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拆砖人 > 第六章:角山墩旗主

第六章:角山墩旗主(1 / 1)

崇祯二年的夏末,塞北的风已经带了点刀子味,可李家堡的陶窑边上,土坯房里却飘着股陶土烧硬的焦香气,混着夜风倒也暖融融的。陈建国正把松弛的桑木弓塞进草堆,旁边的二娃腮帮子鼓得象个吹胀的猪尿泡,正使劲擦脸上的灰——方才跟王老铁理论,被老东西甩了一脸炭灰。

“狗剩哥,咱再不理那老骗子!“二娃攥着拳头,手背上的新痂蹭破了,渗出血珠也浑然不觉,“我去找赵旗官,他路子广,总能找着靠谱的铁匠!“

陈建国没抬头,正用竹片刮木板上的炭灰——那是张没画完的弓图。“赵旗官的心思全在蛐蛐罐和银子上,指望他不如指望陶窑多烧两个碗。“他声音平稳,“造弓的毛病不在铁匠,桑木没烘透,牛角粘不牢,换十个铁匠也白搭。先把陶烧好攒钱,乱世里,钱是骨头,没骨头站不住。“

这话实在,二娃虽气,也只能闷头应着。要知道在明末的军户堡子,军户不是兵,是朝廷的佃农,出了粮还要出命,想干点正经营生比登天还难。陈建国能靠烧陶挣口饭,已经是旁人眼里的“能耐人“——当然,这能耐是四十岁的灵魂灌进十六岁的身子里,熬出来的。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几乎长在陶窑边。除了原先受欢迎的粗陶碗,陈建国添了新花样——陶罐。这主意绝了,军户家里缺粮缸缺菜坛子,木盆不防潮,铁锅太贵,陶罐简直是刚需。二娃的拉坯手艺也练出来了,指尖一转,罐口就圆溜溜的,连柳嫂都夸:“这手艺,老陶工看了都得眼红。“

柳嫂每天准时给两人送饭,忙完家里活就来帮着筛土码坯,手脚比男人还利索。这天筛土时,她瞅着陈建国走神,打趣道:“以前你跟在我后头,像只刚出窝的小雀,叽叽喳喳没个停;现在倒好,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沉稳得象个小老头——不过这样才好,毛躁的娃子成不了事。“

陈建国只是笑。他没法说,这具身子里装着另一辈子的沧桑。前阵子他还瞎琢磨过怎么讨柳嫂欢心,脑子里突然蹦出句吐槽:“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想儿女情长?先活下来再说!“这话比凉水还管用,瞬间把那些念头浇灭了。明末的军户堡子,活着就是最大的体面,别的都是虚的。

开窑那天,六十个陶碗、二十个陶罐刚摆出来,军户们就围得水泄不通。张婶挤在最前面,举着布包喊:“狗剩,上次那碗摔三次都没破!给我来个大陶罐腌咸菜,算便宜点!“

陈建国刚要开口,人群外传来个倨傲的声音:“狗剩,百户家要个装腌肉的罐子,有现成的吗?“来人是周福,周百户的远房侄子,仗着亲戚关系在堡里横行,军户们都得让他三分。

陈建国早有准备,转身抱出个半人高的陶罐——罐壁比寻常的厚三分,底部还做了防滑纹,是特意烧的“定制款“。“周老哥,这罐八十文,比集市便宜二十文,您看?“

周福掂了掂,沉实!咧嘴笑了:“你这娃会来事。“付了钱,让跟班抬着罐子走了。这就是明末的人情世故,军户想活下去,就得把当官的伺候舒坦,哪怕对方只是个“关系户“。

人群散后,柳嫂数铜钱数得手指发僵,声音都颤了:“一共一千八百八十文!照这势头,捐官的钱很快就够了!“明朝的捐官制度早成了惯例,五两银子就能买个小旗官,虽只管二十人,却是“官身“——有了这身份,就没人敢随便抢你的生意,这是陈建国早盘算好的路。

“柳嫂,二娃,往后每月给你们开二百文工钱。“陈建国擦了擦汗。

两人当场愣住。柳嫂急着摆手:“壮劳力一月才一百五十文,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敢要这么多?“二娃也摇头,眼睛亮得象星星:“我不要钱!跟着你杀鞑子报仇就行,有口饭吃就够!“

