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影视1992:缔造黄金时代 > 第55章 这一枪,为新时代开篇(下)

第55章 这一枪,为新时代开篇(下)(1 / 1)

李台的问题,众人没有回答,没人举手

一方面,这片子确实拍得邪性,完全不按经典模板来,他们真不敢说自己能拍。

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另一方面。

不会吧?

你不会真的以为领导这个时候,是在问你拍的出来,拍不出来吧?

这是领导讲话的前调,不是让你当问题回答的。

在众人等待李台讲话的时候。

李台却把目光转向了角落,落在了徐载知和秦语身上。

“小徐同志,你作为这部片子的负责人,有什么想跟大家说的吗?”

秦语在站徐载知身边,此时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徐载知,然后,她不动声色的向后退了半步,让徐载知凸显出来。

因为这一刻,徐载知才是主角。

徐载知深吸一口气,他的脸上没有了那副常见的大学生限定款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

“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做个自我介绍吧,虽然陈主任刚才提到了我,但是大家应该对我都不太熟悉。”

“我叫徐载知,上个月刚刚通过招录考试进入总台,至今,入职刚满一个月。”

这句话,让几个不清楚细致情报的领导,和外部门的组长一愣,面面相觑。

“不满一个月?开什么玩笑!”

“我的天,这也太年轻了吧!”

“刚才我看见他就觉得年轻,没想到这么年轻!这不还是个孩子嘛!

徐载知没有理会众人的骚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陈怀安,又看了一眼身后的秦语,继续说道。

“是李主任和陈主任给了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在秦语同志的全力帮助下,我们带领着一支由广院实习生组成的临时团队,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作品。”

“因为是临时小组,经验不足,时间仓促,片子里肯定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包函,多多批评。”

这番话,说得谦逊至极,又带了些职场的成熟。

最后,徐载知的目光落在了李台和新闻中心的老王身上。

“说起来,很荣幸,今天在座的李台、王主任还有陈主任,都是我一个多月前面试时的考官。”

他微微一笑,仿佛在回忆一件有趣的小事。

“我还记得,面试上的问题,陈主任当时问我,说给我一个节目,我会怎么做?”

“我当时就说了一个很不成熟的想法,我说,我想拍点不一样的,我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他转过身,指了指身后那块已经变黑的屏幕。

“关于这部《饭碗》,我没有太多技术层面的东西要说,我相信各位领导和老师认真起来,一定做的比我好。”

“所以,我想说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不忘初心。”

“我只是凭着我最初的那点想法,凭着一颗真心,去努力做出一部,真正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作品,我的能力有限,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大家。”

说完,他向着全场,鞠了一躬。

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没有头头是道的分析,只有最质朴的初心和最真诚的态度。

这番发言,谦虚谨慎,让众人心中对于徐载知的评价在不断上涨。

唯有牢笼三剑客,一瞬间仿佛明白了什么。

这迟来的信息差,让他们面面相觑,老张半晌牙齿间才磨出来一句话。

“草。”

再不明白就是真傻子了。

原来一切的起源,都在面试上,什么三分钟的剪辑,只不过是陈怀安抓住机会的一个借口。

这片子根本就是老陈自己想要的。

等到徐载知说完,李台笑了。

“好!说的好,也拍得好!”

“好一个不忘初心!”

他斩钉截铁的话,此时彻底为这部片子定了性。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

“同志们,我们做宣传,天天说要贴近群众,要反映民生,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贴近群众?我看,这部《饭碗》就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它告诉我们,改革不是挂在墙上的冰冷口号,不是报告里枯燥的数据,而是老百姓饭碗里那块实实在在的红烧肉!是孩子们能吃饱穿暖后,脸上那不掺半点假的天真笑容!”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开始总结性的发问。

“在座的各位,我们很多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片子里演的,难道不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吗?这种真实的力量,这种直抵人心的感动,你们看明白了吗?”

这第一个问题,问的是内容。

它象一把手术刀,剖开了所有故作高深脱离实际的宣传套路,将真实二字,狠狠的刻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后排的组长们,一个个不敢与李台的目光对视,纷纷低下了头。

李台没有停顿,紧接着抛出了他的第二个问题。

“再说形式,大量的同期声,生活化的配乐,电影化的镜头语言,这些东西,新不新颖?大不大胆?”

“很大胆,但效果怎么样?我看,比我们以前那些昏昏欲睡,干巴巴的说教,强了十倍。”

他伸出手指,几乎是指向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做电视的,自己都不爱看的东西,凭什么要求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爱看?”

