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岭南王的种田日常 > 第三十九章 仓廪实而知远略(4k)

第三十九章 仓廪实而知远略(4k)(1 / 1)

七月流火,蝉鸣裹着热浪,夏天正酣。

太守府后院那片精心打理的试验田里,金浪翻滚,稻香扑鼻。

饱满的稻穗几乎压弯了腰。

与旁边田块里本地品种那相对干瘪稀疏的穗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溪娘托起一穗“长沙籼”,轻轻捻开谷壳,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米粒。

“府君老爷您看!”

“这‘再生稻’头季的成色,比我们本地最好的稻种还要饱满!秆硬,抗倒了风雨,分蘖也多!”

“赵阿伯他们算过了,亩产怕是能比往年高出三成还不止!”

士燮接过那穗稻谷,入手沉甸甸的质感让他心中亦是一阵踏实。

他仔细端详着米粒,又放眼望去,这片凝聚了心血的试验田,铺陈在交趾的土地上。

“好,好啊!”

他连声赞叹,“溪娘,你们这数月辛苦,功在千秋!这些种子,便是我们交州未来不再挨饿的根基!”

他当即下令。

“桓邻,即刻安排下去。将这些成功育成的‘再生稻’、‘长沙籼’良种,优先分发于白水峒及周边已建成陂塘渠网、水利便给的村镇,令农户扩大种植。”

“告知百姓,此乃郡府所赐良种,精心耕作,秋收时郡府将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优先收购馀粮!”

“是!主公!”

桓邻亦是满面红光,躬身应命。

一旦这些良种大规模推广开来,交趾乃至整个交州的粮食产出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真正的仓廪充实便不再是梦想。

……

去岁兴修的水利工程,今年春夏之交的雨水虽不算特别充沛。

但陂塘蓄水充足,渠网四通八达,大部分田地都得到了及时的灌溉。

田野里,随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

收割、打谷、晾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郡府的各处官仓早已不堪重负。

去岁新建的那几座巨大仓廪,此刻也以惊人的速度被金黄的稻谷填满。

粮仓吏每日忙得脚不沾地,盘点、入库、防火防潮防鼠蚁,一丝不苟。

士燮站在太守府最高的望楼上,远眺着城外那片片金色的海洋,心中豪情激荡。

民以食为天,手中握有足够的粮食,民心便稳了大半。

许多之前不敢想、不能做的事情,如今也有了实施的底气。

他麾下的力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随着新政推行和粮食丰收带来的吸引力,流民来投者络绎不绝。

凌操秉持着“宁缺毋滥,择优而募”的原则,暗中遴选身家清白、体魄强健者。

优先吸纳无田流民及熟谙山林的俚人猎手,不断扩充着士家的直属部曲。

单单交趾郡的常驻兵力,包括精锐部曲与郡兵,已稳稳达到九千之数,而且装备、训练程度远非昔日可比。

百工坊在水力驱动下日夜轰鸣,产出的不再仅仅是农具,更有日益精良的刀枪剑戟与甲胄。

尤其是标准化生产的三棱箭镞,已开始大批量装备部队,极大地提升了远程杀伤力。

凌操的练兵愈发严苛,但也更加系统。

汉兵与夷兵混编操练,战术配合日渐纯熟,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强军雏形已现。

……

这一日,士燮正在与桓邻、凌操商议进一步扩大良种种植范围及加强北部边境巡防之事。

一名来自九真郡的信使风尘仆仆地闯入,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主公!九真郡紧急军情!”

信使跪倒在地,声音急促。

“郡内南部数个峒寨爆发山瘴之疫(疟疾),病患众多,咳嗽、高热、畏寒不止,已有数十人死亡!当地医官束手无策,百姓恐慌,纷纷逃离疫区,恐…恐疫情扩散!”

士燮闻言,眉头立刻紧锁起来。

九真郡地处更南,气候湿热,山林密布,蚊虫滋生,确实是疫病高发之地。

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生灵涂炭,更可能引发大规模恐慌,动摇他刚刚稳固的统治。

“?弟(士?)如何应对?”士燮沉声问道。

“士太守已下令封锁疫区信道,禁止随意出入,并召集郡内医者商讨对策,但…但效果甚微,药材也极度短缺。”信使回答道。

“即刻传令!”

士燮毫不尤豫地下令。

“桓邻,你亲自督办,从交趾官仓调拨最好的稻米五百石,再从府库支取金银,火速购买大量艾草、青蒿、石灰等物,连同郡内所有擅长治疔热病的医官,组成医疗队,由你亲自带队,赶往九真支持士?!”

