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片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总台评论部,大办公区,一切如常。
仿佛昨天那场审片会,最后李台透露出来的,足以在台里掀起惊涛骇浪的信息,被大审片室那扇门,暂时封锁在了高墙之内。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
昨天,所有参会的领导和组长,从那间大审片室里走出来后。
一个无形的默契,在这些浸淫职场多年的人精之间迅速形成。
在没有更明确的信号之前,关于李副台长那番讲话的深层含义,关于那部《 》,谁也不能随意传播。
于是,一个奇特的景象出现了。
改革的风浪,明明已经在内核圈层中翻涌,甚至那股汹涌的浪潮,首次正式拍打到了部分组长的心头
可越是这个时候,身处浪潮之下的普通基层,越是无从得知。
毕竟,信息差永远是区别人群的决定性条件。
对于普通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只知道。
一、新来的那个叫徐载知的新人,真的把片子做出来了。
二、昨天开了一场规格极高的审片会,不仅评论部的一把手到了,连新闻中心副主任、社教中心、专题二部等等部门的一把手,甚至高层领导李台都亲自到场了。
三、据极少数能接触到参会人员的亲近人传出的小道消息,片子评价很好。
至于具体内容是什么?评价有多高?没人知道。
这就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按理说,片子是徐载知做的,那也算是评论部的作品,可偏偏他没在大家熟悉的大剪辑室做,而是在保密的单独剪辑室完成的。
现在样片在哪儿,谁也不知道。
去问参会的组长们?
他们一个个都象被下了封口令,脸上挂着高深莫测的笑容,问急了就回你一句:“挺好,挺好。”
多一个字都不肯说。
算了,不说不说吧,反正片子的播出时间已经出来了,大家伙晚上回家自己看呗。
什么时候播出?
就在今晚,审片会后的第二天晚上。
之所以这么快,当然不是因为李台安排的,他还没那么闲。
主要是这个红星厂的片子,就是申请延迟播出的片子。
上次开会,要徐载知重置之前,都已经编好播出单准备上播了。
要不是陈怀安打报告要延迟,那天会后,隔天就要播出了。
现在重置完成,那这个片子就属于编好的播出单等片子,而不是片子做好等着上播出单。
所以,播出的就是这么快。
播出时间是在《联播》和《天气预报》之后,也就是晚上7点40分。
这个时代《焦点访谈》还没诞生,这个时间属于专题片的时间。
所以,大家对于徐载知这个小徐组长的作品有了明确的观看途径后,注意力就转移到了人本身。
可这就更让众人捉摸不透了。
因为徐载知和秦语这两个人消失了。
审片会后,他们俩就象人间蒸发了一样,直接消失在了评论部。
徐载知既没有回到之前待过的老张组,也没有被分配到任何新的岗位。
秦语也同样不见踪影。
嘿,你们两个真是有意思。
……
那徐载知和秦语人呢。
放假了呗。
开完审片会,陈怀安就和两个人简单的说了几句,大概就是继续回去休息,等到片子播出后再来单位上班。
一方面现在没他们两个什么事了。
一方面,因为这个片子,陈怀安现在事忽然很多,他现在很忙。
要去协调,写报告,打申请。
为了谁,那肯定有一部分是为了徐载知,就好象通关的奖励。
不过他要亲自去准备而已。
所以,在评论部的人讨论片子,讨论徐载知和秦语的时候。
俩人已经回家了。
嗯,秦语回家了。
徐载知回广院宿舍了。
与总台评论部那暗流涌动的氛围截然不同,此时的广院,正沉浸在暑期的宁静之中。
宿舍里,徐载知从硬板床上悠悠醒来,窗外的阳光已经有些刺眼,空气中弥漫着夏日午后特有的慵懒气息。
他揉了揉眼睛,感觉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久违的舒展。
他这个年纪能熬夜,也能睡觉。
这也是他穿越以来,睡得最安稳,最酣畅的一觉。
没有对未来的焦虑,没有对项目的担忧,更没有来自职场的人际压力。
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那悠悠转动的吊扇,开始复盘这梦幻般的一个多月。
从一个在面试中大胆的愣头青,到抓住机会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临时组长,最终到在那间大审片室里,用作品赢得满堂喝彩。
这一切,又快又慢,就象一场不真实的梦。
他忽然觉得,自己好象现在才真正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不再是那个带着2025年记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闯入者,而是一个真正在这里凭着自己的双手,打下了一片小小阵地的参与者。
思绪纷乱中,肚子传来一阵咕咕的叫声。
“先解决吃饭问题,”他伸了个懒腰,“然后,得琢磨琢磨,怎么收看今晚播出的,自己的这部处女作。”
宿舍里肯定没有电视,这个年代,电视机虽然已经不算是奢侈品,但是也不可能给学生宿舍配备这玩意。
说个题外话,在1992年,电视在全国的保有量达到了2亿台。
电视机对于国内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奢侈品向日用品过渡。
不过有个问题。
那就是有了电视,并不代表有了收看的内容。
因为电视频道决定了你能收看的内容。
即便是在首都这样的大城市,普通家庭的电视机能收到的频道也极其有限,最多不过三五套。
大部分时间只有雷打不动的总台一套,以及本地的首都台。
不象后世,上百个频道任你选择。
在这个时代,总台拥有着近乎拢断的统治力。
而且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就算是有了频道,也不代表你能收看电视节目。
因为这个年代的电视节目不是24小时放送的。
以总台为例,早上8点30分电视开播到了晚上10点就会停台休息。
满打满算播出时间就这么点,还要面临产能等等问题。
为什么说1992年是电视行业黄金时代的开端,就是因为改革以后,逐渐有了省级卫视上星,观众的选择多了,播出时长也开始进行扩充和改善。
徐载知从床上爬起,到了食堂吃饭,边吃边琢磨。
“必须得找个有氛围的地方看。”
他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他希望能和观众在一起,最直观的感受他们的反应。
而一个地方,自然而然的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广院的教程楼大厅。
为了方便留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广院在几栋主要的教程楼都放置了公用的彩色电视机。
每到夜晚,尤其是联播和热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电视机前总是会自发的聚集起一群人,围在一起,分享着同一块屏幕带来的喜怒哀乐。
那是一种后世被无数小屏幕分割的时代里,再也无法复刻的集体记忆。
徐载知想去看看。
当然,还不能忘记邀请那些与自己一起制作节目的学弟学妹们。
徐载知可是把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写在了片尾制作字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