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中,最先清淅起来的是一门源自明皓峰的内练法门。
【万衍同契心经】!
不过瞬息之间,黎念已对这门心法了然于胸。
连带着对与之映射的【斗杀胜王功体】也有了极其深刻的认知。
“这门内练法当真非同凡响。”
黎念眼中难掩惊异。
寻常的功体传承,往往由一门外练法与一门内练法构成。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一道特性鲜明的功体。
不同的搭配各有千秋,全凭修行者自行决择。
即便在突破至开元境后,也能兼修其他武学作为补充手段
但功体本身已然定型,其内核特性是无法改变的。
然而这【万衍同契心经】却截然不同。
它并没有唯一映射的、最合适的外练武学。
或者说,【万衍同契心经】能够同时映射多门、乃至无数门外练武学。
无论最初选择哪一门外练武学作为基石突破至开元境,功体初步凝聚后,并不会就此固定。
它会随着修行者后续修习不同的外练武学而持续成长,不断衍生出新的特性。
通俗而言,它能将一门门修炼至圆满境界的外练武学,完美地“吞噬”融合。
万衍同契心经,顾名思义。
此法能推演、统御世间万般武学,其潜力无穷。
它基于一个高远意境,天下武学虽表象千差万别,但其本源却彼此契合、相互共鸣。
因此,万衍同契心经并非粗暴的“吞噬”,而是一种玄妙的“融合”,最终能达到万法归流的境界。
这道功体要求修行者在突破开元境后,仍需持续不断地修习各类武学。
将武学修炼至圆满境界的数量越多,开元境的修为便越深厚,功体本身的强悍程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从开元前期到中期、后期乃至圆满,每一个小境界的提升,都需要通过修成多种、最好是不同种类的武学来达成。
它如同一个溶炉,将拳法、腿法、身法、横练功夫等种种精髓溶铸于一炉,最终旨在形成一道圆满无缺、万法精通、战力卓绝且几乎毫无弱点的完美功体。
这也是为何明皓峰在战斗中能如此娴熟地施展众多不同的武学。
徜若再给他一些时日,让他再多圆满一两门武学,便能顺利踏入开元中期,实力更上一层楼。
那么,今夜这场死斗的结局,或许就会截然不同。
“如此看来,这门功体其实是最契合我的一门传承。”黎念心中暗忖,“甚至无需我再费力去查找与之完美匹配的外练武学了。”
开元境分为前、中、后、圆满四个阶段,其主要修行便是不断锤炼、深化功体的过程。
然而,不同的功体其修行方式也大相径庭。
例如那以疗伤能力着称的【乙木长春功体】,只需有充足的草木精华或生命元气,修为便能飞速精进。
但这背后意味着需要海量的宝药资源支撑。
其所需资源太过庞大,难以持续获取。
这也正是黎念当初放弃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再比如黎念最初选定的【赤阳真魄功体】,其对资源的须求尚属中等,主要需每日沐浴太阳精华进行吸收锻炼。
唯有在突破境界的关键时刻,才需要一部分宝药资源辅助。
算是一门在资源方面相对友好的功体。
而眼前这门【斗杀胜王功体】,对寻常人而言,修炼难度或许极高。
因为将一门武学修炼至圆满境界本就耗时良久。
即便有武学根基,要接连修成十几门圆满武学,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也只有明皓峰那般天资卓绝之人,才会觉得此功体易于修炼。
巧合的是,它对黎念而言,也极为合适。
圆满境界的武学?
黎念进入殓尸所不过短短数月,便已经获取了数门。
“待此间事了,便准备突破开元境。”
黎念心下决断。
紧接着,另一门源自白元枯的术法信息涌入他的脑海。
其名为【归藏术】。
这是一门需在开元境后,以真元方能催动的术法。
也是殓尸所内每位组长都必须掌握的技艺。
对修士尸首施展此术,可将其一身神异暂时锁住,封存于尸身的特定部位。
此举既能有效防止尸身魔化,也能为妖魔司保留下珍贵的神异材料,是殓尸所处理修士尸首的标准流程。
术法与武学不同,并无小成、大成之类的境界划分。
它更看重修行者的悟性,学会了便是掌握了,学不会便无法施展。
而术法最终呈现的威能效果,则与施术者自身的真元强度直接相关。
此刻,黎念已对这门【归藏术】了然于心。
黎念心念微动,并指如剑,对着身前虚空缓缓点出。
什么异象都未曾发生。
体内更无半分真元被引动。
术法确实是学会了,奈何自身修为未至开元,空有法门却无力施展。
怎么说呢,颇有一种太监逛青楼的感觉。
明知该如何大展身手,却有心无力,毫无知觉。
黎念不再尝试,转而走进正堂,抬头望向梁上悬挂的十数具尸首。
他逐一上前,小心地将它们解下,平放于地。
伪装成白元枯,本是为应对匡子睿盘查的权宜之计。
但此刻黎念略作思考,却决定将这个身份继续维持下去。
如今白元枯本人已死,殓尸所的同僚也伤亡殆尽,连家眷都无一幸免。
所有熟悉白元枯的人几乎都已不在世上,不必担心会被熟人识破。
反观黎念自己,赵行既已身亡,他若继续以秽工的身份混迹于殓尸所,行事将有诸多不便。
接触修士尸首,要查找合适机会。
若是还是抽身处理私事,甚至还要告假报备。
若能借用白元枯的组长身份,许多事情都会便利得多。
匡子睿此人之名,黎念在进入殓尸所前便如雷贯耳。
他没听过明山岳等人的名号,但对这位“焚天校尉”的事迹却多有耳闻。
传言他秉性刚直,从不冤枉无辜、欺压良善。
即便是那些一向不喜欢他的同僚,可以攻讦其行事,却也从不质疑他所作判断的真伪。
今日在他面前以“白元枯”的身份过关,反倒象是为这个假身份做了一次权威的背书。
徜若明日黎念舍弃这个身份逃走,以匡子睿的性格,反而会顺着这条线索追查到底,届时麻烦更大。
黎念将十几具尸首逐一安置妥当,为他们复上洁净的白布。
待天明后,便可找人订制棺木,让他们入土为安。
这些皆是凡人,不必像修士那般需要焚烧处理。
按照世俗规矩,理当土葬,求个全尸。
五位妻妾,八名家仆。
黎念望着整齐排列的尸身,在心底暗道:“从今往后,我便是白元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