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艺之神 > 第251章 东汉25

第251章 东汉25(1 / 1)

- 老班头:宫束班掌事,年近六十,左手食指缺了半节(早年铸器烫伤),说话带点南阳口音,对鎏金工艺格外较真

- 阿夯:二十一岁,膀大腰圆,能扛百斤铜料,却总在细活上犯迷糊,负责铜樽粗坯锻打

- 阿釉:二十岁,爱摆弄颜料和金粉,对纹饰设计有执念,却常把图案画“跑偏”樽纹饰绘制

- 阿钎:十九岁,手指纤细,擅长錾刻和鎏金细活,却总爱跟阿夯拌嘴,负责铜樽纹饰錾刻与鎏金

- 王功曹:南阳郡功曹,奉命为郡太守铸造寿礼(鎏金熊足铜樽),性子急躁却爱听趣闻

- 老仆:王功曹的随从,五十多岁,记性差,常帮着传递消息

第一幕:工坊里的“鸡飞狗跳”

场景:宫束班工坊——院内栽着两棵老槐树,树荫下摆着錾刻用的木案;东侧熔炉正烧着,铜屑在炉边堆成小堆;西侧墙角码着待加工的铜块、陶范,还有几罐金粉和鎏金用的水银;工坊内挂着各式錾刀,木架上摆着几件未完工的铜壶、铜灯。

(开场:阿夯光着膀子,正用大锤砸一块铜坯,每砸一下都喊一声“嘿!”,震得木案上的錾刀都跟着跳。阿釉蹲在木案旁,拿着炭笔在铜樽粗坯上画熊足纹样,画着画着突然笑出声,阿钎坐在一旁磨錾刀,时不时瞟一眼阿釉的画,嘴角藏着笑。

阿釉:(举着铜樽粗坯凑到阿钎面前)你看你看!我这熊足画得怎么样?圆滚滚的,像不像上次市集上卖的糖熊?你瞧这爪子,我特意画得短胖,多憨态!

(阿钎刚要说话,就见阿夯一锤下去,铜坯没砸平,反倒溅起一块铜屑,“嗖”地飞到阿釉的发间,阿釉吓得“呀”一声跳起来,手里的铜樽粗坯“哐当”砸在木案上,炭笔画的熊足蹭掉了一半,露出一道歪歪扭扭的痕迹。

阿夯:(慌忙放下大锤,跑过来帮阿釉摘铜屑)对不住对不住!我、我刚才瞅着你那熊足,想着要是把铜樽的腿铸这么胖,会不会站不稳,一不留神就偏了!

阿釉:(摸着头发里的铜屑,又气又笑)你这憨货!我画了半个时辰的熊足,现在倒好,成了“瘸腿熊”了!老班头要是看见,准得说咱们又在瞎折腾!

阿钎:(放下錾刀,捂着嘴笑)行了行了,阿釉你再补画,阿夯你赶紧把铜坯砸平——老班头去库房取金粉了,估计快回来了,要是看见你俩又闹,准得罚你俩擦熔炉。

(话音刚落,老班头背着一个布囊走进院,布囊里装着金粉罐,他刚把布囊放在木案上,就看见阿釉手里蹭花的铜樽粗坯,还有阿夯面前歪歪扭扭的铜坯,眉头瞬间皱成了“川”字。

老班头:(指着阿夯的铜坯)阿夯!这铜坯要砸成圆桶形,你倒好,砸得一边高一边低,是想让铜樽歪着站?还有阿釉,你那熊足画的是啥?熊爪子歪到天边去了,是熊踩了石头崴了脚?

阿夯:(挠着头憨笑)我、我想着铜樽重点稳,砸厚点结实……老班头,您说熊足要是真这么胖,铜樽会不会真站不稳啊?上次我扛水罐,罐底歪了,洒了我一身水!

(老班头没接话,走到木案前拿起铜樽粗坯,盯着蹭花的熊足看了看,突然笑了——这笑容里没有责备,倒有几分觉得有趣。

老班头:(把铜樽粗坯递给阿釉)你这熊足虽歪,倒比规规矩矩的好看——熊本就憨,歪点爪子更显活气。阿夯,铜坯不用砸太圆,稍有点弧度,更像老槐树的树干,有韧劲。

(阿夯、阿釉一听,瞬间来了精神,阿夯扛起大锤就往铜坯上砸,这次却故意留了点弧度;阿釉拿起炭笔,把歪掉的熊足补画得更“胖”,还在熊足上添了几道纹路,像熊掌的褶皱;阿钎则磨好錾刀,凑过来帮阿釉描纹路,三人说说笑笑,工坊里的“混乱”又热闹起来——阿釉补画时把熊足画成了“五趾熊”(熊本是四趾),阿夯砸铜坯时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手背,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喊,阿钎描纹路时把熊足上的纹路画成了“波浪线”,三人笑作一团,老班头看着他们,也忍不住摇头笑了,阳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来,落在满是铜屑的木案上,暖融融的。

第二幕:鎏金时的“笑料百出”

(鎏金室内弥漫着水银的淡淡气味,老班头正往铜樽的纹饰里刷金汞合金,阿夯负责扶着木架,阿釉拿着金粉罐随时添金粉,阿钎则拿着小布巾,准备等会儿擦拭多余的合金。

老班头:(对阿夯)扶稳了!铜樽要是晃了,金粉就涂不均了,到时候鎏出来一块亮一块暗,王功曹要是不满意,咱们这活就白干了!

