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
晨光从雕花长窗照进太极殿。
落在金砖地面之上。
萧墨寒穿着玄色蟒袍站在珠帘前面。
代行君主职权。
”漕运出现八十万两的亏空。”
”与之相关的官员共有二十七人。”
他说道:”本王依照圣旨。”
”所有主要罪犯即刻处斩。”
”其家产全部充公。”
”其亲属三代之内永远不得为官。”
殿内一片沉寂。
几位老臣暗中朝站于前列的太子萧瞻望去。
只见他低着头紧盯着笏板。
口中未发出半点声音。
帘后传来内侍尖细的声音:
”陛下有旨。”
”准摄政王所奏。”
退朝的钟声敲响。
百官依次鱼贯而出。
几位出身寒门的年轻官员迅速跟上了萧墨寒。
”王爷。”
”关于盐税新政”
”明日将细则呈上来。”
”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缺”
”让考功司郎中递补。”
几个关键职务很快便有定论。
身处一旁的东宫官员们个个脸色阴沉。
却只能忍气吞声。
东宫。
书房。
”砰”的一声。
青玉镇纸被狠狠摔在地上。
碎玉四溅。
他就是要赶尽杀绝。
赵汝衡属于孤。
他想杀谁就能杀谁。
武选司。
考功司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现在就连朝会也由他来主持。
”殿下别恼!”
云芷急忙打断。
示意左右退下。
宫人全部退出之后。
她才轻声说道:
”殿下平息怒气。”
”摄政王当前代替父皇管理国事。”
”名义上是为整治积弊。”
”现在和他硬碰硬。”
”大概会吃亏。”
那么就应该坐等着被处决吗?
萧瞻眼中布满血丝。
他对太子妃说。
你是比较了解他的。
他的弱点在哪?
找到一个疏漏之处。
本王就能在父皇面前
”殿下。”
云芷轻轻摇着头说。
”如今父皇身体欠安。”
”就连朝会都要由摄政王代替主持。”
”您想。”
”父皇会听谁的话呢?”
这时。
门外传来通禀:
”殿下。”
”太子妃。”
”程太傅求见。”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他说道:
”殿下。”
”老臣老臣被逼退休了。”
”摄政王说老臣年老力衰。”
”无法承担重任”
他称。
以后要给东宫属官选派那种年纪适中。
精力充沛。
懂得实际事务的人。
送别程太傅之后。
萧瞻沉默了许久。
然后轻轻说道:
”太子妃。”
”孤清楚记得……”
”他的书房里是否悬挂着一幅《北疆勘舆图》呢?”
”殿下何意?”
据说他常常会查看到很晚才睡。
如果这张非常重要的图卷出现了错误……
”殿下!此事关系边防安危,万万不可!”
萧瞻盯着她。
忽然笑了:
”孤随口一说罢了。”
”看把你急的。”
摄政王府。
书房。
”王爷。”
”漕运一案共查抄白银一百二十万两。”
”已全部入库。”
”盐税新政在江南推行受阻”
”兵部武选司已经交接完毕。”
萧墨寒坐在案前。
快速地批阅着文书。
他说道:
”传令下去。”
”凡是抵制新政的人。”
”一律按照抗旨来处理。”
”可是王爷。”
”这些盐商背后都有朝中大臣”
”正好。”
”本王正要看看。”
”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
这时。
侍卫来报:
”王爷。”
”太子殿下求见。”
萧瞻走进书房。
脸上带着笑容:
”皇弟真是勤勉。”
”殿下有事?”
我是因漕运一事而来。
赵汝衡确实有罪。
不过牵连三个家族未免过重吧。
殿下难道不知。
八十万两亏空款可装备三万精锐骑兵。
边关若告急。
殿下打算拿这些贪官的性命来抵御戎族铁骑吗?
萧瞻脸色微变:
”孤不是这个意思”
”殿下此话怎讲?”
萧墨寒抬起目光问道。
”是为贪官说项。”
”抑或是觉得本王的判罚有误?”
”殿下若是来为罪臣说情。”
”那就请回吧。”
萧瞻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
他沉声问道:
”皇弟如今代父皇理政。”
”竟将孤这个太子也放在眼中吗?”
”殿下言重了。”
”本王只是依法办事。”
”好好一个依法办事啊。”
”皇弟私自更换东宫属官也算依法办事?”
