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恭维的话,让阎埠贵更加飘飘然。
他心里的小算盘,已经打到了极致。
等会儿见到了老黄,自己一定要先跟他通个气。
让他把稿费的价格,往低了报。
比如,千字五块,就让他说千字三块。
剩下的两块,就由自己出面,跟出版社“争取”回来,然后名正言顺地落入自己的口袋。
林卫国这个棒槌,肯定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
到时候,稿费的差价,加之林卫国许诺的两百块红包……
阎埠贵光是想想,就觉得心头一阵火热。
两人坐着公交车,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红星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栋三层的灰色小楼,门口挂着一块金字招牌,看起来颇有气派。
阎埠贵领着林卫国,轻车熟路地上了二楼的编辑部。
编辑部里,是一排排的办公桌,到处都堆满了书稿,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味道。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到阎埠贵,抬了抬眼皮。
“哟,老阎,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这人就是黄建国,黄编辑。
他的语气,听起来很平淡,并没有阎埠贵吹嘘的那么“铁”。
阎埠贵却一点不觉得尴尬,他热情地凑上去。
“老黄,我可是给你送宝贝来了!”
他一把将身后的林卫国,推到了前面。
“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咱们轧钢厂的大功臣,林卫国同志!”
“翻译天才!”
黄建国这才正眼打量了一下林卫国。
很年轻,气质也很沉稳,不象是个浮夸的人。
但他心里,其实并没太当回事。
阎埠贵是什么人,他很清楚。
一个爱占小便宜,有点小聪明的教书匠而已。
他嘴里的“翻译天才”,多半是夸大其词。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是客气地点了点头。
“林同志,你好。”
林卫国也礼貌地回应:“黄编辑,您好。”
阎埠贵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一下,以便尽快进入“谈价钱”的环节。
“卫国,快,把你带的稿子,给黄编辑看看。”
林卫国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了一份稿纸。
这份稿纸,是他昨天晚上,特意准备的。
他没有拿厂里那些高级的军事工业资料,而是从阎埠贵送给他的那本破烂的《拖拉机维修》期刊上,选了一篇最复杂的文章,重新翻译了一遍。
黄建国接过稿纸,扶了扶眼镜,看了起来。
他本来是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
可只看了第一眼,他的眼神,就变了。
作为一名资深的科技图书编辑,他每天都要看大量的稿件,眼光毒辣得很。
一篇翻译稿的好坏,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林卫国的这份稿子……
工整的字迹,流畅的文笔,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
最让他震惊的,是翻译的“信、达、雅”!
“信”,是忠于原文,准确无误。
“达”,是行文流畅,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而最难的“雅”,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让文本具有一种美感和专业性的韵味。
林卫国的这份翻译稿,完美地做到了这三点!
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术语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比如原文中的一个词,很多翻译会直译成“差速器锁止机构”,虽然意思没错,但很拗口。
而林卫国,则翻译成了“差速锁”。
简洁,明了,又充满了工业的美感!
这一个词的差距,就是业馀和专业的区别!
黄建国越看越心惊,他抬起头,看向林卫国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不再是敷衍,而是充满了震惊和欣赏。
“这……这是你翻译的?”他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林卫国平静地点了点头。
“是我翻译的,随便写写,让黄编辑见笑了。”
随便写写?
黄建国嘴角抽搐了一下。
这要是随便写写,那社里那几个靠翻译混饭吃的,岂不是该集体上吊了?
阎埠贵没看出黄建国眼神的变化,他只觉得时机到了。
他悄悄给黄建国使了个眼色,然后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他的表演。
“咳咳,老黄啊,你看,我们家卫国的水平,还行吧?”
“这样的稿子,要是拿到你们出版社出版,这个稿费……大概是个什么章程啊?”
他故意把问题抛给黄建国,等着他报一个底价。
然而,林卫国却抢在了黄建国前面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淅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三大爷,您先别急。”
他转向黄建国,微笑着说。
“黄编辑,我知道,出版社有出版社的规矩。”
“象我这样的新人,直接谈稿费,可能有些唐突。”
“不如这样。”
他从包里,又拿出了一份东西。
不是稿纸,而是一份打印的,盖着红章的文档。
“这是我们轧钢厂,出具的一份‘技术能力证明’。”
“上面有我们厂总工程师,对我的俄语翻译能力的评语。”
“另外,我之前翻译的《乌拉尔-3型重型锻压机技术手册》,部分章节,已经作为内部学习资料,上报给了工业部。”
“这是工业部办公厅,给我们厂发回的表彰文档的复印件。”
他将两份文档,轻轻地放在了黄建国的桌子上。
轰!
阎埠贵感觉自己的脑子,象是被一万斤的锤子给砸中了!
他……他说什么?
轧钢厂总工程师的评语?
工业部的表彰文档?!
这……这他妈的……
他本来想的是,利用信息差,把林卫国塑造成一个“有才华但没名气”的新人,这样他才有压价和操作的空间。
可林卫国这两份文档一拿出来,直接就把天花板给捅破了!
这还叫新人?
这他妈是国家认证的顶级大佬啊!
黄建国在看到那两份文档,尤其是看到“工业部办公厅”那鲜红的印章时,整个人都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他的手,哆哆嗦嗦地拿起那份文档,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
当他看到总工程师评语里“国之瑰宝,技术翻译领域百年不遇之奇才”这样的话时,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他看到工业部表彰文档里,对他翻译工作“为国家重工业发展扫清了重大障碍,给予最高级别嘉奖”的评价时,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停止了!
他再看向林卫国的眼神,已经不是欣赏了。
是仰望!
是敬畏!
是看到了神仙下凡!
这哪里是什么新人!
这是活的招牌!是镇社之宝啊!
别说让他来投稿了,现在就是八抬大轿,都请不来的大神!
阎埠贵整个人都傻了,呆立在原地,手脚冰凉。
他感觉自己就象一个跳梁小丑,刚才那些小心思,小算计,在人家这两份文档面前,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他想压价?
他想赚差价?
他配吗?!
林卫国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微笑着对已经完全失态的黄建国说道。
“黄编辑,现在,我们可以谈谈稿费了吗?”
“我想,以我的翻译质量,和这份来自工业部的认可。”
“按照贵社‘特约顶尖专家’的稿费标准来执行,应该……不算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