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龙筋(1 / 1)

进入六月,暑气渐盛。

钢筋的试制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

林墨设计的坩埚炼钢法经过数次改良,现已能稳定产出含碳量在零点二至零点四之间的中碳钢。

工匠们将熔炼出的钢水注入特制的黏土模具,制成直径从三分到一寸不等的圆坯。

待钢坯冷却后,再送入新搭建的回火窑中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当然,钢筋炼制较之混凝土,整个工艺较为复杂。

其中最难处理的便是钢胚拉拔成筋。

林墨采用的办法是:用青石雕刻出“多级孔径拉拔模”,孔径分三级:25、18、12,根据须求调整最终孔径,适配古代建筑常用10-20钢筋,再用人力绞车(木架+麻绳+齿轮,或畜力转盘)作为动力。

解决了拉筋,其他炼制步骤与传统炼钢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李时带着几个识字的学徒,正按照《天工心印》中记载的工艺规范,对首批试制的钢筋进行系统测试。

他们用砂轮打磨出光滑的试件,测量其直径与长度,随后放置在简易的拉力试验架上。

通过逐渐增加砝码,记录下每根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

“林大人,这批试件的强度较上月提升了三成。”李时捧着记录簿禀报,“特别是经过回火处理的试样,延展性明显改善。”

林墨仔细查验着试件断口:“金相组织还不够均匀,可见冶炼时的搅拌尚不到位。今日起,每炉钢水须用石墨棒搅拌两百次,确保成分均匀。”

工棚一角,新制的轧钢机正在安装。

这是根据林墨绘制的图纸,由匠人打造的简易轧辊设备,旨在将钢坯轧制成带肋钢筋,以增强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试验仍在继续,每一个参数的调整,每一次工艺的改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混凝土结构规范奠定基础。

工棚内热浪蒸腾,却挡不住各部官员纷纷前来的脚步。

只因此前皇帝口喻,令各部官员尽皆前往工棚监视“龙筋”的生产,并提出“意见”。

特别点名了礼部、钦天监、国子监,各部堂官务必亲自到场。

但这些官员面对复杂的“龙筋”炼制,哪能提出什么意见和建议。

他们心知肚明,皇帝让他们参观,无非是让他们“今日不说,日后闭嘴。”

朝臣纷纷暗自慨叹,皇帝肆意迁都、修永乐大典、修紫禁城、下西洋

哪个不是劳民伤财之举,当真是要开创一个违背祖制的“盛世天朝”。

若不是,怎能让林墨这种小人得志!?

官员们心猿意马,江道才则是欣然往之。

他作为引导,领着各部大员,参观经过林墨改造过的钢窑。

工部右侍郎李友直取出巾帕,不断擦拭额间沁出的汗珠,仰首凝视着工棚正门上高悬的匾额,那由太子亲笔所书的“龙筋”二字。

他眉头深锁,不住地摇头。

“果然名副其实。这般坚韧,若用于城防,当可固若金汤。”王景慎第一个站出来带节奏,高声赞道。

闻言,工部尚书吴中,装模作样对随行主事低语:“记下这淬火的时辰,回衙后着匠作司好生研习。”

户部郎中则拿着算盘,对着物料册子反复核计:“生铁耗量较之以往省了三成,炭火却多费两成”他抬头望向正在操作的轧机,“若是量产,这帐目还得细算。”

礼部给事中远远站着,用衣袖轻掩口鼻:“《周礼》考工记有云:‘材美工巧,为时利也’。然这‘龙筋’之名,是否僭越了礼制”话音未落,就被轧机的轰鸣声淹没。

人群中,一个工部主事悄悄踢了脚边的钢坯:“不过是些铁条,也配称龙筋?”

他身侧的员外郎急忙扯他衣袖:“闭嘴!没见锦衣卫在侧?”

“妙啊!”突然一声赞叹响起,只见都水司郎中举着一段带肋钢筋,“诸位请看,这螺纹设计暗合榫卯之理,与胶泥咬合定然牢固!”

角落里,几个官员聚在一处交头接耳:“听闻詹事府前日也遣人来讨要制法”

“慎言!慎言!”

工棚东侧,太子詹事正与太仆寺少卿细语:“此物若用于河工,堤防之固可增数倍。”

少卿却望着棚顶的滑轮组出神:“这起重之法,倒可用于漕运码头”

突然轧机发出一声异响,一段通红的钢坯卡在轧辊间。

李时急忙带人检修,官员们顿时议论纷纷。

方才那位工部主事又低声道:“看吧,终究是些奇技淫巧”

话音未落,林墨已挽起袖子上前指导。

只见他调整了几个齿轮,在轧机某处轻敲两下,卡住的钢坯便顺利通过。

工棚里顿时响起一片赞叹,那主事悻悻地别过脸去。

离场时,官员们各怀心思。

林墨压根没工夫搭理这些官员,心思全拴在制筋的每道环节上。

眼下正是古法制作钢筋最要紧的关头,稍出差错不但损失惨重,更要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抓住把柄。

与此同时,

奉天殿终于完成梁柱与殿脊龙骨的架设,正式转入屋顶营建阶段。

屋顶采用古代屋顶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铺设黄色琉璃瓦,屋脊两端装饰“鸱吻”。

屋檐下排列“十只走兽”,像征皇权至高无上。

屋顶瓦片,尤其是内核宫殿的黄色琉璃瓦。

由门头沟琉璃厂官窑独家烧制,采用“高岭土+煤炭”烧制,需经过“制坯、上釉、烧制”多道工序,其中黄色琉璃瓦,釉料含氧化铁,经高温呈现明黄色。

可以说,屋顶铺设完毕之后,整个奉天殿的主体建设就将完成。

下一步就是内部装饰环节,一个是各式木质构件的制作。另一个是油漆彩绘。

这方面就是蒯祥擅长的方向了,林墨并未做过多的干预。

进入七月。

奉天殿与谨身殿已经颇具规模,而二者之间的华盖殿,还只有一个台基。

正当华盖殿迟迟不动工引起非议之时,直隶地区突然开始了持续的强降雨,紫禁城三大殿工程因大雨暂停施工。

这场大雨,算是暂时掩盖了部分质疑华盖殿不动工的声浪。

但是,却带来了另一场震动朝野的大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 末世玄途之封野 大明辽国公 修仙大门派 沈氏女自救录 历史朝代汇聚,开局吕布硬刚项羽 规则怪谈:智商是唯一外挂 玄鹰 仙途逆世之玄月乾坤 开在心间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