柳嫂神色一正:“狗剩,我得劝你一句。你生意再好也是军户,没身份就是块肥肉,迟早被人叼走。赶紧攒钱捐官,哪怕是个小旗官,也能立住脚。“

“我正有这想法。“陈建国点头。乱世里,钱是肉,身份是皮,没皮的肉迟早被抢光。

这时二娃突然喊起来:“狗剩哥!你看这瓷片!能割破手!“陈建国蹲下身,捡起块崩裂的陶片——薄而锋利,指尖一划就渗出血。脑子里突然一道光:陶罐装火药,不就是现成的炸弹?

前世看的纪录片里,古人就用这招做“瓷雷“,装上火药混上碎瓷片,扔出去威力不小。他是化工专业出身,配黑火药比造弓熟多了。可柳嫂一盆冷水浇下来:“私制火药是杀头的罪!硝石硫磺官府管得比军粮还严,没百户点头,碰都不能碰!“

陈建国骂了句娘——穿越过来没金手指就算了,连做点实事都处处受限。这就是明末的现状:外有鞑子磨刀,内有官府卡脖子,好好的法子硬是胎死腹中。他只能压下念头:“先捐官,站稳脚跟再说。“

一个月后,陶窑的收益堆成了小山——八千九百八十文,快九两银子了。陈建国选了个大陶罐,罐上刻着“平安“篆字,有一层淡釉,又包了五两银子,挑着去了百户府。

周百户正摇着蒲扇喝茶,看见陶罐眼睛就亮了:“你这陶活越来越地道。“陈建国把银子递过去,躬身道:“求大人给个差事,小的想去角山墩台当小旗官,一定好好孝敬您。“

周百户一听心里高兴坏了,捏了捏银子,脸色沉了下来:“陈狗剩,你今年多大了,十五、还是十六,你见过十五六岁的旗主吗?当旗主得服众,你这个年龄当旗主,别人不得说我处事不公啊?”

“百户大人,我现在也只能凑出这么多银子了,实在是凑不出来了,您要是允了我这个差事,以后肯定衷心给您办差,但凡有点好处第一个想着您。其他的我现在实在是做不到了!”陈建国不卑不亢的抱了抱拳。

“看你人不大,这番话倒是说的得体。这阵子烧陶没少赚银子吧,本来想着过几天让下边人去找你呢,既然你今天奔着我来了,也实在不好驳了你的脸面。角山墩台虽然偏一点,军户少了些,防守的辖区可是不少呢,你觉着你能担起这副担子?”周百户沉吟着说到。

“只要百户大人信任,我保证不用百户所一两银子,把防务给您老人家做的妥妥的!”陈建国拍着胸脯说到。

“你知道我这个百户有多少为难的地方?上边多少级的长官得表衷心,表衷心不光是要做好本职,最主要的是,你得孝敬。下边十几个小旗,柴米油盐我也都得想着,这个家确实不好当。”周百户眼睛看着陈建国等着他说话,心里想着,不知道这个娃娃,能不能领会自己的意思,要是再不领会,自己就得把话说到明处了。

“小的明白,角山墩台就那么几个军户,上边拨的军饷,您就是给我,我也不知道发给谁。不过我这个烧陶每个月还能赚上一两多银子,我到那再多开上点荒地,应该能够防务那点开销。肯定能把您交办的差事做的妥当,交给我您就放一百个心。”陈建国忍住心里的恶心,信誓旦旦的表态。

周百户心里乐坏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好吧!看你这么有决心,那你就试试吧。不过你可记住今天你说的每一句话。要是在外面胡说八道,让人说三道四,看我怎么收拾你个小崽子的。明天去找孙吏目领公文吧!“他哪知道,自己随手打发的“苦差事“,日后会成塞北的一根硬骨头。

走出百户府时,陈建国的心里也不知道该不该高兴。要说高兴吧,也应该高兴,不用考公、不用上军校,直接有了这军官的身份,也算是有正式编制的人了。要是放在穿越前的世界,就这参工年龄,将来到退休的时候,妥妥的高工资退休。也就是明末这混乱的世道才能这样,比制作一张硬弓简单的多。要说恶心吧,也是真恶心,这角山墩台,明明已经空了两年没有小旗主了,可自己花了银子,还让周百户拿捏着说这么多好话,腻歪的。