“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控制疫情,救治百姓!所需钱粮,由交趾一力承担!”

“是!主公!”桓邻深知此事重大,领命后立刻转身离去安排。

士燮又看向凌操。

“文弼,从你军中抽调一队纪律最严明、有过山林行动经验的士兵,交由桓邻调遣,负责维持疫区秩序,护送医药粮草,务必保证物资和人员安全!”

“末将明白!”凌操抱拳,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疫情如敌,有时比战场更加凶险。

就在这紧张时刻,士燮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现代医学知识。

疟疾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

他立刻叫住正要离开的桓邻。

“且慢!还有一事至关重要,你务必传达给九真郡上下!”

桓邻连忙回身聆听。

士燮神色严肃地说道。

“告知士?和所有医官,此疫非由瘴气直接引发,极可能是通过蚊虻叮咬传播。”

“令疫区百姓务必使用蚊帐,夜间尽量少外出。

“清除住所周围积水,水缸需加盖,杜绝蚊虫滋生之地。”

“多备艾草,日夜焚烧驱蚊。防治蚊虫,与服药同等重要!此令须严格执行,违者重罚!”

这番超越时代的见解让桓邻和凌操都怔住了。

但他们见士燮说得如此肯定,毫不怀疑,立即领命而去。

士燮揉着眉心,深感治理一方之不易,天灾人祸,防不胜防。

就在这时,又一名信使匆匆而入。

这名信使面色沉痛,带来的消息却并非来自交州内部,而是遥远的中原。

“主公,中原急报!”

“长安……长安剧变!司徒王允设连环计,吕布已反,在未央殿北掖门外,亲手诛杀了国贼董卓!”

士燮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射出锐利的光芒。

这一刻,终于来了!

信使继续禀报,语气愈发沉重。

“然……然董卓虽死,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听信贾诩之言,不肯解散部众,反而收拢西凉残兵,反攻长安!如今京师已陷,吕布败走,王允司徒……殉国了!”

“李傕、郭汜等纵兵掳掠,长安城内死者狼借,朝廷再次落入豺狼之手……关东诸州,曹操已据兖州,正与徐州陶谦交战。”

“袁绍与公孙瓒于界桥大战后,正争夺冀州。”

“袁术盘踞南阳,觊觎扬州……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较之董卓在位时,更加混乱了!”

纵然早已知道这段历史,亲耳听到详细过程,士燮依然感到压力。

董卓之死并非乱世的结束,而是更大规模混战的开始。

桓邻尚未离开,闻言脸色发白,喃喃道。

“……才出虎穴,又入狼窝!这天下……何时才能安定?”

中原的惨状与交趾眼前的丰收安宁,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对比。

良久,士燮才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

他目光扫过桓邻和凌操,

“都听到了?董卓伏诛,非天下太平之始,实乃群雄并起、诸候割据之号角!天子才离权臣之手,又陷于乱军之中,朝廷威信荡然无存!”

“这天下,怕是要靠实力说话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交趾城相对安宁的景象。

“但这更提醒我们,乱世已至深水区,无人可以真正偏安!唯有自身强盛,方能保住眼前这一切,方能……在未来的滔天巨浪中,有资格去争取一线生机,甚至……在这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

“中原愈乱,流离失所的人才、百姓便会愈多。”

“桓邻,你前往九真,不仅要处理疫情,更要留意从中原逃难而来的医者、工匠、读书人,尽可能将他们吸引过来,我交州敞开怀抱接纳他们!”

“凌操,加大练兵力度!我们的时间更加紧迫了。朝廷失序,诸候混战,无人再会顾及岭南。”

“我们要趁此天赐良机,让交州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的拳头更硬!要让任何觊觎这片土地的人,都付出惨重代价!”

