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变故(1 / 1)

毕业考核的综合成绩榜终于张榜公布,沈墨戎的名字,赫然列于榜首之位!

这结果似乎毫无悬念,却又在暗中牵动着各方神经。

“茂宸(郭松龄字),此次毕业诸生,颇有几个可造之材。你知道的,这是我担任监督官的第一批学员。”张学良语气兴奋

“这些天,我一首关注着这次考核,详细战报每日都会呈送至他的案头,尤其是那个沈墨戎,是个带兵打仗的好苗子!”

“是啊,其笔试之精熟、术科之优异,尤其是演习中所展现出的沉着指挥、灵活应变与顽强斗志,赢得了评判官们的一致高分。赵虎、高俊峰、林文轩等人也名列前茅,三班整体成绩尤为亮眼。”郭松龄淡淡的回答道。

“我意,将考核优异者,尽数编入第三旅(注:指卫队旅,后发展为东北军精锐),充任基层连排长官,作为我军整顿改革、培植新血的班底。你以为如何?”

郭松龄面色沉静:“汉卿(张学良字)所见极是。沈墨戎此子,确为全才,战术理论、实战指挥、士兵操练皆远超同侪,本应委以重任,放至主力部队磨砺,将来必成大器。”

“好!那就这么定了。具体名单尽快拟定报我。”张学良迫不及待的说道。

郭松龄闻听此言,语气变得凝重,略一沉吟:“然而,正因其过于优异,且其经历中有几处难以解释之处,职之前曾派周砚堂详加调查。”

接着,他将沈墨戎“失忆”前后巨大的反差、师范学校先生对其政治见解的评价(包括精准判断日本“大陆政策”),以及宽甸调查中那含糊的“滇西呓语”和坟前无名祭扫等疑点,简明扼要地向张学良陈述了一遍。

张学良听完,脸上的兴奋之色渐渐褪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沉默良久,方才开口:“如此说来此人竟有这般蹊跷?那依你之见,便不可用了?”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惋惜和一丝疑虑。

“非也,汉卿。”郭松龄立刻答道,“人才难得,尤其是此等良材美玉。职并非认为不可用,恰恰相反,认为其大有可用之价值。”

“然,正因为其才堪大用,更需审慎。诸多疑点未明之前,若贸然置于主力部队关键岗位,恐有未知之风险。故职愚见,不如暂且将其留于讲武堂任教,一方面可发挥其学识特长,为堂内培养更多人才;另一方面,亦可置于眼前,便于我等近距离细细观察考量一段时日,待其背景心性彻底明朗后,再予重用不迟。此乃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意。”

张学良皱起眉头,身体微微前倾,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茂宸,你的顾虑我明白。但如此处置,岂非冷落了人才?我观此子心志非小,若觉不得重用,心生去意,甚至改投他处,岂不可惜?如今各方都在延揽青年才俊。”

郭松龄神色坚定,沉声回答:“汉卿所虑,职亦深知,岂能不怕良才另投?然,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急于一时,冒‘带病提拔’之巨大风险,将来或酿成大患,不若暂缓一步,以求稳妥。若他真乃忠心为国之大才,区区数月观察,必能证明其清白,届时再予重用,亦不为晚。若其因此便心生怨望,乃至另寻门路,则恰恰证明其心不诚,不堪大用,走了也不足惜!”

张学良听完,再次陷入沉思。他明白郭松龄的谨慎并非没有道理,最终缓缓点头:“也罢,就依你之策。先让他留校任教,以观后效。但其余优秀学员,务必尽数补充至第三旅。”

“是!职即刻办理!”郭松龄领命。

教育长办公室,。

“你的总成绩名列第一,表现很是优秀,是讲武堂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全才,未来前途无量啊。”熙洽面带微笑。

突然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墨戎啊,如今学业己成,对未来有何打算?可想好去何处高就了?”

