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吴文瀚教授带着审视和压力的目光,以及全教室同学或好奇、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注视,林卫国平静地站了起来。
他先是对着讲台上的吴文瀚微微鞠了一躬,以示尊敬。
“吴教授,我非常认同您刚才所说的,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而非简单的语言转换。您对之前几位同学翻译的点评,也一针见血,让我受益匪浅。”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姿态放得很低,这让吴文瀚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这小子,还算懂点规矩。
“但是,”林卫国话锋一转,“我认为,正是因为翻译是文化的传递,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去查找传递的路径,而不是轻易地给它打上‘不可译’的标签。‘不可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是面对文化壁垒时的自我退却。”
这话一出口,吴文瀚的脸色又沉了下去。
思想上的懒惰?自我退却?这小子,胆子不小!竟然敢用这么尖锐的词来评价自己的观点!
台下的学生们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林卫国,也太敢说了!这不是当众打吴教授的脸吗?
“哦?照你这么说,你是有更好的翻译方法了?”吴文瀚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冷意。他倒要看看,这个所谓的“状元郎”,能说出什么花来。
“是的,教授。”林卫国不卑不亢,迎着他的目光,侃侃而谈。
“我认为,对于‘关关雎鸠’的翻译,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策略和路径。”
“第一种,我称之为‘文化注释’策略。”
“我们可以保留‘雎鸠’的音译,然后在翻译文本的下方或者结尾,用一段注释来详细解释:一种在古代中国诗歌中像征着忠贞爱情的水鸟,其‘关关’的鸣叫声,常被用来比喻情侣间的和谐与爱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虽然牺牲了读者在阅读时的流畅性,但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独特性,并且起到了向异域文化传播我们自身文化符号的作用。这是一种‘以我为主’的翻译策略。”
林卫国这番话说完,教室里不少同学都露出了思索的神情。这个方法,听起来确实有道理。以前他们从没想过,翻译还可以这样做。
吴文瀚眼神微微一动,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
“第二种策略,”林卫国的声音变得更加自信,“我称之为‘文化置换’或‘功能对等’策略。这种策略的内核,是放弃对原文形式上的执着,而去查找在目标语言文化中,能够实现相似‘功能’的文化意象。”
“我们回到原点,‘关关雎鸠’在这首诗里,它的‘功能’是什么?是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是营造一种和谐、美好、充满爱意的氛围。那么,在西方的文化和诗歌传统里,有没有一种鸟,也具备类似的功能呢?”
“有!”林卫国自问自答,声音铿锵有力,“那就是斑鸠!”
“在西方,尤其是英国文学传统中,莎士比亚的时代起,就是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像征!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叫声温柔,被视为情侣的化身。斑鸠已向它的伴侣倾诉衷肠,这是莎士比亚的诗句。所以,斑鸠在英文文化里的功能,和‘雎鸠’在我们文化里的功能,达到了高度的‘对等’!”
“因此,我认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个非常理想的意译版本,可以是——”
林卫国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带着诗歌韵律感的语调,清淅地念出了自己的翻译:
他顿了顿,紧接着念出了后两句的翻译,让整个意境变得完整:
当林卫国用纯正的英音念完这四句诗,整个教室,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翻译给震住了!
咕咕叫的斑鸠!
这个翻译,简直是神来之笔!
它不仅在音韵上形成了巧妙的呼应,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完美的桥梁!一个英国人看到会立刻联想到爱情,这种感觉,和我们中国人看到“雎鸠”时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
这已经不是翻译了,这是再创作!是真正吃透了两种文化之后,才能达到的化境!
寂静之后,教室里猛地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
“天哪!这个翻译太绝了!”
“斑鸠!我怎么就没想到!”
“他……他还是人吗?这知识面也太广了吧!连莎士比亚都知道!”
“状元……这就是状元吗?我服了,我彻底服了!”
之前那个傲慢的赵凯,此刻坐在座位上,脸色煞白。他听着林卫国那番引经据典、逻辑清淅的论述,和他自己那点可怜的英语知识一比,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终于明白,自己和林卫国的差距,不是努力就能弥补的,那是维度上的碾压。
而讲台上,吴文瀚教授,已经彻底石化了。
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捏着半截粉笔,嘴巴微微张着,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研究了一辈子翻译,为了“关关雎鸠”这个难题,和国内外的学者争论了无数次,也思考了无数个夜晚。他提出的“不可译论”,是他多年研究后,一种无奈而悲观的结论。
可今天,就在这里,在一个他从未看在眼里的大一新生的口中,这个困扰了他半辈子的难题,竟然被如此轻而易举,如此举重若轻,如此……完美地解决了!
“文化注释”、“功能对等”、“文化置换”……这些词,他有些听过,但从未有人象林卫国这样,把它们总结得如此清淅,运用得如此纯熟。这根本不象一个十八岁青年该有的见识,这分明是一个浸淫此道数十年的宗师级人物,才能有的洞察力!
他看着林卫国,那眼神,就象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震撼,狂喜,还有作为学者的……惭愧。
他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发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