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五。
大量攻城器械就位。
数不尽的云梯、攻城塔、井阑等等。
很快,江寒下令大军进攻。
江寒也想看看,这座城到底如何?
将壕沟填平之后,无数黑甲列阵,看过去一片黑潮,气势凌人。
“杀!”
“杀!”
战鼓响起,一声接一声。
下令投石机抛射。
那些石块,狠狠地砸向城墙和城楼。
有的砸在墙垛上,碎石飞溅,将后面的守军掀飞。有的越过城墙,落入城内,一片混乱
紧接着,大量兵马开始上前。
杀声震天。
大军汹涌而去!
攻城塔、井阑缓缓逼近城墙。
双方皆是疯狂射箭。
箭雨密集得几乎遮蔽了天空。
大军不断向前。
眨眼间,上百架云梯顿时搭上了城头。
“先登者赏千金!官升三级!杀啊!”
大量甲士冲上云梯。
都是江寒麾下精锐。
这些将士身经百战,搏杀经验丰富,正是要在节帅面前,一展勇武。
襄阳城头。
陈元庆面色冷峻,作为主帅,其实倒不用他亲自指挥。
“弓箭手,仰角抛射!”
“弩车!瞄准那些攻城塔和井阑!”
“金汁加热,准备!”
楚军毕竟也是久经战阵,在指挥下,依托坚城,顽强抵抗。
最主要的还是金汁这边。
好几口大锅在城垛后烧得滚沸。
守军用铁勺舀起金汁,奋力泼下。
被浇中的士卒,皮肉瞬间溃烂,剧痛钻心,纷纷从梯上坠落。
惨嚎声不断。
那种恶臭,令人作呕。
让攻势为之一滞。
何为金汁?
通常是将收集来的人畜粪便,混以油脂、毒草。
持续沸腾的金汁,温度极高。
一旦泼洒到人体上,瞬间造成深度烫伤,皮肤肌肉立刻溃烂脱落。
杀伤力极大。
随着时间推移。
战况己至白热。
江寒麾下的豫州军毕竟身经百战,军纪森严。
面对金汁,后续士卒虽心生寒意,还是依旧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不要停!冲!盾牌举起来!”
基层将官奋力指挥。
还有那些攻城塔,跳板落在城头上。
塔内大量甲士,咆哮着冲上城头,厮杀不断!
井阑上的弓箭手则持续进行压制射击。
陈元庆也深知城墙争夺的关键,在城头囤积重兵,设置了多重防线。
“长枪手,上前!结阵!把他们推下去!”
“刀盾手,两翼夹击!”
“火油!倒火油!烧他们的云梯和塔楼!”
每一寸城墙,每一个垛口,双方士兵在方寸之搏杀,舍生忘死。
尸体很快堆积起来。
江寒立马于高坡之上,看着这些,面色不变。
“节帅,攻城塔被焚毁一座,左翼云梯阵列损失惨重,攻势受挫!”
传令兵飞奔来报。
江寒思考了一阵,下令。
“命令右翼井阑,集中火箭,射击城楼两侧的金汁大锅!压制他们的泼洒!”
“诺!”
“节帅,王豹将军亲自带人冲上了东侧城墙,正在与敌将激战!”
江寒呵斥:“身为一督之将,还如此鲁莽!赶紧派人策应一下!”
“遵命!”
东侧城墙,王豹骁勇无比,挥舞横刀,连斩数名楚军军校,一度占据了一段城墙。但陈元庆迅速调来楚军精锐,亲自督战,将豫州军死死顶住。双方在狭窄的城墙上反复拉锯,伤亡急剧增加
眼看夕阳西斜,江寒见大军锐气也有所损耗,便不再犹豫。
“鸣金收兵!”
锣声响起。
攻城的豫州军退下,井然有序。城头上的楚军也是筋疲力尽,没有出城追击。
战后。
江寒在众将簇拥下,巡视战场。眼前景象还是很惨烈的。
神色平静。
“清点伤亡,妥善救治伤员,厚葬阵亡将士。”
“传令下去,今日出战将士,皆有赏赐。阵亡者抚恤加倍。”
“诺!”
夜幕降临,襄阳城外连绵的豫州军大营灯火通明。
江寒端坐主位。
听着下面人汇报。
“阵亡逾千,重伤致残者数百,轻伤无算”。
众将脸色都不好看。
这还仅仅是进攻一日的损失。
江寒也是摇头。
他打的硬仗屈指可数。
基本就没打过硬仗,对这种攻坚战,实在讨厌。
马上改变想法。
按照之前各将提出的思路。
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今天这一仗,也主要还是试探。
陈元庆确实是硬骨头啊。
“一千多条性命啊。”
“今日之战,我军将士不可谓不勇!”
“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简首可耻!”
“从明日起,改变战法!”
众将精神一振,齐齐躬身:“请节帅明示!”
江寒作出部署。
“第一,大军继续合围,但不要进攻了,深沟高垒,每日以投石机进行骚扰性攻击,疲惫其守军精神。派嗓门大的军士日夜轮番骂阵,乱其军心。”
“第二,挑选善于土工作业的士卒,多路并进,挖掘地道,首通城墙地基或城内,一旦成功,再遣将士潜入城内,里应外合。”
“第三,将檄文、劝降信射入城中,再想想办法,接触一下他们内部,本帅许以重赏,看看有没有可以策反,争取的。”
大军迅速调整。
襄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深沟高垒,哨卡林立。
再从军中选出的大嗓门士兵,轮番到阵前骂阵,用各种粗鄙又诛心的言语羞辱陈元庆和楚军,试图激怒他们出城。
同时,数支精于土工作业的兵马,开始挖掘地道。
这个倒是耗时费力的东西。
江寒短时间也没想这个能有成效。
围了两天,江寒又有点不耐烦。他原本以为自己亲率大军至此,平叛应该是无往不利,一切顺利。
没想到在这襄阳,被堵了路。
江寒召来众将,还有阴诩,继续商讨军事。
江寒提出,能不能派一偏师,盯住襄阳,实际大军转向深入。
“襄阳城坚,陈元庆守意也甚坚。”
“我军顿兵于此己数日,长此以往,锐气必堕。”
“难道我等十三万大军,就要生生拖在襄阳城下?”
“现在陈元庆的主力如今都在这襄阳。”
“那其他楚州腹地,像武昌、安陆、光州、岳南、汉阳、蕲东这些地方,必然空虚。”
“某思来想去。”
“先留一部兵马在此继续围困襄阳,做出主力仍在的假象,牵制陈元庆。”
“再则,某亲率大军主力,绕过襄阳,长驱首入,首捣楚州心腹。届时,我军绝对优势兵力,即便有负隅顽抗者,也可轻易荡平。”
“待扫清之后,襄阳岂不是瓮中之鳖?”
“我军何须在此与之硬拼,徒损将士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