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问策道衍(1 / 1)

道衍微微一笑,“陛下可曾见过,春旱之年,稻无根?地若不渗,何以纳龙?此时虽阴,却是地气欲出。水退之后,基土自坚,此工可安。”

朱棣微怔,凝视老僧半晌:“少师之意,地脉渗水,乃是吉?”

道衍眼神微眯,喘了口气,继续道,“地基渗水,乃地脉未通之表象,如同人体痈疽,发出来,方能根治……陛下勿忧,老臣愚见,此困……必能得解。紫禁城工程……无虞,必能……顺利告成,以彰陛下……不世之功。”

“必能得解?”朱棣眼中精光一闪,道衍的话如同拨云见日,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他几乎立时就想到了诏狱中那个以一纸奇策便稳住局面的林墨!

是了,若说有人能解此困,非此子莫属!

但朱棣并未直接询问林墨之事,帝王心术让他话锋陡然一转,提到了一个敏感的名字:“少师之言,令朕心稍安。只是,近来偶忆旧事,想起那解缙,其人虽狂,却也算有几分才学,落得那般下场,有时思之,朕心亦不免……”

他没有把话说完,随即望向道衍,观察着他最信任的谋士最细微的反应。

解缙与林墨同系“罪臣”,他此刻提起,既是试探道衍对旧案的态度,亦是在心中权衡启用林墨可能带来的非议。

道衍是何等人物,立刻明了朱棣的弦外之音。

他缓缓闭上眼,片刻后复又睁开,声音缥缈:“陛下……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解缙之辈,自有其取祸之道。陛下乃天子,从心所欲,便是天命……过往之事,无需挂怀。未来之人,若于江山有益,用之……何妨?”

“从心所欲,便是天命!”

朱棣闻言,壑然开朗,胸中块垒尽去,朗声笑道:“好!好一个‘从心所欲,便是天命’!得少师此言,朕如饮醇醪!”

朱棣缓缓起身,取下随身携带的玉瓶,放在榻前。

“此乃御药房所炼养气丹,可延气三旬。少师静养,待宫成之日,朕再来听你讲经。”

道衍合掌,微笑致礼:“老衲只愿紫禁永固,天命无移。”

离开庆寿寺,朱棣回头望了一眼那幽静的禅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看样子,这位昔日战友,恐怕时日无多了。

紫禁城工地。

军令状既立,林墨心知已无退路,不再理会工部衙门的质疑,全身心扑在了工地上。

首日,他精准勘测,优化了“排水盲沟”布局,形成高效地下水网。

周礼及工部官员冷嘲热讽:

“多少老匠人都没办法的事情,他五天就想解决?”

“哗众取宠,看他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五日后,便是他的死期”。

王景慎忧心忡忡,但见林墨指挥若定,只能咬牙支持,暗中加派人手听候调遣。

次日,盲沟初显奇效,部分局域积水开始下降,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部分老工匠,眼神开始发生变化。

工匠们从怀疑到惊异,私下议论:

“这林大人,似乎真有些门道!”

“那沟渠挖下去,水竟真的自己流走了!”

第三日,投入大量生石灰,遇水沸腾发热,迅速固结土壤,效果远超传统夯土。

周礼派来的眼线急忙回报:“大人,那林墨之法,似……似有奇效!”

第四日,内核局域积水基本排干,坚实基底显露,工地氛围逆转。

周礼接到眼线密报,脸色阴沉,但仍强自镇定:“不过些许小技,昙花一现罢了!内核局域定难解决!”

部分官员与工匠见到林墨开始躬敬行礼,称其“林先生”。

第五日,内核基坑局域的积水已基本排干,原本被水泡得松软的基底大面积暴露出来,虽然还有些潮湿,但已具备稳固夯筑的条件。昔日浑浊的泥潭,已变成平整、坚实、可供大殿立柱的坚实基础。

比朱棣规定的十日之期,整整提前了三天!

空气中那股绝望和压抑的气息一扫而空,李时跟在林墨身后巡视工地,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敬佩。

“大人,您真是神了!我等在此折腾了数日毫无办法,您一来,几天功夫就解决了大难题!这盲沟和石灰法,简直是鲁班秘术啊!”

林墨笑了笑,心中并无多少得意。

此法所依据的,不过是基础的工程地质与材料学原理。

诸多老工匠实则通晓此理,唯因顾忌奉天殿地基非同寻常,故而束手束脚,未敢轻易施用。

“对了,工部洪侍郎,这几天怎么一直都没见到?”

林墨一边巡视工地,一边询问身后跟着汇报的李时。

李时一愣,挠挠头:“洪侍郎?小人没听说过啊!”

“恩?”林墨微微一怔:“胖胖的,新来的,四十岁左右。”

李时摇头:“工部各司的官员很多,小人也认不全。如果是新赴任的侍郎,那小人就更不认识了。”

“哦”林墨也就是随口一问,并没太往心里去。

反正这些官员整天忙着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真正干实事的人很少,在这种满是泥浆灰尘的工地上见不着人,也属常情。

林墨现在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李时,周郎中那边,有什么动静?”

李时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低声道:“大人,小人正要向您禀报。周郎中来视察过几次,还私下找了些工匠问话,问的都是您使用石灰的事,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这东西‘不祥’,‘破坏风水’。”

林墨眼神一凝。

果然,技术上的成功只是第一步。

周礼,或者说他背后的汉王,绝不会坐视自己翻身。

他们肯定正在收集“罪证”,准备从风水、祥瑞这些玄而又虚的层面发起攻击。

在古代,这一招往往比技术上的指责更致命。

“我知道了。”林墨点点头,“让大家专心干活,工期要紧。其他的,我自有分寸。”

他必须准备后手,不仅要证明技术的有效性,还要将其包装成符合这个时代价值观,尤其是符合皇帝朱棣心理预期的“祥瑞”和“善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 漂亮老婆,非要出去捡垃圾怎么办 三清记 凡人:我温天仁,只想长生不死! 穿越之太子王爷为我争宠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快穿:心机女配靠演技上位 我都火遁忍界第一了还怎么当火影 巡林日常,开局帮难产大熊猫接生 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