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
听说陆昭欲往蛇首山诛妖,乌巢禅师白眉微扬,面上露出一丝讶异,咦道:“这倒奇了,老衲久居此山,亦略有耳闻。那朱紫国确在西牛贺洲,王贤民富,风调雨顺,城外是有座山,叫麒麟山,却未曾听说过有甚么‘蛇首山’。”
麒麟山
陆昭闻言一惊,旋即恢复如常。
眼下不过一场幻梦,就算是真的,等大汉换大唐,也不知几百几千年后了。
沧海桑田,地名更易稀松平常。
何况蛇首山是那黄妖老巢,经营多年,若家宅易主,岂不正说明老怪已然伏诛,成了过往云烟?
想到此处,他心中反倒一松。
接着又听禅师道:“说来也巧。就在前年,南海普陀洛迦山观世音菩萨座下金毛犼私逃出奔,落草在麒麟山,还立下个獬豸洞,自称‘赛太岁’,在那厢称王称霸,兴风作浪。”
“传闻它色胆包天,强抢了朱紫国的王后去,惹得那国王忧思成疾,国中不宁。”
这一番话着实让陆昭吃惊不小。
南海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声名响彻三界,其座下灵兽,怎会做出如此恶行?
忙追问道:“老师,观音菩萨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何不亲自下界收伏此孽畜,救回王后,以正视听?”
乌巢禅师道:“你却不知,那金毛犼非同小可,它入世时,偷走了观音菩萨的紫金铃,此宝威力无穷,一经摇动,仙佛莫近,是故难降。”
陆昭不以为然,“法宝纵然利害,不与其正面对抗便是,怎不设计擒之?”
乌巢禅师摇了摇头,叹道:“此中另有因果。那朱紫国王幼年曾射伤佛母孔雀明王二子,合该有三年拆凤之灾。”
陆昭皱眉,对这个理由不太认可,但也没再多问。
老禅师见他神色变幻,已知其惑,却只微微一笑,转开话头:“无执,你除妖后,欲往何方?”
陆昭默然,良久开口道:“不瞒老师,先师黄花真人临终之前,曾有遗言,说向西之路不通,命弟子领着门下众徒,一路向东,往朱紫国中寻个营生,安居度日。”
乌巢禅师微微颔首,赞道:“令师颇有见地。朱紫国确是承平国度,物阜民丰,若能安身其中,隐世潜修,不妨为一桩美事。”
陆昭闻言叹了口气,眉宇间透出几分忧虑:“老师所言有理。但我那八个徒弟虽归正道,终究是妖身。世上愚者多而智者少,恐难兼容。”
他门下八虫,虽一心向道,本性良善,形貌却异于常人,且除了小金,七蛛大多性子跳脱,在城中待得日子久了,难免招惹是非。
陆昭本打算先去朱紫国看看,再携徒周游四方,遍访名山大川,寻师学艺,待道成后便去狮驼岭寻仇。
然今既蒙乌巢禅师梦中指点,又得师祖所传玉简,内含妙法无穷,倒也不必急于一时,疲于奔波了。
想到这,陆昭心里忽然涌起一个积存已久的疑问,抬头望向禅师,忍不住问道:“老师,弟子斗胆请教。当今世上妖魔肆虐,为非作歹、祸害苍生者彼彼皆是…譬如那狮驼岭青狮、白象二魔,占山为王,吃人无数,且嚣张跋扈,横行无忌,几近无法无天。”
“敢问天庭众神、灵山佛祖,为何对此视而不见,任其猖獗?”
“徜若胸怀三界,心系众生,为何放纵不管?”
老禅师闻言,目现慈悲,合掌道:“阿弥陀佛…非是不管,而是时候未至。”
“便如农人种粟,春播秋收,各有其时。天地有常,因果循环。作恶者,纵能逞凶一时,终有伏法之日。”
他话语平淡,却蕴含着一种看透世律的沧桑。
陆昭听罢,嘴角扯了扯,再度陷入沉默。
世间苦难何其之多,若皆要等待“时机”,那眼前的劫难,又该如何度过?
难道那些无时无刻不在妖祸魔灾中煎熬受罪的无辜百姓,就活该沦为铲恶锄奸的牺牲品吗?
这一刻,陆昭思索良多。
他想到了那日千尸洞内沦为人牲的数百无辜寨民,想到了千千万万为斩妖除魔而牺牲的玄门先烈,还想到了为救黎庶最终摔得粉碎的师父黄花老道…
难道他们牺牲一切,换来的就是一句冷冰冰的“因果循环,善恶有报”吗?
陆昭打了个哆嗦,只觉冷得彻骨。
见他如此,乌巢禅师收敛笑容,悠然道:“无执,你既无去处,心中又怀济世之志,何不一路向东,亲赴那南赡部洲,亲眼见识一番东土繁华?”
去东土?
陆昭闻言猛地抬头,满脸愕然。
“正是。”
乌巢禅师点了点头,道:“俗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既心怀济世之志,又嫉恶如仇,欲斩妖除魔,惩恶扬善,大可借此东行之机,一路跋山涉水,体察世情。”
“遇苦难则救,逢妖魔则除,解途民之困,释众生之厄。”
陆昭一下愣住了,脑中翻滚,嘴里喃喃:“解途苦,释厄难…”
老禅师微微颔首,又道:“避世潜修,即便有名师教导,或可成就一时,却难登大雅之堂。”
“唯有入世行走,历经红尘磨难,方能洗尽铅华,褪去浮躁,使心愈坚,志愈笃。”
“待你行满功圆之日,业力消弭,自然骖鸾驾鹤,竹杖化龙。”
这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又似晴空霹雳,在陆昭心头炸响。
他之前只想着学艺、报仇,思路难免拘泥于一隅,此刻听闻禅师之言,只觉眼前壑然开朗,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是了,修行岂能只困于一山一寺?
斩妖除魔,何必非要等到神功大成?岂不闻人间处处是道场,一动一静皆是修行!
成道之路,就在这万丈红尘之中!
刹那间,陆昭只觉胸中豪情激荡,双目熠熠生辉,先前所有的迷茫、尤豫、顾虑,此刻尽数烟消云散!
正是:
久困迷途逢樵子,方知别有桃源津。
欲向东土寻真意,且破浮生几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