沈墨戎谨慎地回答:“报告教育长,学生服从堂里分配,愿从基层做起。”

“好,有志气!”熙洽赞许地点点头,随即说到,“以你之才,若只是埋没于行伍之间,冲锋陷阵,未免可惜。总参议杨邻葛(杨宇霆字)先生,求才若渴,尤其关注你们这些优秀的年轻军官。他曾对我言,若有像你这般精通战术、心思缜密之人,当引入总参议府或兵工厂等处,参与军制谋划、整军经武之大业,方能尽展其才。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墨戎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

熙洽观察着他的反应,继续推心置腹的说:“有些话,本不该我来说。但惜你之才,不得不提醒一二。”

见他没有表态,熙洽继续说到:“郭总教官其人,治军虽严,但用人有时未免失之猜疑。我听闻,此前他曾派周砚堂教官暗中调查过你的背景?呵呵,似你这等身家清白、成绩优异之学员,尚需如此调查,可见其心性多疑。若在其麾下,纵有才华,恐也难获真正信任与重用,难免蹉跎岁月啊。”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沈墨戎心上!他万万没想到,周砚堂秘密调查之事,熙洽竟然知晓得如此清楚!这奉军高层内部的关系,远比他想象的更为错综复杂。

他自然知道熙洽与杨宇霆是奉军内“士官派”的核心人物,他们多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思想亲日,擅长参谋业务与宏观谋划,是奉军的“大脑”,主张效仿日本建设现代化中央集权军队。

而郭松龄及其以讲武堂和国内陆军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陆大派”(此时虽未正式成形,但派系雏形及理念差异己存),则更强调实战、爱国、革新,极度反感“士官派”的官僚气息和亲日行为,且深得张学良的信任与支持。

此刻,他仿佛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张学良和郭松龄代表的“陆大派”,掌握着实权部队,理念上更倾向于强国强军,但对自己似乎心存疑虑,前途未卜;另一边是熙洽和杨宇霆抛来的橄榄枝,“士官派”掌控着参谋系统和部分要害部门,若能进入其中,或许能更快地接触到军队核心决策层,但他们的亲日背景却是极大的隐患与风险,非他所愿。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

沈墨戎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恢复平静,语气恭敬却又不失分寸:“多谢教育长提点与杨总参议厚爱!学生愚钝,唯知服从命令为军人天职。无论堂里如何分配,学生都必将竭尽全力,不敢有负栽培之恩。”他并未明确表态,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熙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脸上笑容不变:“好,很好。服从命令确是本分。你且回去等通知吧。”

沈墨戎敬礼后退出办公室,心情却无比沉重。他感觉自己仿佛卷入了一场暗流汹涌的漩涡。

回到三班宿舍,气氛却异常热烈。

高俊峰正兴奋地对众人说道:“好消息!听说我们班大部分人,包括赵虎、文轩,还有大勇,都被选入少帅的第三混成旅了!那可是咱奉军顶尖的精锐!”

众人闻言,顿时欢呼起来,能进入这支备受瞩目的部队,无疑是极大的荣耀和最好的出路。

然而,高俊峰接下来的话却让气氛瞬间冷却下来,他看向沈墨戎、李子昂和自己,语气变得有些迟疑和不解:“但是听说我、子昂,还有班长,不在名单里。而且班长的分配好像还没最终定,上面争议不小。有传言说郭总教官的意思,是想让班长留校任教。”

“留校任教?”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现场的兴奋。所有人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一首沉默不语的沈墨戎。以毕业考核第一名的成绩,竟然不被分配至主力部队,反而可能被留下当教官?这无论如何,都不像是对一个优秀毕业生的重用和奖励。

宿舍内陷入一片诡异的沉寂。先前对沈墨戎的羡慕和敬佩,此刻都化为了不解、疑惑,甚至是一丝同情。

沈墨戎站在原地,面沉如水,熙洽方才的话语再次在他耳边回响——“恐也难获真正信任与重用,难免蹉跎岁月”

难道,郭松龄终究还是因为那份疑虑,而选择将自己雪藏吗?他的道路,难道刚开始就要受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衍尽归墟 大唐状元赘婿 八零:甩渣男,嫁兵王,我富甲一 恶媳罢工后全家都慌了 开局,用馒头忽悠猫娘当宿主 九重凡尊 我的两个爸爸 穿越异世界,觉醒帝皇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