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岭南王的种田日常 > 第十一章 交趾水车赋

第十一章 交趾水车赋(1 / 1)

说罢,他竟不等士燮回应,径直走到案前,铺开帛纸,磨墨挥毫,文思如泉涌。

士燮和桓邻静立一旁,只见许靖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辞藻华美,气势磅礴。

“……观夫府君之制器也,假造化之机抒,夺天工之巧思。链板循环,若神龙之汲浪;清流溯引,解嘉禾之渴饥。乃知仁心格物,岂独惠乎一隅?德政润物,必流芳于万世……”

赋成,满室生辉。

士燮虽知其中必有溢美之词。

但穿越以来,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时代顶尖文化巨擘,笔下文本那磅礴力量。

让他心生快意。

这远非简单的武力征服所能带来的成就感。

士燮心中大喜。

他扶住许靖的骼膊。

“先生言重了!燮不过尽守土之责,偶得巧思,赖工匠之力、百姓之智而成。能得先生妙笔,实乃交州之幸,百姓之福!燮,在此先行谢过!”

很快,一篇文采飞扬、情理并茂、极尽赞誉之能的《交趾水车赋》便从太守府流出。

迅速通过往来商旅、士人传遍四方。

文中不仅盛赞水车之巧、之功,更将士燮誉为“怀仁心而通格物,拯黎庶于涸辙”的贤臣能吏。

士燮与“交州水车”之名,第一次真正超越了岭南的崇山峻岭。

震动了荆州、益州乃至正陷入战乱的中原士林,引起了轰动和好奇。

许多人对许靖的极高赞誉将信将疑。

但又知晓许靖“月旦评”的操守。

一时间不由得对那位远在岭南。

几乎被中原遗忘的交趾太守士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加之,许靖的《交趾水车赋》文采斐然,情理并茂,极尽赞誉之能事。

此文一经流出,便如同水车提起的清流,迅速通过往来商旅、士人传遍四方。

其速度甚至比水车成功的消息更快,引起了中原士林的轰动。

……

数日后,一支风尘仆仆、显然经历了长途跋涉的中原商队抵达交趾城外。

为首的是一位姓张的掌柜。

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精悍,眼神里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

他并未像寻常商贾那样急于打听市价、出手货物。

而是稍作安顿,便郑重其事地备了名帖和一份颇显诚意的礼物,几卷中原新出的帛书,求见太守府主事。

接待他的是桓邻。

张掌柜言辞极其躬敬,开口却非为生意。

“在下冒昧打扰长史。我等乃荆州行商,近日于苍梧境内,偶得拜读许子将先生所作《交趾水车赋》,文中盛赞府君造‘神车’,引水上山,解民倒悬。此文辞藻华美,立意高远,然……”

“恕在下直言,此事实在匪夷所思,闻所未闻。在下与同行伙友皆心痒难耐,又深感疑惑,天下真有如此奇物?”

他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桓邻的神色,继续诚恳道。

“我等行商南北,见过黄河水车,亦见过翻车筒车,皆需急流或人力,从未闻能于缓溪之中自行提水入高田之神器。”

“中原腹地,近年来亦常受旱魃肆虐,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之惨状,屡见不鲜。”

“若……若此物果真如许先生所言,乃活命之神器,非止惠及交趾,实乃天下万民之望!”

张掌柜再次躬身。

“故此,在下唐突,恳请府上能否通融,允我等远来之人,至那白水峒亲眼一观?若得亲眼见证,神物为真,我等归去,必口耳相传,令府君仁德、交趾奇技,名播四海!”

“此举绝非仅为满足我等好奇,实怀为天下苍生求证之心,万望长史成全!”

桓邻听闻,心中暗惊于许靖文章传播之速、影响之远。

更感慨于这商贾言语间,竟也有一份心系苍生的胸怀。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禀报士燮。

士燮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嘴角泛起笑意。

他正愁如何将交州的变化更为有效地宣扬出去,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

这主动送上门的“宣传大使”,岂有拒绝之理?

“准了。”

士燮对桓邻吩咐道。

“不仅准他们去看,你亲自陪同,让白水峒的峒民好生接待,让他们看个明白,问个透彻。告诉他们,此车并非神授,乃人力可及之物。”

“若中原英杰有意仿造,我交州愿提供图样要诀,分文不取,只愿天下再无饥渴之民。”

翌日,以张掌柜为首的商队内核成员,在桓邻的陪同下,来到了白水峒。

当他们亲眼目睹那高达两丈的庞然大物在并不湍急的溪流边。

仅凭人力便轰隆作响,将汩汩清流源源不断提上高坡,灌溉着那片曾经贫瘠、如今却已泛出新绿的田地时。

所有的怀疑都消散一空。

张掌柜久久伫立,一言不发,只是反复揉着眼睛。

最终,他转身对着桓邻,竟是深深一揖到地,再抬头时,眼框竟有些发红。

“耳闻为虚,眼见为实!许先生之文,未有半字虚言!府君……府君真乃神人也!”

“此物之功,胜于十万甲兵!我等……我等代中原那些苦于旱灾的乡亲,谢过府君,谢过交趾!此番回去,定将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告知天下!”

商人们的震撼,如同又一股强劲的东风。

借着四通八达的商路,将交趾与水车的名声,更广、更实地传播开去。

士燮会心一笑。

……

太守府后院,士燮悠闲地嚼着槟榔。

听着桓邻汇报着从各方渠道传来的震动反响以及“工巧曹”初步运转和水车推广遇到的种种问题。

看着案几上许靖那篇墨迹未干、却已注定要流传天下的华章,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名声的种子,已借着水车带来的清流和名士的如椽大笔,成功地播撒出去。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

等待它开花结果,吸引更多渴望安宁、渴望施展才华的人才和资源,流向这片沃土。

而推广中的种种困难。

则提醒着他,现实远比蓝图复杂。

但这正是他接下来要一一攻克的目标。

他手中的炭笔,已在新铺开的一张洁白帛纸上,缓缓勾勒起了下一个更为复杂的轮廓。

那似乎是一种,能借助水力自身的力量,来带动更多东西的、更加奇妙的器械……

或许,那才是解决人力驱动效率低下、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关键。

他停下笔,走到窗边,望着交趾城外朦胧的山水轮廓。

水车只是第一步,一个起点。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更宏大的蓝图。

需要更优良的稻种,需要兴修更大规模的水利。

需要探索矿藏冶炼更好的铁器。

需要修筑道路沟通郡县乡峒。

需要创建更高效的制度来管理这一切……

但看着手中炭笔绘出的线条,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岭南。

不再是蛮荒瘴疠的流放之地。

而是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的宝地!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慢慢来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锦瑟之谋 七零纨绔是我爹,别人鸡娃我鸡爹 水浒新梦 数码宝贝:我用骑士道具登顶 江湖武林榜 从港片开始横行 四合院:我有情报系统 我跟闺蜜穿书,在娱乐圈名声大噪 石器革命 重生后,白月光他黯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