“哈,呸”陈建国目光巡视一圈,见四周无人,不由的狠狠啐了一口。

二娃和柳嫂在巷口等着,柳嫂一听去角山墩台,脸色马上暗了下来:“你咋去那种地方?喝口水都难!“陈建国笑了:“那里没人管,正好干咱们的事。二娃先跟我去,柳嫂你想好了再过来。“

柳嫂瞅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笑了:“我跟你们去!不过对外得说,你每月给我一百文工钱——我一个寡妇,别眈误你找媳妇!“

就在陈建国忙着收拾去角山墩台的家当时,草原上的察哈尔部议事金帐里,牛油烛烧得正旺。林丹汗坐在虎皮王座上,银甲反光,手里把玩着弯刀,目光锁在羊皮地图上的“云州镇“。

“巴图,你知道为何升你为管旗台吉?“他问单膝跪地的年轻将领。巴图上个月用计攻破云州镇,让明朝千户的小妾亲手杀了主子,这战绩在部落里传疯了。

“全凭大汗威名。“巴图低头。

“错了。“林丹巴图尔把弯刀扔给他,“明朝的官,软骨头多。硬拼十场,不如骗一个软骨头献城。他们的千户,要么是花钱买的官,要么是只会讨好上司的废物,对付他们,攻心最管用。“

帐下顿时哄笑起来。佐领蒙克拍着桌子喊:“上次去怀安卫,那千户提前把粮食搬城外,就怕咱们烧他库房!“阿勒坦捋着胡子笑:“固塞卫的李进忠,见了咱们的马蹄印就闭城三天!“

林丹巴图尔喝了口马奶酒,语气轻篾:“这次把他们打的挺疼,但是我们还是要和明朝议和,让他们重开互市!明朝要是不同意互市,就接着打,打到他们同意为止。“帐内的呐喊声震得毡布都抖——他们看透了明朝边军的腐朽,这腐朽,比任何武器都管用。

而宣化府的镇守司里,监军道李若圭正拿着崇祯的朱批,笑得合不拢嘴:“你看陛下夸秦守义&039;忠勇殉国&039;,骂沉廷威&039;轻举妄动&039;——这战报改得,天衣无缝!“

周士朴陪着笑,心里却发冷。秦守义是献城投降的懦夫,沉廷威是率五百人硬抗两百鞑子的硬汉,可战报一改,黑白就颠倒了。这就是明末的官场,谎言比刀剑锋利,能骗陛下,能骗史书,却骗不了草原上的马蹄声。

“沉廷威敢说什么?“李若圭阴恻恻地笑,“他那的三把手,东林党提拔的那个温景行,每天都想着当一把手呢,我就不信这个沉廷威自己不知道。盯着他,敢异动就参他贪污军饷,我就不信从百户到千户,十两八两银子的乱帐找不出来的!“

周士朴望着窗外的狂风,心里发慌。塞北的风越来越烈,鞑子的马蹄越来越近,可朝堂上还在演着“边境安稳“的戏码。崇祯皇帝在京城批阅着虚假的战报,以为自己驭下有方,人人用命呢,却不知道他的边军,早已烂到了根。

此时龙门千户所的田埂上,赵烈把染血的花名册藏进怀里。风吹过田野,草莽沟的方向埋着两百多弟兄的忠魂。他握紧拳头——总有一天,要带着这本花名册去京城,让陛下知道,那些被埋在麦堆里的冤屈,那些被篡改的真相。

崇祯二年的夏末,世界分成了两半。一半是鞑子的弯刀和官员的谎言,一半是荒地上的锄头和少年的拳头。陈建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历史,但他知道,只要把脚下的地种好,把手里的武器造好,就有希望。

乱世里,希望这东西,比银子金贵,比官身结实,比任何刀剑都管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智囊里的管理学 御兽:蛇姬背叛?养成九尾天狐 刑侦谜云 星空灵魂列车 苍茫天道 我的阴婚老公是阎王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开局还魂李元霸,我该先杀谁 我的道果只能我自己种 契约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