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议论声,清淅地传到林卫国的耳朵里,他只是一笑置之。
他回到技术科自己的办公室,发现里面的陈设,已经焕然一新。
不但办公桌椅换成了更高级的,旁边还多了一个书柜,上面摆满了各种崭新的技术书籍。
连茶杯,都换成了带盖的搪瓷缸。
这待遇,已经跟科长一个级别了。
而这一切,对于四合院里的邻居们来说,冲击力就更大了。
林卫国被厂里派了专车接送上下班!
一辆黑色的,锃光瓦亮的伏尔加轿车,每天早上准时停在胡同口,等林卫国上车后,再缓缓离去。
傍晚,又准时把他送回来。
这排场,别说四合院了,就是整个片区,都是独一份!
这下,再也没人怀疑林家是吹牛了。
事实,就摆在眼前
许大茂每天看着那辆小汽车,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他那个放映员的身份,以前在院里是何等的风光。
可现在,跟能坐上小汽车的林卫国一比,简直就是萤火虫和皓月的区别,连提鞋都不配。
他甚至连嫉妒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剩下深深的无力感。
而三大爷阎埠贵,则是彻底坐不住了。
他每天搬个小马扎,就坐在自家门口,假装看报纸,实际上,眼睛的馀光就没离开过胡同口。
当他看到林卫国从那辆黑色的小汽车上下来时,他的心,就跟被针扎一样。
疼!
眼红得疼!
他拿出自己的小算盘,躲在屋里,噼里啪啦地算了一遍又一遍。
林卫国现在是工程师待遇,一个月工资八十六块五。
当了特别顾问,又有特殊津贴,一个月起码一百块往上。
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奖金肯定少不了,几百块?上千块?
再加之这小汽车接送的待遇……
阎埠贵越算越心惊,越算越眼热。
最后,他颓然地发现,林卫国一个月挣的钱,比他这个小学高级教师一年的工资都多!
不行!
绝对不行!
这么一棵粗壮得没边儿的大腿,要是抱不上,他阎埠贵这辈子都得后悔死!
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抱上呢?
送礼?
人家现在什么都不缺,自己那点东西,人家看得上吗?
套近乎?
林卫国那个年轻人,看着温和,实际上精明得很,寻常的套路,根本没用。
阎埠贵愁得抓耳挠腮,饭都吃不香了。
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文化人”这个身份。
林卫国是技术人才,但总有需要“文化”的地方吧?
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天,阎埠贵去废品收购站,想淘换点旧书旧报纸,回来当引火柴。
他在一堆废纸里翻翻拣拣,突然,他的眼睛被几本封面是俄文的书给吸引了。
那是一些苏联出版的文学作品和科技期刊。
在当时,中苏关系友好,这些东西并不少见,但大部分都被当成废纸处理了。
阎埠贵虽然看不懂俄文,但他认识那些蝌蚪一样的字母。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俄文!
林卫国不就是靠翻译俄文才一飞冲天的吗!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对俄文的东西,肯定有须求!
阎埠贵的心,瞬间就活泛了起来。
他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一个“绝妙”的计划,在他心里形成了。
他把那几本俄文书刊,全都买了回来,花了五分钱。
然后,他揣着这几本书,直接就奔着林家去了。
……
此时,林卫国正在家里,陪着母亲王茹说话。
他这次立功,厂里发了五百块钱的巨额奖金。
他把钱全都交给了王茹。
王茹拿着那厚厚的一沓大团结,手都在抖,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卫国,这……这么多钱,咱们怎么花啊。”
“妈,您收着,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给弟弟妹妹做几身新衣服,家里也该添置点东西了。”林卫国笑着说。
就在这时,阎埠贵在外面敲了敲门。
“卫国在家吗?三大爷找你有点事。”
林卫国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个无利不起早的三大爷,又想干什么?
“三大爷,请进。”
阎埠贵笑呵呵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捧着那几本破破烂烂的俄文书。
他一进来,就满脸堆笑地把书递到林卫国面前。
“卫国啊,你看,我今天去废品站,特意给你淘换来的好东西!”
“我知道你懂俄文,这些可都是苏联原版的书籍,我一看,就觉得对你肯定有用!”
“你三大爷我,也没别的本事,就是心里时刻惦记着你!”
他一副“我为你操碎了心”的模样。
林卫国接过那几本书,随意地翻了翻。
一本是普希金的诗集,一本是讲拖拉机维修的期刊,还有一本是儿童画报。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一文不值。
他一眼就看穿了阎埠贵的心思。
这是典型的“投石问路”。
先用这几本不值钱的书来示好,看看自己的反应,如果自己收下了,那后面,他肯定就有别的要求了。
林卫国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没有点破。
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
“哎呀,三大爷,这可真是太谢谢您了!”
“您看,您还特意为我跑一趟,这多不好意思。”
阎埠贵一看有戏,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嗨!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咱们是邻居,互相帮助,那不是应该的嘛!”
他搓着手,终于图穷匕见了。
“那个……卫国啊,我听说,你翻译的那些资料,价值连城。”
“我就在想,这京城里,肯定还有不少这种没人看得懂的俄文好东西。”
“比如说,一些出版社、研究单位,他们手里肯定积压了不少。”
“你要是能把这些东西都翻译出来,那得是多大的贡献?又能挣多少稿费?”
他循循善诱,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
“不瞒你说,三大爷我在文化圈,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编辑,他们手里,就有一大批从苏联买来的科技图书,正愁没人翻译呢!”
“你看,要不……我给你牵个线,搭个桥?”
“这要是事成了,你吃肉,让三大爷我……跟着喝口汤,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