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陆昭于梦中得乌巢禅师点拨,决意东行,以红尘为道场,在济世度人中修行。
一觉醒来,东方欲晓。
陆昭缓缓自草铺上坐起,看向身下平平无奇的半截黄粱木,心中感慨万千。
多亏此木,不仅让他神游太虚,窥见未来一隅,更让他在梦中得遇佛师,得以明心见性。
无愧不世出的神物!
他伸手轻轻摩挲木身,从未有象今日般感激六岁时的自己。
收拾心情,起身走出内堂。
外间,八虫与小白早已醒来,正围坐一处闲聊,欢声笑语不断。
此时见师父出来,纷纷起身问候,小白也挥舞着小胖手,咿咿呀呀地打招呼。
然而,众灵很快便察觉到了不对。
师父今日似乎与以往大不相同。
小金数十只眼珠闪铄,细细观瞧,只见陆昭眉宇间少了几分沉凝,多了几分朗澈通达。
眸光湛然,顾盼之间,隐隐有种难以言喻的光彩流转,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但要讲具体有何处不同,却又答不上来,只觉得师父眼中貌似多了些什么。
七蛛也很快发现了异状,不由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小红用步足轻轻戳了戳小金,低声问道:“师兄,你瞧师父今天…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小金缓缓点了点头,道:“是有些。不仅气息愈发圆融,神光内蕴,嘴角还一直挂着淡笑,象是心情极佳。”
自师祖去世后,它便很少见师父如今日这般开怀了。
小黄并不这么以为,嘟囔道:“师父今天样子怪怪的,看得我心里慌慌的…”
小白虽不能言,却也歪着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陆昭见徒儿们神态各异,走上前笑问道:“你们不去做早课,围在这里嘀咕什么呢?”
七蛛你推我让,最后小金被推了出来。
它迟疑片刻,小心问道:“师父,弟子等见您今日神采非凡,气度与往日大不相同,可是修为又有精进?”
陆昭闻言,朗声一笑,目光扫过众徒,欣然道:“为师昨晚做梦,得名师指点迷津,悟透本心,明了前路,因此喜不自禁!”
以往他只思报仇,一心想着拜师学艺,太过功利,难免落入窠臼,钻牛角尖。
如今方知,大道至简,却又至广。
修行非是避世枯坐,入世显怀,于万丈红尘中磨砺道心,救苦度厄,方是证道之途!
想到这,陆昭仰天大笑出门而去,只留下八虫和小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
何意味?
………
………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光阴荏苒,春去秋来。
不知不觉,两年时光匆匆而过。
这两年间,陆昭一行未曾远行,只是窝在这深山古刹之中,潜心苦修。
每到寅卯之交,天色未明,做完早课后,陆昭便会迎着朝霞紫气,吐纳练气,运行大小周天,温养丹田中日益雄浑的赤霞真气。
随后,便是研读、修行从玉简中习得的诸般法门。
他谨记循序渐进之理,并不贪多求快,只一步一个脚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将《太乙分光剑》、《五行遁法》、《阴阳雷法》及《日月星三光戮魔咒》反复揣摩,勤加练习,进展看似缓慢,根基却打得无比扎实。
尤其是对“气”与“神”、“心”与“剑”之间的关联,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到了午后,陆昭或是教导八虫修行,为它们讲解道法佛义,教它们采气修行,或是教小白识文断字。
小家伙灵性十足,进步神速,不过年馀,已能识千字背古诗,并能以简单字词表达己意,不再咿咿呀呀,与众人交流顺畅了许多。
陆昭遂将一些粗浅的呼吸吐纳之法,以及《乾坤八法桩》之类强身健体的桩功传授于他,助其稳固灵体。
每到傍晚时分,他常独坐寺前石阶,或漫步林间溪畔,观日落月升,听松涛鸟鸣,将日间所学所练,与道法佛经相互印证,沉心静思。
这两年的静修,对陆昭而言,不仅是法力的积累,更是心性的锤炼与道理的融会贯通。
闲时,他常会思索佛道两家之异同。
佛法精深,尤重心性修为,讲求“明心见性”、“缘起性空”,一字一句直指本源,教人看破幻象,解脱烦恼。
其怀宏愿慈悲,旨在普度众生。
而道家玄妙,则更重长生久视、神通变化,讲究“性命双修”、“道法自然”,于炼气、丹道、符录、雷法等术,确有独到之处。
当然,这并不是说道门不重“修心”。
相反,在陆昭看来,两家看似路径不同,实则殊途同归,皆是为了超脱生死,得证大道。
佛家之“空”,与道家之“无”,颇有相通之妙;佛家讲“慈悲度世”,与道家的“济世救人”,其精神内核都是一致的。
正所谓“佛本是道,道即是佛”。
二者皆是通天大道,并无绝对之高下优劣,唯看修行者如何取舍融通。
于他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道家之术为用,以佛家之理为体,不必拘于门户之见,佛道兼修,方是康庄大道!
这种认识,也让陆昭的道心愈发圆融。
再说八虫和小白,这两年里也是受益良多。
众虫得师父指点,体内真气日益纯净,道行稳步增长,性子沉稳了不少。
小白个头儿基本没变,却褪去了几分稚气,言语一天比一天流利清淅,于山林间辨识灵草的本事更是出神入化,成了众人采药觅食的得力帮手。
师徒众人在这清贫却充实的隐修岁月里,感情愈发深厚。
经过两年的潜心积累,陆昭的修为与对诸般术法的理解,皆有了长足的进步,已非吴下阿蒙。
体内真气奔腾如江河,神念亦壮大了数倍,对于玉简中诸多妙法的领悟,也抵达了一个新的层次。
如今只差一个契机,便能厚积薄发,产生质的飞跃。
这一日,陆昭静极思动,望着寺外漫山红叶,忽地心血来潮,推门步入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