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157章 智破敌特连环刺杀

第157章 智破敌特连环刺杀(1 / 1)

1952年春,朝鲜战场的拉锯战进入关键阶段,苏联援助的坦克、炮弹、药品正通过中朝铁路干线源源不断输送前线——辽宁境内的沈丹铁路、哈大铁路成了“生命线”,每天有20余列军列穿梭,火车厂忙着给运输车厢加装装甲、加固底盘,调度中心24小时灯火通明。叶树秋作为主管工业与交通的副省长,每天清晨从调度中心出发,检查列车运行计划,午后扎进火车厂车间盯改装进度,傍晚再返回调度中心协调运力,这条“两点一线”的路线,也成了国民党潜伏敌特的“狙击目标”。面对暗处的杀机,叶树秋凭借对铁路的熟稔、群众的支持和敏锐的警惕性,一次次将危机化解于无形。

1 危机潜伏:必经之路的“致命松动”

叶树秋每天往返调度中心与火车厂,必经过沈阳郊区的“张家堡道口”——这里是沈丹铁路与工厂专用线的交汇点,道岔需频繁切换,负责转接援助物资列车。3月12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叶树秋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出发,没有坐汽车,而是带着铁路段长老王步行去道口——前一天傍晚,道口值班工人老李跟他说“道岔有点卡,好像螺丝松了”,他放心不下,要亲自检查。

走到道口时,晨雾还没散,叶树秋蹲下身,伸手摸向道岔的固定螺丝——手指刚碰到,就发现不对劲:螺丝比平时松动了至少两圈,而且螺帽边缘有新鲜的划痕,不是正常使用的磨损痕迹。他立刻让老王拿扳手过来,试着拧了拧,螺帽竟能轻松转动,“不对!这是被人故意拧松的!”

叶树秋心里一紧:当天7点10分,有一列载着苏联援助坦克零件的军列要从这里经过,道岔松动会导致列车脱轨,不仅物资损毁,还会阻断铁路干线。他立刻让老王用对讲机联系调度中心:“紧急叫停7点10分通过张家堡道口的301次军列,原地待命!”同时让道口工人封锁现场,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蹲下身仔细检查时,叶树秋在道岔旁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个美式扳手——不是铁路工人常用的国产扳手,手柄上还沾着油污,显然是敌特留下的。“老王,通知铁路公安,带警犬过来,重点排查道口周边的树林和废弃厂房,敌特肯定没走远!”

不到20分钟,铁路公安和战士赶到,警犬在树林里嗅到了气味,最终在一处废弃砖窑里抓获了两名潜伏的敌特——他们穿着铁路工人的工装,口袋里还装着绘制的道口地形图,供认是国民党保密局派来的,计划通过破坏道岔制造列车脱轨事故。

7点30分,道岔螺丝重新加固,经过测试确认安全后,301次军列顺利通过。看着列车远去的背影,老王擦着汗说:“叶省长,多亏你细心,不然这损失就大了!”叶树秋却皱着眉:“这只是开始,敌特肯定还会有动作,咱们得把道口的安保再加强,每天派战士值守,工人交接班要核对暗号。”

1 敌特潜入:“生手学徒”的反常举动

火车厂是援助物资改装的核心阵地,每天有上百名工人加班加点,给运输车厢加装钢板装甲、焊接防弹护栏。3月25日午后,叶树秋在车间检查装甲车厢的焊接质量,突然注意到一个新来的“学徒”——二十多岁,穿着不合身的工装,袖口空荡荡的,手上没有长期握焊枪留下的老茧,反而有不少细小的划痕,像是刚练过拆装什么东西。

“小伙子,你是哪个班组的?跟着谁学的?”叶树秋走过去,笑着问他。

“我我是二班组的,跟着李师傅学焊接。”学徒眼神闪烁,说话有点结巴,手不自觉地往工具包后面藏。

叶树秋指了指他手里的焊枪:“这焊枪的电流调节旋钮,你知道怎么调吗?焊接10毫米厚的钢板,电流要多少?”

学徒愣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正常的学徒就算不会操作,也该听过师傅讲基础参数,显然他根本不是来学焊接的。

2 当场拆穿:工具包里的“定时炸弹”

旁边的老焊工李师傅也觉得不对劲,凑过来说:“叶省长,我们二班组没新来的学徒啊!”

学徒见状想跑,叶树秋身后的安保战士立刻上前,一把按住他的胳膊。叶树秋打开他的工具包——里面根本没有焊接工具,只有一个用炸药、闹钟和电线组装的定时炸弹,闹钟指针正指向下午3点,离爆炸还有不到半小时!

“这炸弹是给谁准备的?”叶树秋盯着他问。

学徒吓得浑身发抖,供认是要炸掉正在改装的装甲车厢——那批车厢第二天要装苏联援助的高射炮,运往前线防空。

叶树秋立刻让车间工人撤离,同时让懂拆弹的战士过来处理炸弹,自己则带着公安去排查车间其他人员——最终在车间的储物间里,又抓获了一名负责接应的敌特,他们原本计划炸完车厢后趁乱逃跑。

事后,叶树秋给火车厂制定了“三查制度”:进出车间要查证件(上面印着照片和工种)、新工人要查引荐人、工具包要随机抽查,还组织老工人成立“联防队”,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报告。“车间里的每一颗螺丝钉,都关系着前线的安危,绝不能让敌特有可乘之机!”