“我们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又怎么可能去打动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这个道理,我们有些同志,是不是已经忘了?”

这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形式。

它毫不留情的批判了僵化守旧的创作思维,为徐载知的创新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最权威的背书。

最后,李台深吸一口气,他的目光再度落在了角落里。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许。

“小徐同志刚才说了,这片子,是他和小秦同志临时带队,和一群广院的实习生,十几天时间做出来的。”

“所以,我就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主任,各位组长。”

“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太久了?我们是不是被那些所谓的经验、规矩和流程,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磨灭了自己的锐气?”

“以至于我们都快忘了,我们的事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年轻人的这股闯劲!是他们这不怕天高地厚的创造力!”

“同时,也是我们要敢于给他们舞台,敢于为他们失败兜底的魄力!”

这第三个问题,问的是人才,问的是未来!

新闻中心的老王,听着这番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想起自己在面试时对徐载知的批评,又想起刚才自己心中升起的那些关于形式的质疑,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复杂的叹息。

自己输了。

不是输给了那两个年轻人,而是输给了这个正在滚滚向前的时代。

李台的三连问,一问比一问尖锐,一问比一问深刻,为这部名为《饭碗》的作品,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批语。

整个审片室里,鸦雀无声。

然后,李台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这部片子,不要做任何修改,一个镜头都不许动,原片播出。”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陈怀安身上,声音里带着一丝期许。

“怀安,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团队,不能是临时的。”

“要给年轻人松绑,让他们放手去做,后续的安排,你拿个方案出来,我亲自来批。”

说完,李台走到徐载知和秦语面前,鼓励了两句,转身离开。

随着大领导的离开,前排的领导们此时陆续起身,在审片室里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交际圈。

社教中心的孙副主任,那位刚刚还言辞犀利的女人,此刻脸上却挂着和煦的笑容,她主动走到徐载知和秦语面前,亲切的握了握秦语的手。

“小秦,好久不见,这个主题是你写的吧,很有风采,有空来我们社教中心坐坐,跟我们那些编辑也交流交流。”

她又转向徐载知,眼中满是欣赏。

“小徐组长,等你们的《饭碗》播出后,我可真要请你来我们部门,给我们的年轻编导们上上课,讲讲你是怎么把专题片拍得比电影还好看的。”

“孙姐,您这可不厚道啊!”

陈怀安笑着走过来,半开玩笑的挡在徐载知身前。

“我这儿刚挖出来的宝贝,您就惦记着要抢人了?”

“哈哈哈,怀安,你可得看紧点,好苗子,谁不想要啊!”

孙副主任大笑着,气氛一片融洽。

徐载知和秦语被一群热情的领导围在中间,应接不暇的回应着各位领导的夸赞与邀约。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角落里的新人,而是这场盛会中无可争议的焦点。

而审片室的后排,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老张、老赵、老李三人坐在原位,迟迟没有动弹。

审片室里那股热闹气氛,与他们格格不入。

但是他们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输了,或者被陈怀安耍了而生闷气。

甚至于,徐载知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在他们看来,现在这个结局,都难说主角到底是徐载知还是陈怀安。

而他们是成熟的组长,又不是职场愣头青,他们在想别的事情,真正关乎自己的事情。

“张哥,你说”,老李压低了声音,“这风是不是真的要落地了。”

他这句话,问得没头没脑,但老张和老赵却都听懂了。

之前,关于台里要改革,要解放思想的风声,其实他们这些干部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一些。

但对他们而言,那就象天气预报里的局部地区有阵雨,听听就算了,谁也没真当回事。

毕竟这么多年,口号喊了一轮又一轮,最后不还是老样子?

稳妥,不出错,才是铁律。

可今天这场审片会,不一样了。

李台亲自坐镇,还有一些部门一把手到场,这阵仗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而李台那番三连问。

一问内容,要真实,要贴近群众。

二问形式,要创新,要大胆突破。

三问人才,要给年轻人舞台,要敢于打破常规。

这哪里是在审一部片子?

这分明是在宣告一份改革的要求!

老张缓缓抬起头,他看着前排那些与陈怀安谈笑风生的领导们,又看了看被众星捧月般的徐载知和秦语,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回17岁:从买房收租开始 京圈魅魔太子爷?这谁还当舔狗啊 华娱:从拿瓦开始的顶流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开局被分手,我继承了大富翁游戏 只走肾不走心?糙汉他偏偏要走心 年代:忽悠全县梭哈县长求我低调 极改法则 开局跳崖,签到三千年医圣传承 那年风动,我在年代搞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