(阿夯用力点头,双手死死抓着木架,胳膊上的肌肉都鼓了起来;阿釉拿着金粉罐,手却有点抖,不小心把金粉撒了一点在阿夯的胳膊上,阿夯痒得“嘿嘿”笑。

阿夯:(忍不住晃了一下木架)哎哟!阿釉你别撒我胳膊上啊!金粉痒得很,我一忍不住就想动!

阿釉:(慌忙收回手,金粉罐差点掉在地上)我、我紧张嘛!这可是给太守大人的寿礼,要是鎏坏了,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老班头没理会两人的拌嘴,继续往纹饰里刷金汞合金,可刷到流云纹时,突然停了手——阿钎刚才錾刻的流云纹,有一处刻得太深,金汞合金都积在了里面,形成了一个小疙瘩。

老班头:(指着那处疙瘩,瞪了阿钎一眼)阿钎!你这流云纹怎么刻的?这处刻太深,金粉积在里面,鎏出来就是个“小瘤子”,多难看!

阿钎:(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我、我刚才看阿釉画的熊足太胖,忍不住多刻了两刀,想着流云纹深点能显立体,没想到……

(阿夯突然“噗嗤”笑出声)哈哈!阿钎你这是“画蛇添足”啊!流云纹要浅点才飘逸,你倒好,刻成了“大深沟”!还有阿釉,你那熊足画得跟糖熊似的,要是太守大人看见,还以为咱们送的是“糖熊樽”!

阿釉:(瞪了阿夯一眼)你还好意思说!上次你搬铜料,把库房的门撞了个坑,老班头罚你擦了三天熔炉,你忘了?

阿钎:(也忍不住笑)好了好了,咱们都有出错的时候。老班头,要不我用小錾刀把深的地方修浅点?再补点金粉,应该能救回来。

(老班头叹了口气,却又笑了)罢了罢了,你俩这性子,改不了了。阿钎你小心修,阿釉你把金粉调稀点,等会儿多刷两遍——说不定这“小瘤子”修好了,倒成了流云纹的“活气”,太守大人还能喜欢。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三人轮流忙活:阿钎用小錾刀一点点修流云纹,手都酸了;阿釉调金粉时不小心加了太多水银,金汞合金稀得像水,刷在纹饰里总往下流;阿夯扶木架时太用力,把木架压得“嘎吱”响,吓得三人赶紧检查铜樽——好在铜樽没晃,只是木架多了道裂纹。等老班头把最后一处鎏金刷完,三人都累得坐在地上,脸上沾着金粉和铜屑,你看我我看你,突然“哈哈哈”笑了起来——阿釉的鼻尖沾了一大块金粉,像粘了颗金豆子;阿夯的下巴上有一道铜屑印,像长了根小胡子;阿钎的额头上沾了点水银印,亮晶晶的,老班头看着他们,也忍不住笑了,拿起布巾给三人擦脸,却把自己的手也蹭上了金粉,活像一群“金脸憨货”。

第三幕:王功曹的“意外惊喜”

(王功曹围着铜樽转了三圈,没说话,手指时不时戳一下铜樽的熊足,阿夯、阿釉、阿钎站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冒汗,老班头则双手背在身后,眼神平静。

王功曹:(指着铜樽的熊足)老班头!你这熊足铸的是什么?圆滚滚的像个球,历来铜樽的足都是方方正正的,你这倒好,铸了个“胖熊足”,要是太守大人觉得不庄重,你我都担待不起!

