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边的公告栏上,一张崭新的告示吸引了三连全体官兵的目光。
上面白纸黑字,清楚地写着:“查本连副连长孙得胜,于昨日操课期间,于营房内酗酒酣睡,内务凌乱,未能履行职责,严重违反新颁军纪条令。
为严肃军纪,兹决定:对孙得胜处以禁足一日,并罚抄《士兵行为规范》二十遍之处罚并以执行完毕。望全连官兵引以为戒,严格遵守各项规章。
另重申:即日起,无论官兵,均需按《内务条例》整理着装、打扫营房。每日操课须严格按计划进行,连排职军官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每日操课前,由值日官检查军容内务,优劣情况于连队公示。
军官内务检查,由各排推举两名士兵代表共同进行,一视同仁!”
这张告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三连引起了巨大震动。
“这真是动真格的了吗?”
“谁知道啊,他收执行完毕,你看见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就没啥结果。”
“我看不像,传令兵李春生说是连长亲自监督检查的。”
听他说完,士兵们脸上充满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副连长都被如此严厉地公示处罚,看来这位新连长是动真格的了,之前颁布的那些条令绝非儿戏!”
“看来我们的好日子可能真的要来了。
马文良跑到孙得胜房间,“孙哥,孙哥,不好了!”
“嚎什么丧!天塌了?”孙得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告示栏…贴出来了!说你昨天被处罚的事,全连都知道了!”马文良急忙把告示内容说了一遍。
“他娘的!欺人太甚!”孙得胜猛地一拍桌子,脸黑得像锅底,“真当老子是泥捏的?给脸不要脸!”在全连面前被如此公示处罚,让他感到奇耻大辱。
马文良凑在他身边附和着,低声咒骂着沈墨戎不留情面。但两人也清楚,此刻硬顶绝非明智之举,只能将不满暂时压下,暗中等待机会。
沈墨雷厉风行,说到做到。
次日清晨,起床号吹响后不久,值日官(由各排军官轮流担任)便带着两名由士兵推举出的代表,开始逐一检查各排宿舍内务和官兵军容。起初,许多老兵油子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内务敷衍了事。
但检查结果当场公布,优劣名单首接贴在公告栏上,被表扬的排班自然脸上有光,而被批评的,尤其是几个军官也被点名床铺凌乱、着装不整后,顿时臊得满脸通红。
“一排三班,内务整洁,提出表扬!”
“二排排长王敬尧,内务规范,堪为表率!”
“三排刘勇排长,军风纪扣未扣,提出批评!”
“司务处马文良,床下有积灰,提出批评!”
这种公开、透明且官兵共同参与监督的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所有人的荣誉感。
就连一开始觉得这是“形式主义”的一排长李振标和二排长王敬尧,也开始认真对待起来,毕竟谁也不想在士兵面前连续丢脸。
操课训练更是严格。沈墨戎亲自督导,完全按照旅部下发的新式操典进行。他本人军事技能极其过硬,无论是射击、拼刺还是战术动作,都堪称示范标准。
训练中,他宣布:“训练场上,只看本事!日后提拔班长、副排长,乃至推荐至旅部军官预备班,皆以训练成绩和日常表现为准!能者上,庸者下!”
此言一出,尤其是看到沈墨戎的身手后,许多原本心存懈怠或抱着混日子心态的士兵,也开始咬牙拼命训练。
谁不想出人头地?尤其是那些有本事却没背景的老兵,看到了新的希望。
与此同时,沈墨戎还做了一件看来颇为“新奇”的事——利用夜间空闲时间,在连部开办“识字班”。
他亲自担任教员,从最简单的字开始教起,要求所有不识字的士兵都必须参加,鼓励所有士兵全部参加。
“现代军队,不是光会开枪就行!不识字,怎么看懂命令?怎么学习新技术?将来就算回家种地,认得几个字也不是坏事!”他的话语朴实却有力。
起初,只有不识字的士兵,而且也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去的,但看到连长亲自教,也就认真学了起来,慢慢地,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不过半月有余,三连的精神面貌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营房变得整洁有序,官兵军容严整,训练场上杀声震天,士兵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昂扬之气,少了以往的油滑与暮气。
一排长李振标和二排长王敬尧私下交谈时,语气己然不同:“没想到,这沈连长还真有几把刷子,不光会说,真能干。”
“手段是厉害,软硬兼施。你看现在队伍这精气神,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看来讲武堂第一名,确实非浪得虚名。”
就连最初只是因为佩服本事而保持中立的三排长刘勇,现在也对沈墨戎多了几分真正的敬意。这位年轻连长不仅个人能力强,而且做事公道,心系士兵,是真的想把这支队伍带好。他手下的兵训练刻苦,内务也好,没少受表扬,让他也觉得脸上有光。
当然,孙得胜和马文良等人并未真正心服。
他们只是暂时蛰伏起来,表面上遵守新规,暗地里却对沈墨戎的一系列举措冷嘲热讽,称之为“收买人心”、“穷折腾”,并悄悄观察。
沈墨戎对此心知肚明,就等着他们冒头,他们不冒头,也不好找理由收拾他们。
识字班上。
“今天咱们先不认字,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连长,讲啥故事?聊斋还是狐仙?”一个士兵笑问。“给你们讲讲我做的一个梦吧。”
“前两年我有次受伤昏迷,期间做了一个很长的梦,那个梦里我去到了一百年之后的中国。”
下面的士兵听到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充满了好奇“一百年后的中是什么样子啊?”
沈墨戎继续不紧不慢的讲述“那里是一个繁华的世界,比之现在的任何一个国家都繁华,那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那里的百姓,天天都是白面馒头和大米饭。如果想的话可以是顿顿猪肉炖粉条,是肉比粉条多的那种。”
“真的假的,连长你骗人呢吧,怎么可能顿顿的猪肉炖粉条?”士兵们满是不信。
“就拿奉天来说吧,一百年后的这里叫沈阳,这里有近千万的人口,城里全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地上跑的全是汽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沈墨戎突然话锋一转“想知道一百年后的他们是怎么评价我们的吗?”
“想!”士兵们异口同声的说。
“说我们是不抵抗军队,说是在日本侵占咱们土地的时候,咱们的这些军队一枪未放,将奉天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沈墨戎话音落下,识字班里如同炸锅一般,群情激愤!
“放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老子们手里的枪是烧火棍吗?”
“谁敢这么说,老子跟他拼了!”
沈墨戎看着台下激动不己的士兵们,目光深邃。
识字班的作用不止是识字,还要在这里播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