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载知坐在陈怀安办公室的沙发上,听到了陈怀安抛出的问题,陷入了沉思。
从穿越者的身份来讲,要问技术和制作想法,他自认为不是问题。
可要牵扯到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他穿越前才准备硕士毕业,那不能说是一窍不通吧,反正也基本就是新手小白。
所以,哪怕刚才他才舌战群儒,让一群老电视人掉进了自己的话术陷阱,和陈怀安默契的打配合拿到了让自己独立完成项目的权力。
可真要论起来,具体怎么和这群老油条打交道,就自己那点从职场剧,权谋小说里看来的知识,就真如同纸上谈兵,一戳就破。
念及至此,他看了一眼陈怀安,想明白了他叫自己来的真实意图。
新手村村长要给自己开课了。
所以,他完全没有刚才口吐莲花的架势,再度恢复了两周前来到这个办公室的新人心态,认真的请教道。
“这方面,还请陈主任教我。”
“刚才在会上,我只想着怎么把这个机会拿到手,但拿到手之后该怎么办,下一步该怎么走,我心里还是没底。”
看到徐载知没有因为一场小胜而冲昏头脑,反而能迅速冷静下来求教,陈怀安点了点头。
“好,那我就给你上一课,你想做成这件事,首先要明白你手里的牌,以及对手的牌。”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我们先说对手,那些组长,他们今天为什么反对你当组长?哪怕只是个临时的组长,真的是觉得你能力不行吗?”
徐载知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全是,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在维护一种他们熟悉的秩序和权威。”
“说得好!”陈怀安赞许地点头,“他们维护的是论资排辈的秩序,是安全不出错的工作惯性。”
“你知道吗,小徐。”陈怀安感慨道:“如果今天没有你当临时组长的任命,他们这些人精会把你夸到天上。”
他看着徐载知。
“你不要觉得他们是傻子,相反他们很聪明,我甚至可以大胆断定,今天过后,你的剪辑作品就会被他们的精英骨干模仿学习,不要怀疑,我当年当组长的时候就天天带着手底下的人干这种事,什么好我学什么。”
“剪辑技术又不是什么无法攻克的科学难关,是可以被模仿的,你的技术再新颖,他们手底下的精英也不是吃干饭的,我们这个地方汇聚的天才之多,无非是个快慢的问题。”
“所以,如果今天没有临时组长这回事,你今天都能成为他们的座上宾了,尤其是老张,他很会拉拢手底下的优秀人物的。”
徐载知一时语塞。
“可现在,不行了,任命是你的机会,但是也是他们眼中,不按套路出牌的异类,打破了他们的平衡。”
“就拿你马上要做的片子说,我说了,让他们配合你,他们会乐意吗?借他们的人给你做成绩?”
“不说他们,换你在他们的位置上,你也不愿意,我虽然能用领导的身份压住他们一时,但他们也有一百种办法阳奉阴违。”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牌,我刚才就说了,就是人手问题。”
“一个好汉三个帮,电视节目制作更是如此,你有天大能耐,一个人做不出来又有什么用?”
“策划、撰稿、摄象、灯光、录音、剪辑,哪一个不是要人去做?”
“本来安排片子要在这周播出,延迟播出最多两周时间,你的时间有多紧张,你应该明白。”
徐载知点点头,受限于时代问题,别看是个二十分钟的专题片,后世他一个人三天都能搞定的东西。
在这个时间点,手里没有七八号人,他还真不敢打包票两周东西能做出来。
就一个线编剪辑就够费劲了。
陈怀安看徐载知点头,继续说道:“那你想想,你去要人,他们会哭穷,说自己组里任务重,人手紧张,分不出来人给你,实在不行了,随手塞两个老油条进来,偷懒耍滑,还不够你费心的。”
“至于他们手底下的精英骨干?你一个都别想借到。”
“那这片子你还能做出来吗?”
“就算退一步讲,实在不行我给你批张条子,让你强行借人,那些精英骨干会服气你的指挥吗?他们不给你下绊子就不错了。”
“人事即政治,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徐载知顿时头大如斗,但他也明白陈怀安能讲这些,多半就是要给他讲讲解决办法的。
徐载知心中感慨,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真多着呢。
“那我该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第二点,”陈怀安伸出第二根手指,“你自己的牌。”
“你现在手里有什么牌?”
他看着徐载知问道。
徐载知想了想说道:“我的牌,就是您的支持。”
“对,也不对。”陈怀安纠正道,“应该是,我和主任两个人的支持。”
“好在这方面,你是可以完全放心的,我们的立场不会变,但这一张牌是你的王牌。”
“这张牌唯一作用就是能让你站在牌桌上,有出牌的资格,你真正能打的牌,还得是你自己造的牌。”
徐载知点点头:“这我明白,也就是说,我的技术和想法。”
“对!”陈怀安的目光如炬,“是你的技术,你的创新理念,和你从面试那天开始展现的新思维。”
“可这些东西,不能直接当牌,需要承载它们的载体,落实它们的人手,说到底还是干活的人。”
这句话徐载知听明白了。
翻译一下就是,这年头,又没ai,空有技术不能当人用,还得想办法搞人。
“那么,小徐,我问你,你知道咱们部门有多少人吗?”陈怀安忽然换了个话题。
徐载知一愣,老实的摇了摇头:“具体数字,我还真不清楚。”
“我告诉你,只说咱们评论部有八十七个人。”
“小徐,你年轻,运气又好,学习成绩也好,靠着干部招录考试进来央视,可你想过没有,用这种方式,一年央视能要几个人啊”
“就拿你们的今年的面试来说,你知道最后要了几个人吗?”
不等徐载知回答,陈怀安说道。
“十七个,分到我们评论部的就你和秦语,这还算多了,往年也就一个,甚至有时候都没有。”
“现在电视节目制作这么繁忙,我们的电视行业发展又快,你说一年就一两个人,我这部门还怎么干啊。”
陈怀安都快要把徐载知绕糊涂了,“陈主任,我没明白您的意思,还有,既然分的人这么少,那部里这八十七个人哪来的?”
“而且,我看部里年轻人挺多的啊。”
陈怀安说,“其实很简单,我告诉你小徐,央视在两年前,也就是90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办法启用了很多新人。”
“不是你这种招录进来的带编新人干部,他们中有地方台调来的,有些是直接从社会层面进来的,还有些是没考上央视想在这里工作的,我们内部叫他们合同工或者外聘人员。”
你要说这个,徐载知就明白了,这不就是没编的“临时工”吗?
不是。
合著这玩意有的这么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