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到吴辰异样的眼神,姜鸿约连忙咳嗽了一声。
“小吴老师,那你就演示一下这个检测系统吧。”
“好。”
吴辰也收敛了思绪。
他刚刚也回想起了自己上辈子死亡时的情景。
那时甚至来不及多想一下父母,世界就变成了一片黑暗。
等过段时间忙完了的话,回家去看看吧。
在计算机上点击开始捕捉图象的按钮,“小姜一号”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
首先测试的是静止传送带上的药片信息。
样本总共有一百片,但其中有20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色差。
这一步测试是肯定没问题的,仅仅一秒钟,20片不合格的药片便被红色线框标了出来。
不过姜鸿约和姜楠都没有太过惊讶。
之前王宏发和拉夫罗夫用复仇一号演示时,这一步也是轻松通过。
紧接着就是和实际生产环境相同的运动方式。
随着姜鸿约一声令下,传送带开始缓缓运动了起来。。。
姜鸿约和姜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希望。。
之前王宏发他们就是卡在这一步,准确率瞬间下降到了35。
但“小姜一号”没有!
姜鸿约不禁凑近了计算机屏幕,呼吸急促了起来,同时双拳握紧。
除了他,房间里面其他的药厂工作人员也瞪大了眼睛。
江东药厂想上一套检测系统的事情并不是秘密,所以有不少高校、科研所或者是公司都找上门来求过合作。
但能达到这个检测效果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过!
看着摄象头上“小姜一号”四个大字,这些工作人员不由的在姜楠和吴辰身上来回转了几圈。
他们并不知道姜鸿约已经将吴辰踢出了女婿队伍的串行,所以心中已经认定两人的关系不简单。
难道这就是江东药厂未来的少东家?
姜楠也察觉到了众人的目光,但并不在意,也不想解释。
从小到大,她承受过无数绯闻的困扰,已经彻底免疫了。
所以她只是专注的盯着屏幕上的检测画面。
准确率依然稳定。。
这已经是满负荷运转的状态,意味着每分钟300板的产能!
计算机上显示的识别信息终于开始产生了波动,出现了漏检的目标。
主要是高速移动下,药片边缘出现了轻微模糊,导致产生了个别微小色差。!
“可以用!”
姜鸿约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不让自己表现的太过明显。
正常情况下,生产线的移动速度是不会到2米/秒的,所以这个“小姜一号”已经完全够用了。
这东西的潜力很巨大!
如今国内经济发展如日中天,但最近米国在亚太地区动作频繁,而且由于2006年南海时的冲突,大家都担心和米畜的关系再次恶化,影响大环境。
虽然暂还没传导到制药行业,但那种人心惶惶的氛围已经在蔓延了。
各家厂子都在想办法降本增效。
如果江东药厂能够提前上了这套检测系统,那就能省下一大笔开支,然后把钱更多的投入到新药研发上,确立新优势!
姜鸿约望向吴辰依旧淡定的面容,心中不禁升起一丝遗撼。
小伙子能力上应该没问题。
但为什么没有好好完成学业呢?
“吴老师,辛苦了,今天的测试就先到这里吧。”
姜鸿约心中再次评估吴辰,但表面上并没什么异常。
“好的。”
吴辰也停了下来,若有所思道:“设备还是太粗糙,否则准确率还能提升。”
但这样品是系统给的,用的还是纯传统机器视觉方案,智能算法则是黑箱,需要重新论证。。
比如用更深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来替代传统的haar特征,准确率还能大幅提升。
弄完这些,估计才能在系统中兑换出生产线来。
“已经很不错了。”
姜鸿约发现吴辰这副思考的神态,和女儿遇到难题时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
要是放任他呆在这里继续调试,那不弄到完美是不会停止的。
看了看手表,姜鸿约提议道:“小吴老师,我在楼外楼的孤山店订了一桌饭,中午我们简单吃个便餐?”
“好。”
吴辰也觉得饿了。
既然姜鸿约认可产品的效果,那么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谈,吃一顿饭正好合适。
-----------------
说是便饭,但食材都是最新空运过来的东海野生大黄鱼、云南鲜松茸,甚至还有阿拉斯加帝王蟹。
做饭的厨子是本地的老师傅,手艺正宗,也非常有杭帮菜的风格。
胃里确实进了东西,但嘴巴却又寡淡的象是什么都没吃。
水过三旬,菜过五味,江东药厂的信息部主任刘煜端起水杯,压低杯沿和吴辰碰了一下。
“吴老师,你这个智能检测系统是怎么做的,给我们讲讲吧?”
“其实也没有很复杂,架构是ar9嵌入式,这样可以省一笔服务器的钱,不过坏处是单台设备成本太高,而且没法协同工作,后期如果要实用,最好是改成分布式计算架构……
当然主要是算法这一块,还是基于 hog特征提取与 sv分类器,还集成了 che自适应光照补偿和高斯双边滤波,但为了优化场景,我结合自适应阈值分割,又用了一些自己的优化算法……”
吴辰叽里呱啦的讲了一大堆,也没藏私。
这一块不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后期也不打算深入。
主要的部分他说的确实是系统中已有的,不过加了自己的优化算法这个是编的,但方向是对的。
如果这样说能给别人一些启发也是一件好事,能快速推动行业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里面有一些理论他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系统抽奖时只给了样品,但附带的理论并没有给。
想要全部搞懂,那要么只能用技能点来换,要么只能自己研究。
刘煜是清华毕业的电气工程化专业博士。
他刚开始还能勉强能跟的上吴辰的节奏,并且很是兴奋。
hog和sv的应用确实有人在研究,但也只是雏形,还没有人能落到生产上。
但随着吴辰开始详细讲解算法模块,他就力不从心了。
至于其他的技术人员,就更是一脑门子问号。
姜鸿约也在旁边认真听着。
虽然他不懂技术,但从厂里技术人员的神情中,还是能分辨出这东西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于是趁着吴辰喝水的空档,他开口询问。
“吴老师,你这个是样品对吧,仿的是国外哪家公司的产品啊,西门子还是欧姆龙?”
“没有,现在市面上应该还没有类似的产品。”
吴辰说。
能达到类似效果的设备,在他印象中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也到了2015年,由德国博世研发。
姜鸿约愣了一下,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
“这东西老外都做不出来?但我看硬件好象都是国外的啊?”
“对,不过后期如果想量产,用国内的设备就挺好。”
系统抽奖的这个样品做工很扎实,用的都是当前最好的硬件。
好处是用起来生态丰富,毕竟有成熟的体系。
坏处则是价格太贵。
比如上面索尼的索尼icx625 d图象传感器。
这是摄象头上的内核部件之一。
但完全可以用豪威科技的ov7670 os的代替,只需要调整一下驱动程序和图象预处理参数,价格也只需要十分之一。
“那吴老师,您能再做个用国产设备的样品出来吗?”
姜鸿约连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