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后,一千个录像机正常交货,陈先生的尾款也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直接电汇到公司的账户上。
这笔订单是用来检验市场的,至于具体如何去推广和炒作,这都是陈先生的公司需要考虑的。
其实对于林涛来说,陈先生彻底拢断了海外市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人家是有国际贸易经验的大公司,不象自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在国际贸易中会很吃亏。
林涛厚着脸皮,只还给陈先生十万港币,剩下的钱还要继续投资。
厂子里第二条生产线也已经顺利开始生产,主要生产低端型号的水月1型录像机。
又过了半个月,公司的仓库里,一排排崭新的纸箱码放的整整齐齐。
每个纸箱上都印着“水月”两个大字,旁边是一个月牙,加之下面两条波浪线。
“咚咚咚!”
王红林拿着一份销售报表,脸色阴沉的象要下雨一样,敲开林涛办公室的门。
林涛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捧着一本杂志,享受他难得的休闲时光。
“涛哥,这个月的销量出来了。”
王红林把报表放在林涛的桌子上,语气有些沉重。
感受到他的情绪不对,林涛把报表拿起来看了看。
水月1型录像机,市场零售定价为1499元,相比于其他同类的产品动辄2000多的售价,水月1型这么低廉的价格,仅仅在南方部分城市,有不到二十台的销量。
在本省只卖出去了三台。
全国的销量加起来还不到四十台。
“怎么会这样?”
王红林象一只斗败的公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现在陈先生那边迟迟没有第二笔订单,内地的销路又出现了问题。
“咱们的机器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价格还便宜一千来块,按理说应该抢手才对。”
“红星,综合分析录像机市场。”
“数据分析中分析结果:录像带在内地的普及程度不高,对销售结果影响占比百分之七十八,对产品功能不了解占比百分之十三,购买渠道不明确占比百分之九。”
“录像带的问题。”
他简单的说了五个字。
虽然那个年代的电视机还不是很普及,但是能买的起电视机的家庭,差不多应该也能买的起录像机。
“对啊!咱们光想着造录像机,却忘了录像带这回事。”
王红林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
在这个年代的内地,录像带还是个稀罕物。
大部分城市的音象店里,摆放的都是磁带和唱片。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录像机是干什么用的。
他们在商场里看到这个铁盒子,售货员说是可以在家里放电影的。
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不去电影院看?
而且一本正版好莱坞录像带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00块钱以上。
王红林看着林涛沉默的样子,心里更加志忑。
“涛哥,要不咱们降价?降到一千二?”
林涛摇了摇头,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掐灭。
“降价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录像带,录像机就是个摆设。”
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秦思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技术报告。
“林涛,我刚刚收到市场反馈,用户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很满意,但是—””
她看了看桌上的销售报表,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但是买的人太少了。”
林涛替她说完了后半句话。
秦思源点了点头,在林涛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我去市场调研了一圈,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录像带,大部分都是走水路过来的,价格贵得离谱。
秦思源将手中的技术报告放在桌上,目光在林涛和王红林之间扫过。
“我调研时发现,香港那边的录像带种类很多,从好莱坞大片到港产片应有尽有,如果我们能从那边进口一批录像带到内地来卖,说不定能带动录像机的销量。”
王红林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担忧。
“思源,你想得太简单了,一盒正版的《星球大战》录像带,在香港要卖一百五十港币,折合人民币差不多一百八十块,就算我们能拿到批发价,运到内地再加之各种费用,一盒怎么也得两百块钱。”
他着手指给秦思源算帐。
“现在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四、五十块,谁会花三个月的工资去买一盒录像带?
买得起录像机的人,不见得舍得花这么多钱买录像带。”
秦思源的脸色也暗淡下来。
她在技术方面是专家,但在市场经济方面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全。
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闷,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在房间里回响。
林涛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的眼神看向窗外,院子里几个工人正在搬运刚刚生产出来的录像机纸箱,动作熟练而有序。
“红星,分析录像带租贷市场的可行性。”
“数据分析中。目标群体:有一定经济基础但不愿高价购买录像带的用户。市场空白度:百分之九十八。盈利模式:以租代售,降低用户使用成本。风险评估:政策风险较低,技术门坎低,初期投资可控。综合评价:高度可行。”
林涛忽然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目光重新聚焦在办公室里。
“咱们不卖录像带。”
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王红林和秦思源都愣住了,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
林涛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
“咱们出租录像带。”
他在黑板上写下“租贷”两个字,字体工整有力。
“一盒录像带如果卖两百块,确实没几个人买得起,但假如租一次只要五块钱,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王红林的眼晴瞬间亮了起来,他从椅子上跳起来。
“对啊!五块钱看一部电影,比电影院的票价还便宜!而且在家里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秦思源也明白过来,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一盒录像带如果租四十次,就能收回成本,后面的可都是纯利润。”
林涛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们在各个城市开录像带租贷店,顾客交押金办会员卡,然后就可以租录像带回家看。看完了再还回来,换下一部。”
王红林激动得在办公室里来回步。
“这个主意太好了!咱们不光能解决录像带的问题,还能直接带动录像机的销量,有了租贷店,人们就知道录像机是干什么用的了。”
秦思源拿起桌上的计算器,快速按动看按键。
“按照一个城市开三家租贷店计算,每家店投入五万元的录像带,就能复盖大部分的热门影片,如果每天每家店能租出去五十盒录像带,一天的营业额就是两百五十元。”
林涛点了点头,在黑板上写下了更详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