色道:“我们接连看错翟公和蒲山公,已经没有再错下去的机会了。”
“这次的选择,不只是影响着你我二人的性命。”
“也决定着追随我们的那些兄弟的命运,我不得不慎重。”
程咬金不禁点头,他知道秦琼的压力。
吴黑闼、牛进达等人,可都是看着他们的。
一旦他们选错,这些人恐怕都要跟着死。
秦琼接着说道:“其实我也看好秦王,否则也不会一直追随他。”
“但他在某些方面,和年轻时的隋炀帝太象了,始终让我心存顾虑。”
程咬金非常惊讶,秦王和隋炀帝?
他俩像?
但仔细想想,好象还真有那么点象。
同样少年得志,同样意气风发,同样天下皆赞,同样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那么最后他们两个,会不会走上同样的道路呢?
但……
程咬金肯定的道:“秦王绝不会成为隋炀帝。”
秦琼也点头认同的道:“我知道。”
“和秦王接触了这么久,我也终于能断定,他们不一样了。”
“灭南陈真正的功臣是高颎,隋炀帝这个主帅只是挂个名,他的军功是假的。”
“但秦王的军功,都是自己打出来的。”
“隋炀帝志大才疏,遇到挫折就退缩放弃。”
“秦王却百折不挠,否则也无法数次以弱胜强,战胜敌人。”
“而且秦王懂得克制,知道徐徐而行。”
他接连说出了李世民好多长处,都是他亲自验证过的。
最后说道:“所以我决定,向秦王效忠。”
程咬金喜道:“哈哈……如此我就放心了,我可不想有一天手足相残。”
秦琼很是无奈:“你啊,管好这张嘴,不要乱说话。”
程咬金却反驳道:“咱们实话说,你真以为靠正常手段,秦王有成功的可能吗?”
“最后还是要走那一步。”
秦琼脸色大变,连忙道:“休要胡说,这种话心里想想就行了,怎能说出来?”
“须知隔墙有耳。”
程咬金咧嘴笑道:“行,我知道了。”
其实他是在试探对方。
秦琼的反应表明,他也想过政变这种可能。
那就没事儿了。
兄弟之间有了默契,以后才好共进退。
秦琼自然也知道他的小九九,很是无奈,不过还是说道:
“这次回京必然会生出变量,且耐心等着吧。”
“而且陛下春秋鼎盛,此事也急不来。”
“谁着急,谁就会露出破绽。”
程咬金好奇的道:“你听到什么风声了?”
秦琼压低声音道:“这哪还需要风声,太子将长安经营的铁板一块,陛下岂能没有动作。”
“但唯一能对抗太子的,就只有秦王,陛下也在等着他回京呢。”
程咬金恍然大悟,道:“我懂了,还是老秦你聪明。”
然后两人又谈起了京城的局势,以及以后会如此发展。
话题难免扯到李世绩身上。
程咬金笑道:“李懋功想置身事外,最后不还是向大王低头了。”
秦琼也说道:“此事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一是我没想到,李懋功竟然如此重情重义。”
“二是我还是小看了小真人,没想到他竟真的能说动大王。”
程咬金有些惋惜的道:“若早知如此,我们劝谏大王的时候,态度就应该再诚恳一点。”
“现在好了,虽然单雄信没有怪罪我们,但也不会感激我们。”
秦琼却有不同意见:“事情不是这么做的。”
“在瓦岗寨的时候,我们与他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投奔大唐之后,李懋功也和我们保持距离。”
“我们不可能真的力保单雄信。”
“表个态,也算是成全了瓦岗时的情分,已经足够了。”
“况且,若我们瓦岗出来的人,真的拧成了一股绳,恐怕就会有人睡不着了。”
程咬金想了想,还真是如此,叹道:
“朝堂是真复杂啊。”
秦琼话锋一转,道:“况且,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与李懋功、单雄信保持默契。”
程咬金眼睛一转,道:“小真人?”
秦琼笑道:“今日李懋功和单雄信,登门拜访小真人,到现在都没出来。”
“可见他们相谈甚欢。”
“而我们和小真人的关系可是很好的,以后将这层关系保持住。”
“有什么事情直接去找小真人,李懋功和单雄信就无法置身事外。”
程咬金一拍大腿,笑道:“着啊。”
“小真人初来乍到时,我们可是帮过他的。”
这倒是真的,当初金仙观刚来洛阳,陈玄玉一席话,博得了尉迟恭、秦琼、程咬金、杜如晦等人的好感。
也正是靠着他们的帮忙,金仙观改革伤兵营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后来在虎牢关,陈玄玉到处闲逛,有人借机生事。
也是他们帮着站台,才将那些声音给压下去。
而且陈玄玉对他们也很尊敬和喜欢,这一点他们是能感受到的。
所以双方的关系保持的一直都不错。
当然,也只是私交,并不是盟友什么的。
毕竟当时金仙观还太弱小,陈玄玉也太年幼。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李世绩和单雄信,金仙观已经有资格站在台面上了。
想到这里,秦琼也不禁有些震惊:
“小真人不但见识不凡,也是个有气运之人啊。”
“来洛阳才两个多月时间,就开创出偌大局面,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程咬金深以为然,道:“这样的人,必须拉到我们船上来。”
“正好我和他都梦中得仙人授业,我得多和他亲近亲近。”
程咬金梦中得仙人授业,是陈玄玉说的。
而陈玄玉梦中得仙人授业,则是金仙观传出来的消息。
大家当然不信。
但这也是一个趣事不是吗。
两个同样得仙人授业的人,亲近亲近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更何况,我得仙人传授武艺,他得仙人传授学问。”
“这是神仙让我们一文一武相互配合,辅佐明君啊。”
秦琼不禁失笑,但也认同程咬金的办法。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交好借口。
“行,没事你就多和小真人亲近亲近。”
-----------------
事实上,洛阳城盯着金仙观众人的不止一个。
当他们确定李世绩和单雄信,一直待到黄昏才离开,顿时就意识到了什么。
第二天就有许多人家,来给他们送礼。
当然,送礼也需要借口的。
他们的理由是,家中老人信道,希望求取松峰道人手抄经书。
可把松峰道人给高兴坏了。
这辈子,他哪享受过这种待遇啊。
把手头的存货全送出去还不够,又连夜抄录了好些。
陈玄玉自然知道大家的真实目的,不过无所谓。
礼品照收,反正你们说是来求取经文的。
我把经文给你们就行了。
想用这点礼物收买我,想多了。
这天他闲来无事,就拿着《金仙急救方略》,去找李世民。
也是时候把这部医书给他了,顺便再和他聊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河北那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