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步出列,对着李承乾深深一揖,声音带着被冒犯的激动与质问:
“太子殿下!我大唐科举,自开科以来,皆依朝廷律令,由礼部主持,监考严明,层层考校,务求公正!
殿下何出‘私相授受’之言?
若殿下认为某科、某试确有不公,请殿下明示!
臣等礼部上下,必当恭聆训示,彻查到底!
若无实据,此等动摇科举根本之论,恐……恐寒天下举子之心啊!”
他语速极快,额角青筋微现,将礼部置于“公正”一方,反将质疑的责任推给太子。
李承乾面对卢宽的激动质问,神色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安抚意味:“卢尚书稍安勿躁,莫急。”
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鹰隼,越过众多朝臣,落在了人群后方一个身影上——
正是方才带头弹劾他、此刻脸上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得意的监察御史唐临。
“唐御史,”李承干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孤……有话问你。”
唐临乍闻太子点名,心头猛地一跳!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他。
他强自镇定,挤出躬敬之色,快步出列,对着李承干和御座方向分别行礼:
“臣唐临,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他抢先一步,为自己定调:“臣前番奏本,秉的是一颗公心,只为涤荡科场污浊,还天下士子一个朗朗乾坤!若有冒犯殿下之处,亦是为公,绝无私怨!”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不解李承乾为何揪住唐临不放,更不知这与“私相授受”有何关联。
而唐临这番“大义凛然”的表态,让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一下,心中对这“牙尖嘴利”的御史更添几分厌烦。
李承乾对唐临的“表忠心”恍若未闻,只是淡淡问道:“孤信唐御史的公心。孤只问你一事:卿,乃哪一科进士?”
唐临一愣,完全摸不着头脑,下意识答道:“回禀太子殿下,臣……乃是贞观八年常科……进士及第。”
他语气中不自觉带上一丝自矜。贞观八年至今不足十年,他由进士及第升至监察御史,确属升迁顺畅。
殿中众人更是疑惑丛生,面面相觑。
问这个作甚?
李承乾微微颔首,仿佛只是确认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
紧接着,他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声音依旧平稳,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唐临和某些人耳边:
“那么,请问唐御史,汝当年金榜题名之时,所拜……恩门座主,乃是何人?”
“嗡——!”
此言一出,唐临如遭五雷轰顶!
脸色瞬间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嘴唇哆嗦着,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下意识地、惊恐地朝御史大夫萧瑀的方向飞快瞥了一眼!
而站在前排的萧瑀,在听到“恩门座主”四字时,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
他脸上惯常的从容瞬间凝固,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被强行压下的阴沉所取代!
他拢在袖中的手,指节已然用力捏得发白!
整个朝堂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先前还愤愤不平的卢宽,此刻也象是被扼住了喉咙,张着嘴,震惊地看着李承乾,又看看面无人色的唐临和脸色铁青的萧瑀,一个可怕的、盘根错节的官场潜规则——
“恩门”体系,
被太子以如此直接、如此致命的方式,赤裸裸地撕开在了这煌煌朝堂、天子御前!
李承乾那声“恩门座主”的质问,如同寒冰利刃,瞬间刺破了朝堂的平静。
唐临面无人色,汗如雨下,目光惊恐地在太子与御座之间游移,最终,如同被抽干了力气般,带着颤音吐出那个早已不是秘密的答案:
“臣……臣的恩门座主……乃是……萧大夫。”
死寂!比方才更甚的死寂笼罩大殿!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御史大夫萧瑀身上——贞观八年常科的主考官!
萧瑀感受到那无数道针扎般的目光,面皮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他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惊怒与难堪,迎着李世民审视的眼神,一步跨出,深深躬身,声音竭力保持平稳:
“陛下!臣……臣确为贞观八年主考,唐临乃臣取中之士,此乃本分!
然唐临今日奏本,乃其身为监察御史,职责所在,据实而奏!
与臣……绝无半分私授!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他急于切割,将唐临的行为定性为“职责”,撇清“指使”嫌疑。
李世民的目光在萧瑀故作镇定的脸和李承乾平静无波的神情之间逡巡,心中的惊涛骇浪难以平息。
李承乾今日的表现,敏锐、大胆、步步为营,与他记忆中那个或暴戾或颓唐的太子判若两人!
这既让他心里欣慰,又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胁。
这种心情很矛盾,
因为他既希望自己儿子优秀,但又不想自己儿子太优秀。
尤其这个儿子还是太子!
毕竟,朕还没有老!
李世民压下翻腾心绪,面上波澜不惊,只淡淡吐出一句:“太子,你接着说。”
李承乾微微一笑,对着萧瑀拱了拱手,语气平和却带着无形的锋芒:
“萧大夫多虑了。孤从未言及此次弹劾乃您指使唐临所为。孤所论者,乃是这‘恩门座主’之制本身!”
他刻意强调了“恩门座主”四字,如同重锤再次敲击在众人心上。
萧瑀被这看似开脱实则更陷其于不义的言语噎得一滞,脸色瞬间黑沉了几分。
他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身道:“老臣……谢太子殿下明察。”
魏王李泰眼见萧瑀受窘,本能地想出列帮腔,却被萧瑀一个凌厉无比、充满警告的眼神死死钉在原地!
李泰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萧瑀的用意——此时若兄弟阋墙,只会触怒父皇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李承干的目光重新落回如坐针毯的唐临身上,脸上依旧挂着那抹令人心悸的淡笑:
“唐御史,孤再问你,既拜萧大夫为恩门座主,逢年过节,三节两寿,可曾备下学生之礼,以表敬师之心?”
“轰!”这个问题,比方才更直白、更诛心!
直接刺向了维系“恩门”关系最内核的纽带——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