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华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办公室走去。
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推开门。
一股浓烈的墨水味和饭菜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林卫国正趴在桌子上,似乎是睡着了。
他的身下,压着一摞山一样高的稿纸。
旁边的地上,放着七八个空了的饭盒。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他年轻而坚毅的侧脸上,能看到他眼框下浓重的黑眼圈,和下巴上冒出的一圈青色胡茬。
他看起来很疲惫,但睡得很沉。
赵兴华的脚步,一下子就停住了。
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喉咙象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眼框瞬间就红了。
拼命!
这个年轻人,是在用命,在为厂里,为国家拼啊!
他身后跟进来的几位领导,也都沉默了。
他们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稿纸,再看看趴在稿纸上睡着的林卫国,心中只剩下两个字。
敬佩!
发自内心的敬佩!
“别……别吵醒他。”
赵兴华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沙哑。
“让他睡,让他好好睡一觉。”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想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林卫国盖上。
就在这时,林卫国似乎是听到了动静,睫毛动了动,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眼神里有一瞬间的迷茫,但很快就恢复了清明。
“厂长?你们怎么都进来了?”
他坐直了身体,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脖子。
“我……我是不是睡着了?”
“卫国同志,你醒了!”赵兴华又惊又喜。
“你感觉怎么样?身体要不要紧?”
林卫国笑了笑,虽然面带疲色,但精神看起来还不错。
“没事,厂长,就是有点困。”
说着,他将身下那厚厚的一摞稿纸,抱了起来,稳稳地放在了桌子中央。
“幸不辱命。”
“乌拉尔-3型重型锻压机,全套技术资料,一百三十七万字,连同五十二张内核图纸的标注,全部翻译完毕。”
“请各位领导,审阅。”
轰!
这句话,就象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人的脑海里炸响!
一百三十七万字!
五十二张内核图纸!
不到三天的时间!
完成了!
他真的……完成了!
总工程师老李,第一个冲了上去,他的手都在颤斗。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稿纸,那是一张关于液压伺服系统内核算法的翻译。
上面的内容,深奥无比。
但林卫国的翻译,用词精准,逻辑清淅,甚至在一些关键的,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他还用红笔,细心地做出了标注和解释。
“妙!妙啊!”
老李看得如痴如醉,嘴里不停地发出赞叹。
“这个‘冗馀变量’的翻译,太绝了!我之前查字典,字典上只说是‘多馀的变量’,意思完全不对!还是林顾问这个翻译,一针见血!”
“还有这里,关于‘压力反馈迟滞’的补偿公式,他不仅翻译出来了,还把公式的推导过程,都给补充完整了!天啊!他不仅懂俄文,他还精通液压工程!”
老李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心惊。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林卫国的眼神,已经不再是看一个晚辈,而是在看一个高山仰止的宗师!
“厂长!”
老李激动地对赵兴华喊道。
“不用审了!这翻译稿,是无价之宝!”
“有了它,我们别说一个月,半个月之内,就有信心把这台机器给装起来!”
“不!不止是装起来!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这份资料,尝试着……尝试着自己仿制!”
仿制!
这两个字一出,赵兴华和两位副厂长的呼吸,瞬间就急促了起来!
这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果真的能把这台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的锻压机给仿制出来,那对于中国的重工业来说,将是何等巨大的贡献!
那功劳,大到他们无法想象!
赵兴华的身体,因为过度激动而微微颤斗。
他知道,他赌对了!
他赌到了一个能改变轧钢厂,甚至改变中国工业格局的绝世天才!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走上前,用力地拍着林卫国的肩膀。
“卫国同志,我代表轧钢厂一万多名职工,谢谢你!”
“我代表国家,谢谢你!”
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浓重的鼻音。
林卫国站起身,神情郑重。
“厂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是一名中国人,也是轧钢厂的一员。”
赵兴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一个轧钢厂厂长能够处理的范畴。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攻关,而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重大突破!
他当机立断,对秘书刘峰下令。
“刘峰!”
“在!”
“马上备车!把这份翻译稿,取最内核的第一页,复印一份!”
“不!手抄一份!让厂里写字最好的人来抄!”
“我要立刻去市里!去部里!我要亲自向领导汇报!”
“这件事,必须让最高层知道!”
林卫国被赵兴华强制放了三天假。
这三天,他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把之前透支的精力,全都补了回来。
而就在他睡觉的这三天里,整个轧钢厂,乃至京城的工业系统,都因为他而掀起了轩然大波。
赵兴兴拿着那份手抄的,只有一页的翻译稿,直接捅到了市工业局。
工业局的领导一看,大惊失色,当场就看不懂,但他们能看懂总工程师老李在下面写的评语——“国宝级翻译,价值连城!”
事情不敢耽搁,立刻上报主管工业的副市长。
副市长也看不懂,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件事的巨大价值,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中央工业部。
工业部的领导,那可都是真正的行家。
当他们看到这份凝聚了林卫国心血的翻译稿时,整个会议室都沉默了。
沉默过后,是火山爆发一般的激动!
“这是谁翻译的?!”
“轧钢厂的一个技术顾问?叫林卫国?才二十出头?”
“马上!把他所有的资料都给我调过来!”
“不!直接把人给我请到部里来!我要亲自见见这个年轻人!”
一时间,风起云涌。
林卫国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了国家最高层领导的视野。
当然,这一切,正在家里补觉的林卫国还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三天假期结束后,他再去上班时,整个世界都变了。
从他踏进轧钢厂大门的那一刻起,所有见到他的人,无论是普通的工人,还是车间的领导,都远远地停下脚步,对他投来混杂着敬畏、崇拜和好奇的目光。
那眼神,就象是在看一个活着的传奇。
“看,那就是林顾问!”
“就是他,三天翻译了全套的苏联专家资料!”
“听说部里的大领导都点名要见他呢!”
“我的天,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