1 诡异指令:不合流程的“紧急调度”

4月8日傍晚,调度中心里电话铃声不断,叶树秋正在核对第二天的军列运行计划——有一列载着药品的205次列车,要与一列载着坦克的108次列车在辽阳站会车,计划时间间隔20分钟,确保安全。

晚上7点,通讯室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操着一口生硬的东北话:“我是沈阳铁路局调度科的,有紧急指令,让205次列车提前1小时发车,必须在8点30分通过辽阳站,避让后续的装甲列车!”

调度员小张刚要记录,叶树秋正好走过来,立刻制止:“等一下!这个指令有问题!”

2 识破破绽:暗号与流程的双重漏洞

叶树秋接过电话,故意问:“同志,按照规定,紧急指令要报暗号,你的暗号是什么?”

对方愣了一下,支支吾吾说:“暗号我忘了,情况紧急,先执行指令!”

“不可能!”叶树秋语气坚定,“第一,205次是药品列车,提前发车会导致与108次列车在辽阳站同时到达,没有避让时间,会相撞;第二,铁路局调度科的人都知道,紧急指令必须双人核对,还要发书面传真,不可能只打电话;第三,你连约定的暗号都答不上来,根本不是自己人!”

挂了电话,叶树秋立刻让小张联系沈阳铁路局核实,确认没有所谓的“紧急指令”,同时让公安追查电话来源——是从调度中心附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打来的。“老王,立刻带战士去那个电话亭,注意排查周边的可疑人员,敌特可能还在附近观察!”

3 瓮中捉鳖:潜伏杂役现原形

公安赶到公用电话亭时,发现地上有一张揉皱的调度中心平面图,上面标注着通讯室的位置。根据线索,他们在调度中心的后勤杂役里排查,最终锁定了一个叫“刘三”的杂役——他半个月前应聘来的,平时负责打扫卫生,却总在通讯室门口徘徊。

审讯后,刘三供认自己是国民党潜伏特务,接到的指令是通过假指令让两列军列相撞,破坏药品和坦克运输。“还好叶省长警惕,不然两列火车撞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调度员小张心有余悸地说。

事后,叶树秋给调度中心加了两条规定:所有紧急指令必须“电话+暗号+书面传真”三重确认,通讯室实行双人值班,一人接电话,一人记录核对,从流程上堵死了敌特的漏洞。

几次刺杀未遂后,叶树秋知道,单靠个人警惕和安保战士不够,必须发动群众,织一张“全民联防”的大网。他牵头成立了“铁路安全联防委员会”,整合了工人、农民、公安、部队、学校等力量:

- 铁路沿线村民:每500米设一个“瞭望点”,村民轮流值守,发现可疑人员、不明物体立刻用铜锣报警,还组织了“护路队”,每天晚上巡逻;

- 火车厂工人:每个班组选一名“安全员”,负责排查班组里的可疑人员和工具,老工人带新工人时要“包安全”,出问题一起担责;

- 学校学生:发动铁路沿线的中小学,开展“认敌特、保铁路”活动,让学生们知道敌特的常见伪装,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有一次,一个潜伏的敌特伪装成货郎,在铁路沿线叫卖,想趁机观察军列运行时间,被一个小学生发现——他的货郎担里没有多少货物,却总盯着火车经过的方向,小学生立刻告诉了护路队,最终敌特被抓获。

叶树秋还把自己的“两点一线”路线改成了“随机路线”:有时候坐汽车,有时候坐火车,有时候绕路去沿线的村庄看看,让敌特摸不准他的行程。“敌特最怕的不是我们的安保,而是全民皆兵的氛围,只要大家都警惕起来,他们就无处藏身。”

化解一次次危机的同时,叶树秋从没有耽误铁路运输和工厂改装的进度——道岔危机解决后,他盯着工人给所有关键道口的道岔加装了“防盗螺丝”和简易监控;车间刺杀事件后,他加快了装甲车厢的改装速度,原本10天完成的改装,8天就交付;假指令事件后,他优化了调度流程,军列运行效率提升了15。

4月底,第一批加装装甲的运输列车载着苏联援助的高射炮和药品,顺利通过沈丹铁路进入朝鲜,前线传来消息:这批物资及时补充了防空力量,减少了敌机轰炸造成的损失,药品也缓解了伤员救治的压力。

当铁路段长老王把前线的感谢信读给叶树秋听时,他正蹲在火车厂的车间里,和工人一起焊接车厢的防护栏,手上沾着机油。“咱们护好这条铁路,就是给前线战士最硬的后盾,只要物资能及时送上去,胜利就离我们不远了。”

夕阳下,一列列军列鸣着汽笛驶向远方,铁轨延伸向朝鲜战场的方向,叶树秋站在道口旁,看着列车远去的背影,眼神坚定——这条用警惕和坚守守护的铁路生命线,终将带着胜利的希望,通向和平的未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剑影横霄 大唐:我来当姐夫,乐坏了李治 快穿:扮柔弱拆CP我超专业的 全漫画论坛都说我是隐藏反派 诸天融合:证人族至高 大唐首席谋士 你是我的特效药 娶妻抵税?从养活美娇媳妇开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智囊里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