“诺!”桓邻与凌操齐声应道。

士燮重新坐回案前,目光深邃。

历史的车轮正轰隆隆地驶向,更加黑暗混乱的章节。

而他的交州,这片偏安一隅的土地,必须抓紧这最后的宝贵时间。

积攒更多的粮食,训练更多的士兵,打造更多的利器,吸纳更多的人才。

仓廪实而知礼节,那是太平年景的道理。

而在乱世,仓廪实之后,更要知远略,备刀兵。

……

数日后,桓邻自九真郡返回交趾复命,面带倦色却亦有几分宽慰。

“主公,九真疫情已初步控制。按您所授防蚊之法,辅以药石,新发病人数大减。士?太守正全力善后,安抚流民,恢复生产。”

他简略汇报了抗疫之事,随即神色一正。

“另有一事,属下在九真期间,多方探听,结合近日各途径消息,对中原局势,特别是去岁至今的演变,有了更清淅的轮廓。

“中原鼎沸,实非言语所能尽述……”

太守府书房内,新制的水力风扇通过镂空的窗棂,送来微凉空气,稍稍驱散了交趾夏日独有的闷热。

士燮背对着门,负手伫立在那交州山川舆图前,听着桓邻的汇报。

桓邻轻步走入,见状静候片刻,待士燮微微颔首,才继续沉声道。

“主公,自去岁董卓伏诛,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天子再陷囹圄,关东诸候便再无顾忌,相互攻伐愈演愈烈。”

“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冀州,大战连场,界桥一役虽暂挫公孙锐气,然幽冀之地烽火未熄。”

“曹操据兖州,看似势弱,却广纳贤才,整军经武,已显枭雄之姿,近日正与徐州陶谦纠缠不休。袁术坐拥南阳,奢靡无度,却野心勃勃,觊觎淮南乃至扬州。”

“刘表荆州虽暂安,亦北防袁术,东忧孙氏,内郡亦非铁板一块。放眼中原,几无净土,群雄皆忙于逐鹿,确无暇南顾于我交州。”

士燮静静听着。

这些消息与他所知的历史脉络相吻合,但经由桓邻详细道来,更添了几分时局的残酷。

他微微颔首。

“一时半会,他们的确顾不到岭南这‘化外之地’。但这乱局,迟早会有平定的一天,或是某一方鲸吞天下,或是几方暂时均衡。”

“无论哪种结果,届时,一个安定富庶的交州,在他们眼中,便不再是蛮荒边陲,而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他转过身,目光看向桓邻。

“所以我们时间不多。交趾一郡之地,终究力薄。”

“我交州士家,父祖基业在此,诸弟分守各郡,正当同心协力,将这片基业真正经营成铁板一块!”

他走到案前,手指点着舆图。

“单论我交趾郡的话,据郡府册簿,登记户数约五万四千馀户,口十九万馀。然实际人口,算上未编户的俚僚部落,或能再多数万。”

“即便如此,刨去老弱妇孺、官吏工匠,我交趾郡倾尽全力,能支撑的常备脱产之兵,撑死了也不过一万五千之数。”

“如今郡中虽有兵员近万,然多为战时为兵、农时为民的郡国兵,真正如凌操所部那般终日操练、甲械齐全的脱产精锐,不过六七千。”

“且岭南少马,骑兵稀缺,甲胄多以皮甲为主。”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

“更要命的是,中原战乱,以往经由湘水、灵渠入珠水的商道几乎断绝。铁料、食盐、良马、乃至书籍纸张,输入日益困难,价格飞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铁,就造不出更多的刀剑犁铧。”

“没有稳定的盐,民心就不稳。”

“仅靠交趾一郡,甚至加之苍梧、郁林,也难以支撑我们应对未来的变局。必须让合浦、南海、九真、日南全都动起来!”

“主公深谋远虑!”

桓邻由衷赞道。

“合浦太守士壹大人、九真太守士?大人、日南太守士武大人,皆是主公手足至亲,若能同心同德,将我交趾已成之农耕水利、工巧之术推广各郡,则交州整体实力必能倍增!”

“正是此理。”

士燮坐下,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帛书。

“我已修书数封,将水车、陂塘、代耕架、乃至新式堆肥、选种之法之要点,尽数录于其上。并附上《工巧曹营造要略》及《劝农令》副本。”

“你即刻选派得力信使,快马加鞭,送往合浦、九真、日南,交予壹、?、武诸位弟弟。”

“信中我已言明,此非寻常政务往来,乃士家稳固岭南、共图存续之根本大计,望他们竭力推行,勿要懈迨。”

“所需工匠、种子,我可酌情支持,但首要在于各地自行摸索,因地制宜。”

“诺!”桓邻郑重接过帛书,“属下即刻去办!”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家师鬼谷子,人在秦时纵横天下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引弓 谍报代号我是烛影 豪门认亲被拒后,饕餮吃播爆红! 妖尾:接收动漫角色的我无敌了 蚀运劫主 我的超绝能力高于一切 战锤:孝出强大 驴大宝的种田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