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又是一个月华似水的深夜。
陆昭盘坐火前,心神皆寂。
他奇经八脉已通其六,唯馀阴跷、阳跷二脉尚未完全畅通。
此二脉主司一身之阴阳协调,矫健敏捷,如同桥梁,连通周身气机,至关重要。
此刻,陆昭自觉时机已至,将一身赤霞真气汇聚于足跟之侧照海穴,其乃阴跷脉之起始。
在他的引导下,真气如温顺溪流,缓缓浸润,冲刷着脉中尚未打通的淤塞之处。
初时略有滞涩,陆昭不急不躁,徐徐图之。
过得数个时辰,但觉照海穴处微微一热,似有冰消雪融之感,阴跷脉壑然贯通!
真气顺势而下,经交信、睛明等穴,直上目内眦,与阳跷脉交汇。
阴跷既通,陆昭精神大振,更不怠慢,转攻阳跷脉。
阳跷脉起于足外踝下申脉穴。
他催动真气,聚于申脉,此次更为顺畅,真气如烈马奔腾,一路冲关破隘,经仆参、跗阳等穴,亦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相会于睛明穴。
阴跷、阳跷二脉彻底贯通的一刹那,陆昭身躯一震。
至此,奇经八脉,畅通无阻!
体内真气仿佛决堤之洪流,再无丝毫阻碍,以前所未有的澎湃之势,沿着诸多经脉构成的复杂网络奔腾流转,开始进行大周天循环。
循环一成,陆昭只觉天地间的灵气如同受到牵引,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被炼化为精纯真气。
身子暖洋洋的,舒畅无比,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变化远不止于此。
随着大周天运转愈发纯熟,他感到自己的“意”与运行不息的“气”逐渐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心念所至,真气即随,如臂使指,圆转如意。
意气交合,陆昭只觉眉心之上,泥丸宫微微一颤,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悄然点破。
一股清凉明澈、玄妙难言的感知力,自那一点勃然而生,如同第三只眼睛壑然睁开!
这感知力并非依托五官、内感,却能清淅“看”到自身经脉中溪流般潺潺流动的真气,“听”到血液奔涌的呼啸声响,甚至能感知到身外数丈范围内气流细微的变化,以及草木呼吸的韵律。
这便是神念!
亦是玄门修士步入炼气化神之境的标志。
陆昭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喜悦。
他尝试操控这初生的神念,虽范围仅限周身数丈,且颇为微弱,持续不久便会精神疲惫,但其妙用已初显端倪。
凭借神念,他内视己身,纤毫毕现,对真气的操控精细入微,远胜以往。
陆昭取出纸笔画了一张纸马符,发现在神念的辅助下,笔走龙蛇,勾勒线条更为精准流畅,制成的符咒效果也提升斐然。
再施展法术,也是事半功倍。
可以说,现在的陆昭,相比一个月前,无论是修为还是实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个打十个之前的自己毫不费力!
这不仅归功于神念的加持,还得益于铜皮神通的强大。
离观这段时日,不止陆昭修为精进,八虫亦未虚度光阴。
小金前些时日刚刚蜕去一层旧壳,新生的甲壳金光更盛,身形也长大了两成有馀,毒性也更为猛烈,百足划动间,隐隐有风雷之声。
七蛛亦是各自长大了一圈,织出的蛛丝越发坚韧晶莹,就算是陆昭被它们的蛛丝缠住,想要挣开也要费些功夫。
不过妖终归是妖,与人的身体构造、经络穴脉截然不同,修行方式也因此迥异,无法如陆昭般运行大小周天,只能凭借本能吞吐日月精华淬炼妖体,增长修为,故而进境相对缓慢。
八虫皆属妖族异种,才能成长这般“迅速”。
陆昭估摸,以它们目前的修行速度,在没有奇遇的情况下,若要完全褪去妖身,化形成功,至少还需一二十年的苦修。
相比之下,陆昭的进步速度,着实令八虫望尘莫及,拍马难追。
这本无可厚非。
………
………
转眼又过半月。
陆昭一行翻山越岭,终于走出了绵延三百馀里的千泉山脉。
踏出密林的一刻,面前一亮。
举目望去,但见天高云淡,原野潦阔。
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望不到头的峻石险峰,而是一片片开垦整齐的田地,阡陌纵横,绿意盎然。
惠风和煦,拂面未干。
众人轻嗅一口,不禁心旷神怡。
“出来了!终于出来了!”
小黄忍不住欢呼雀跃,其馀六蛛也兴奋地挥舞着步足,连一向沉稳的小金,数十只眼睛里也流露出愉悦之色。
长久困于山林,满目灰暗,骤然见得这般开阔景象,开怀是理所当然的。
陆昭深深吸了一口这山外的空气,胸中积郁多日的污浊一扫而空。
就在众人沉浸于美好之际,一道极不和谐的声音骤然响起:
“咕噜噜……”
在寂静的田野上显得格外清淅,甚是煞风景。
八虫一愣,不约而同看向师父肚子。
陆昭反应过来,忙咳嗽两声。
他离家时携带的干粮早已告罄,最后一顿还是前日所食,此刻已是饥肠辘辘。
七蛛明白过来后掩口窃笑,小金不忍师父挨饿,忙打开包裹翻找起来。
可找寻半天,除了几件旧衣和零碎物件外一无所获,连点饭渣都没有,无奈道:“师父,没干粮了……”
“无妨。”
陆昭面色如常,拂了拂道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遥指不远一处,淡然道:“那厢炊烟袅袅,定有人家,我等前去化缘便是。”
八虫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果见约莫二三里外,有几缕薄薄的青烟正从林后升起,显然是一处村落。
“师父说的是。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咱们快些去吧!”小黄迫不及待叫道,其馀六蛛连声附和。
倒不是因为也饿了,而是从未来过山下,也没有进过村子,掩不住好奇,想要去瞧上一眼。
“稍安勿躁。”
陆昭含笑点头,整了整衣冠,遂领着八个观之不似凡俗的徒弟,踏着田间小路,向着那炊烟升起之处,从容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