”逼走程太傅也算依法办事?”
程太傅年纪很大了。
应当退休。
关于东宫属官这件事。
”萧墨寒平静地说道:
”我觉得。”
”殿下身边要有几个真能干事的人才行。”
”你!”
”殿下若无其他事。”
”本王还要去军营巡视。”
次日朝会。
风波再起。
依旧珠帘垂幕。
萧墨寒代君听政。
”臣弹劾摄政王专权擅政。”
”排除异己!”
”臣附议!”
”摄政王任用私人。”
”把持朝政!”
帘后内侍传旨:
”陛下问:”
”摄政王有何话说?”
萧墨寒迈步而出。
神情未变。
他对诸位大人称他专权有所不满。
于是问道:
”各位大人指责我专权。”
”那么就拿漕运一事来说。”
”我的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至于盐税新政。”
”难道真的对国家毫无益处吗?”
”还有兵部换将。”
”所任用的人难道都是无能之辈吗?”
他环视众臣:
若有人可找出臣所发布的政令有误之处。
那么臣甘愿辞去摄政王之位。
朝堂上一片寂静。
内侍传旨:
”既然无人指证。”
”准摄政王继续推行新政。”
退朝后。
萧瞻在宫道上拦住萧墨寒:
”皇叔好手段。”
”不及殿下。”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
”集结这么多大臣弹劾臣。”
”你!”
”殿下与其费心对付臣。”
”不如好好想想如何为陛下分忧。”
东宫。
夜。
萧瞻把茶盏摔在地上。
怒骂道:
”废物!”
”全都是废物!”
”如今想要弹劾他。”
”却得要经过他这一关。”
”这朝堂之中。”
”还有孤的地位存在吗?”
幕僚们垂首不语。
可以试着从太子妃这边入手。
太子妃和摄政王原本就有很深的交情。
”够了!”
”都给孤滚出去!”
待众人退下。
内侍来报:
”殿下。”
”太子妃求见。”
云芷端着参汤走进:
”殿下。”
”夜深了。”
”怎么?”
”是来替你的旧情人说情的?”
云芷放下参汤:
殿下。
父皇如今病重。
朝局动荡。
您和摄政王若硬碰硬。
只会导致两败俱伤。
”那依太子妃之见。”
”孤该如何?”
”韬光养晦。”
”静待时机。”
三日后。
江南急报入京。
”报——”
”江南连日暴雨。”
”河堤溃决!”
朝会上。
萧瞻出列:
”儿臣愿前往江南赈灾!”
帘后静默了片刻。
内侍传达圣旨称。
陛下旨意为:
太子留守京城。
赈灾事务由摄政王全权处理。
萧瞻铁青着脸走出太极殿。
在宫门外遇见正要出宫的云芷。
”太子妃这是要去何处?”
”臣妾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萧瞻冷笑:
”太后向来偏爱摄政王。”
”太子妃倒是会挑时候。”
”殿下。”
云芷平静地注视着他。
”太后偏向摄政王。”
”但这并不影响她关注江山传承。”
”如果殿下在太后面前表现出储君应有的风范……”
”够了!”
萧瞻打断她。
”孤不需要你教怎么做!”
当夜。
摄政王府。
”王爷。”
”江南水患严重。”
”立即调拨粮草。”
”开仓放赈。”
”可是王爷。”
”这需要大量银两”
”从本王的私库支取。”
萧墨寒沉吟片刻后说道:
”要让人严密监视东宫。”
”太子今日在朝堂上受了亏。”
”肯定不会轻易罢休。”
侍卫离去之后。
萧墨寒走向窗边。
凝视着东宫所在之处。
月色似水。
洒在他的冷峻侧面之上。
这时。
暗卫来报:
王爷。
查明太子近期频繁同一些边关守将打交道。
疑似暗中调动兵马。
萧墨寒说道:”继续盯着。”
”可不要打草惊蛇啊。”
”显然。”
”有人已是按捺不住想要行动起来。”
他把《北疆勘舆图》铺开。
手指缓缓掠过边境线。
”传令北疆诸军。”
”除非本王亲下手令。”
”否则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
这场权力博弈远比他想象中更为凶险。
他所守护的并非仅仅局限于手中之权。
更是关乎到这万里江山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