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晚饭,沈玉城出了屋门,把袋子扛到了小棚里头。
他今天进城,特意买了些厚实的麻布。
篷布太贵,买那玩意儿太奢侈,浪费钱。
之所以买点麻布回来,主要是给这间简陋的“教室”拉两张帷帘起来。
虽然没办法将这棚子遮挡严实了,但能挡住一些冷风也是好的。
林知念正跟出来帮忙,王大柱就过来了,默默地接过了林知念手头上的活儿。
“弟妹,回去歇着吧,我们哥俩够了。”王大柱憨厚一笑,轻声说道。
“夜间外头冷,你这小身板可没我们俩厚实,回去吧。”沈玉城淡淡一笑。
林知念这才回屋去了。
“柱子哥,你备了多少粮?”沈玉城一边干活,一边问道。
“一百多斤。”王大柱如实回答道。
“城里可能断粮了,粮价超过了一百文,我估摸着再过十天半个月,城里就买不到粮食了。”沈玉城说道。
王大柱竖起一根木棍,用榔头在顶端上敲打着。
他好像一点也不吃惊,神情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没关系,多进山两趟,吃的东西不成问题。”王大柱轻声道。
其实王大柱也知道,打猎没那么容易。
他只是想让沈玉城别那么担心。
“定要把那头黑瞎子打了,能得千斤肉不说,那黑瞎子一直盘踞龙门障,也是个威胁。万一它饿疯了来袭村,可比青皮子难对付。”沈玉城沉声道。
“难。”王大柱简短的回了一个字。
王大柱其实也有点自负,以前沈叔说,在山里碰到大买卖不好对付。
王大柱觉得自己一身本事,该没那么难。
但上回尝试过后,以他的经验就能准确的判断猎杀黑瞎子的难度。
确实很难,沈叔从不说假话。
接下来,两人进入了沉默。
两人忙了许久,把麻布搭了起来,做成了能打开的形式。
虽然看着丑,但总归有点用。
接着沈玉城拿了些木板来,在木板上钻了孔洞,几块横着,两块竖着,拿木钉嵌住后,再用麻绳固定一下。
往围墙上一靠,勉强能当块黑板。
打着火把一看,这间简陋的教室,多少像点儿样子了。
忙完已经到了深夜。
哥俩一人坐在一张小板凳上,两人的身材都很高,看着总有一种违和感。
中间烧着几块柴火,火光照在两人脸上,忽明忽暗。
“真想打黑瞎子,需要杨有福和周峰那样的能手,赵明杨顺勉强也行。本村不够,得去其他村再拉人。”王大柱沉声道。
“再等几天吧,我好好想想办法。不早了,柱子哥,回去洗洗睡了。”沈玉城说道。
“嗯。”
王大柱把火灭了,两人各自回去。
沈玉城冲了个凉水澡,回到卧房,林知念已经熟睡了。
沈玉城轻手轻脚的爬上了炕,盖上被褥睡了。
偶尔有犬吠声,打破小山村的宁静,直到第二天天亮。
林知念早早的起来,煮了早食,待沈玉城起来后,一块吃过。
她见沈玉城今天貌似有点开心,于是便问了一声:“夫君,做美梦了?”
沈玉城淡淡一笑:“没做美梦,做好事了。
“孩子们来了,我不跟你说了,你多吃点啊。”林知念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声,便起身出去了。
来到棚子里一看,林知念眼中闪过疑虑。
昨晚沈玉城做了帷帘她是知道的,可却没想到沈玉城居然还做了块木板。
木板前,还摆着一张由木板拼接的简易案牍。
实际上,林知念并不能理解“黑板”这样物品。
这时,沈玉城走了过来,淡淡一笑:“怎么样,满意吗?”
林知念抬手摸了摸下颌,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沈玉城闻言一愣,然后解释道:“这叫黑板,你可以用木炭在上面写字,这样方便孩子们认字。”
“哎?”林知念双眼顿时亮了,“我怎么没想到?”
她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书却只有一本,在她手中。
记录知识或是技术的书籍,相当昂贵。
书铺里能买到的,大多是民间志怪、小说话本。
能买到的知识类书籍,也就只有三百千这类启蒙读物,可不便宜。
所以人手一本三百千,那是不现实的。
有了这块黑板,她就可以把内容写在上面,这样教学的效率会高许多。
夫君居然还有这种小点子,非常实用啊!
林知念觉得,黑板可以作为辅助教习的工具进行普及。
“此法甚妙!但我有一个疑问。如要更换内容,该如何?”林知念问道。
“这块黑板可以翻面,够你一天使用了。到了晚上,我再帮你清洗干淨,第二天就能重复使用。”沈玉城淡淡笑道。
“夫君的智慧,简直是前无古人呐!”林知念有些惊讶。
虽然只是一个小发明,但足以看到沈玉城心思活泛。
重点是,她以前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黑板。
明明是木色的板子,为何叫黑板?
林知念得意一笑,然后收敛笑意,稍稍抬头,走到黑板前。
孩子们都在外面等着。
“进。”随着林知念的声音响起,孩子们开始往里面涌。
只见林知念一个眼神瞪过去,压低嗓音,故作严厉:“停。我昨天怎么教的?排队进学堂。”
刚进来了的几个孩子,立马退了出去。
孩子们在外面自行调整了一下,随着林知念重新喊了一声“进”,纷纷排队进场。
孩子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坐下,又开始吵闹了起来。
林知念手里拿着一根充当戒尺的木条,沉声道:“再有喧哗者,打手掌三下。”
棚子内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看来这位女夫子,才教了两三天,就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威望了。
这时,可不止沈玉城一人在外面看着。
有七八个村民跟沈玉城站在一块看着热闹,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沈玉城神情严肃,冷声道:“里头有里头的规矩,我也给你们定一条外头的规矩。学堂外面禁止喧哗,禁止围观,以免影响孩子们学习。谁违反规矩,就不准再来。”
众人瞬间闭了嘴。
林知念朝着沈玉城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威慑小孩子她可以,但不管怎么跟村民说,不要围观不要吵闹,就是说不通。
如此一来,就可以正常教习了。
“温习一下昨天所学的内容,谁能背诵出来?”林知念问道。
坐在最后排的赵根全,有点想开口,但尝试了几下,不敢把手举起来。
“赵根全。”林知念唤了一声,“起立,答题。”
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就集中到了赵根全的身上。
赵根全低着头,紧紧抿着嘴唇,慢慢站了起来。
“人人之初,性本善”他的声音很小,只有自己才能听到。
“大点声背诵。”林知念提醒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性乃迁教之道,贵以贵以专。”
赵根全开始声音稍大一些,可背着背着,又低了下去。
林知念面容严肃,沉声道:“背诵的很好,请坐。下一位。”
赵根全坐下,抬眼看向女夫子,心中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愉悦之感。
这时,棚子外头,赵明婆娘抬手捂住了嘴,双眼睁到最大,满脸的不可置信。
她儿子居然会读书了!
虽然有些断断续续的,她也不怎么听得懂,可读的很好啊!
太好了太好了!
妇人激动的身体都在颤抖。
不远处,赵明默默地听着,忽然抱着锄头蹲在地上哭出了声。
“都别看了,都回吧。”沈玉城收回了目光,摆了摆手,低声说了一句。
赵根全这孩子,沈玉城两口子都在尽力帮着,想让他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至于他能不能恢复正常,沈玉城两口子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这日,天气晴朗的下河村上空,覆盖上一层浓密的乌云。
粮价疯涨的消息,已经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