(阿夯刚要开口解释,被老班头用眼神制止了。老班头上前一步,伸手摸了摸铜樽的熊足,笑着说)功曹大人,这熊足看着胖,实则稳当——铜樽的重心都在熊足上,不管怎么放都不会歪。再说,太守大人爱民如子,性子随和,这“胖熊足”看着憨态,倒显亲切;还有这流云纹,您瞧,刚才阿钎刻深了一处,我让他修了修,倒像流云卷着风,比规规矩矩的更有活气。

(王功曹愣住了,又围着铜樽转了一圈,伸手摸了摸流云纹,突然笑了——这笑容打破了他之前的严肃,多了几分随和。

王功曹:(指着流云纹)你还别说,这处还真像流云卷风!我刚才还觉得熊足太胖,现在一看,倒觉得这铜樽比别的器物多了几分趣意——太守大人上次还说,看腻了那些方方正正的铜器,就喜欢点“不一样”的。

(阿釉趁机上前,笑着说)功曹大人!这熊足的爪子,我一开始画成了五趾,后来老班头说“熊本四趾,倒也不妨多一趾显憨”,就这么铸了!还有这珍禽图案,阿钎錾刻时不小心把鸟嘴刻长了,倒像鸟在啄流云,多有意思!

阿夯:(也凑过来,指着铜樽的桶身)还有这桶身!我一开始砸得一边高一边低,老班头说“有点弧度更显韧劲”,您瞧,现在摸着多顺手!

(王功曹听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铸造时的“糗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老仆在一旁也跟着笑,手里的锦盒都晃了晃。

王功曹:(指着三人)你们这群小子,倒也有趣!铸个铜樽,出了这么多岔子,却偏偏铸出了这么个“个性十足”的物件!老班头,这铜樽我满意,比那些死板的铜器好多了——太守大人肯定喜欢!

(老班头拱手行礼)谢功曹大人。能让大人满意,是我们宫束班的福气。

(王功曹走后,三人又闹了起来——阿夯抱起铜樽想显摆,却差点把铜樽摔了,阿釉赶紧扶住,阿钎则拿着布巾擦铜樽上的浮尘,三人笑作一团。老班头看着他们,嘴角扬了起来,他知道,这尊鎏金熊足铜樽,不是什么“完美器物”,却是宫束班一群人的“心意”——是闲暇时的打闹,是出错时的笑声,是较真时的琢磨,最终凝成了这尊独一无二的“憨趣铜樽”。

第四幕:千年后的“憨态依旧”

(小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铜樽的熊足,眼睛亮晶晶的。

小孩:(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铜樽的腿好胖啊!像不像上次咱们去动物园看的熊?它的爪子好短,是不是跑不动呀?

(妈妈笑着摸了摸小孩的头,讲解员也笑了,拿着扩音器说)小朋友说得对!这尊铜樽叫“鎏金熊足铜樽”,是东汉时期的器物,你看它的熊足,圆滚滚的,确实像一只憨态可掬的熊。当年铸造它的工匠,在制作时还出了不少小差错——比如熊足一开始画成了五趾,流云纹刻深了一处,但工匠们没有把这些“差错”改掉,反而保留了下来,让这尊铜樽多了几分趣味。

(一个年轻游客拿起手机拍照,笑着说)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我还以为古代的铜器都是规规矩矩的,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性”的,这熊足看着就亲切,像个胖乎乎的小胖子。

(讲解员点头,继续说)是啊,这尊铜樽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完美”——没有刻意追求对称和规整,反而带着工匠们的巧思和趣味。当年铸造它的宫束班工匠,就是一群喜欢嘻嘻哈哈的年轻人,他们在闲暇时光里琢磨、尝试,哪怕出了错也不气馁,最终造出了这尊独一无二的鎏金熊足铜樽。

(小孩又指着铜樽的流云纹,好奇地问)那这流云纹为什么有一处鼓鼓的呀?是工匠叔叔不小心弄的吗?

(讲解员蹲下来,轻声说)对呀,是工匠叔叔刻深了,后来又修了修,就成了现在这样——像流云卷着风,多生动呀!这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他们能把“差错”变成“亮点”,让器物有了自己的故事。

(展厅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鎏金熊足铜樽上,熊足的鎏金依旧闪亮,流云纹的“小疙瘩”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像在诉说着千年前的趣事——一群憨货的嘻嘻哈哈,一次又一次的小差错,最终凝成了这尊个性十足的铜樽,跨越千年,依旧能让看到它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阿夯:(咬了一口饼)老班头,您说这铜樽送到太守府,太守大人会不会喜欢呀?要是喜欢,下次会不会还让咱们铸器物?

老班头:(喝了一口茶,笑着说)肯定喜欢!这铜樽带着咱们的劲儿,比那些死板的器物鲜活多了——就算过了多少年,有人看到这熊足,也能想起咱们这群“憨货”。

阿釉:(指着铜樽的熊足)那他们会不会知道,这熊足一开始是五趾?咱们连熊有几趾都不知道

“像胖熊 跑不颠”

铜樽见证 平凡欢畅 温暖代代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现代留过学 魔劫临 白衣盗 宝可梦:关于饲育屋那些事 年代恶毒女配觉醒了?首长宠疯了 崩坏,我刀哭所有人 快穿之大道无情 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召诸神,踏万界,天命帝女逆乾坤 从每日一卦开始打造长生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