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保临江战役的胜利,让北满根据地连成一片,但根据地内部仍藏着“毒瘤”——国民党潜伏的反动特务暗中传递情报,大地主勾结土匪囤积粮食、欺压百姓,山区土匪频繁袭扰运输线,严重威胁百姓生活和根据地稳定。东北局与北满地委联合下令:“叶树秋纵队抽调主力,协助地方肃清反动势力、大地主、土匪,巩固根据地后方!”
叶树秋当即召开作战会议:“后方不稳,前线难安!咱们要分三步走:先抓特务断‘眼线’,再斗地主稳‘民心’,最后剿土匪保‘运输’,让北满根据地成为铁板一块!”
国民党溃败后,留下一批特务潜伏在北满县城和乡镇,伪装成商人、教员,通过秘密电台与外界联络,多次泄露根据地物资运输情报,导致两批送往临江的粮食被土匪劫走。叶树秋决定:“让侦查营牵头,联合地方公安,挖掉这些‘钉子’!”
侦查营营长孙浩带着队员,伪装成“闯关东的商人”,在北满重镇双城县摸排。他们发现,镇上的“福顺杂货店”很反常——白天生意冷清,深夜却常有陌生人进出,老板说话带着南方口音,还总打听“部队动向”。
孙浩让队员假装买东西,趁机观察店内:柜台下藏着一根天线,后院有间屋子常年锁着,窗户贴着厚厚的报纸。“就是这儿了!”孙浩立刻联系北满地委公安队,制定突袭计划。
深夜三点,侦查营和公安队包围杂货店。队员们用撬棍撬开后院门锁,冲进去时,屋内正有人对着电台发报,桌上散落着标有“根据地粮库位置”的图纸。“不许动!”战士们迅速控制现场,抓获特务5人,缴获电台2部、情报底稿10余份,当场截断了敌人的“情报线”。
随后,纵队以“杂货店”为突破口,顺藤摸瓜,在北满3个县抓获潜伏特务23人,缴获秘密联络点5处。特务被肃清后,根据地的运输线再也没出过“走漏风声”的事,送往兵工厂的钢材、送往前线的粮食,都能安全抵达。
北满双城县的大地主“李老财”,是当地百姓的“心头恨”——他霸占全县一半的耕地,租子高达“三七分”(百姓收10斤粮,要交7斤给地主),还私藏枪支,勾结土匪抢百姓的救命粮,甚至曾向国民党军通风报信,导致3名地方干部牺牲。北满地委决定:“联合叶树秋纵队,召开群众斗争大会,清算李老财!”
韩峰带着二营战士,协助地方干部走村入户,发动百姓诉苦。“俺家5口人,种李老财的地,去年收了100斤粮,交完租子只剩30斤,俺娘冬天没粮吃,活活饿死了!”村民张老汉抹着眼泪,拿出家里仅有的半袋发霉的玉米饼,“这就是俺们的命!”
越来越多的百姓站出来:有的说被李老财的家丁打伤,有的说女儿被强行拉去做丫鬟,还有的拿出李老财勾结土匪的证据——土匪给的“保护费”收据。百姓们的怒火越积越旺,纷纷要求“斗倒李老财,分他的地!”
斗争大会当天,双城县的百姓来了3000多人,李老财被押上台,面对百姓的控诉,他起初还想狡辩,首到战士们拿出他私藏的枪支、勾结土匪的证据,他才瘫在地上。
叶树秋在大会上宣布:“没收李老财的全部土地,分给无地的百姓;缴获的粮食,分给穷苦人家;私藏的枪支,交给地方武装!以后,咱们百姓自己当家做主,再也不受地主的欺负!”
百姓们欢呼着涌向粮库、田地,张老汉捧着分到的粮食,对着战士们磕头:“谢谢八路军!谢谢叶司令!俺们终于有地种、有饭吃了!”
随后,纵队协助北满地委,在北满5个县清算大地主12户,分土地3万亩、粮食50万斤,建立了10个农会,让百姓真正成为根据地的“主人”。
北满张广才岭的土匪“座山雕”(本名张乐山),手下有300多人,常年盘踞在山区,抢粮、劫车、杀百姓,甚至曾袭击纵队的弹药运输队,抢走1000发子弹。赵强带西营,用‘围山搜剿+劝降胁从’的战术,拔掉这颗‘钉子’!”
西营营长赵强,早年在山区打游击,熟悉地形。他先派侦查员摸清土匪的据点——张广才岭深处的“鹰嘴崖”,这里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小路进出。赵强制定计划:
- 一连、二连从正面佯攻,吸引土匪火力;
- 三连绕到鹰嘴崖后方,切断土匪的退路;
- 西连在山区周边的村庄设防,防止土匪下山抢百姓。
战斗打响前,赵强让战士们对着鹰嘴崖喊:“土匪兄弟们!你们大多是被胁迫的穷苦人,只要放下武器,咱们既往不咎,还能帮你们回家种地!只有‘座山雕’是首恶,你们别跟着他送死!”
喊话起到了效果——土匪里有不少是被抓来的农民,他们本就不想当土匪。当天夜里,就有20多名土匪偷偷下山投降,供出了“座山雕”的藏身地和武器库位置。
掌握情报后,赵强带领战士们趁着夜色,从鹰嘴崖后方的悬崖攀爬上去,突袭土匪据点。“座山雕”的亲信还想抵抗,被战士们当场击毙,“座山雕”躲在山洞里,被战士们搜出时,还抱着抢来的金条,浑身发抖。
这次剿匪,共歼灭土匪50人,俘虏250人(其中200人是被胁迫的百姓,经教育后遣返回家),缴获步枪200支、子弹5000发、金条100两(全部上交根据地)。张广才岭的土匪被肃清后,山区百姓再也不用怕“抢粮的恶狼”,纷纷主动给纵队送粮食、当向导。
肃清反动势力、大地主、土匪后,北满根据地彻底稳定下来:
- 民生方面:百姓分到土地和粮食,积极开展春耕,根据地的粮食产量比去年提高了40,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支援前线;
- 武装方面:地方武装从原来的500人扩充到2000人,纵队留下1个连协助训练,百姓们主动参军,仅双城县就有300名青年报名加入解放军;
- 后勤方面:运输线畅通无阻,满洲里兵工厂的武器、根据地的粮食,能快速运往临江、哈尔滨等前线和重镇,为后续的东北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后勤基础。
东北局领导视察北满时,握着叶树秋的手说:“树秋,你们不仅能打前线的硬仗,还能扫后方的‘垃圾’,这才是真正的‘能战之师、安民之师’!”
叶树秋站在双城县的田埂上,看着百姓们春耕的身影,看着运输队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物资,心里清楚:根据地的稳定,比任何武器都重要。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前线的战士才能安心打仗,解放全东北、全中国的目标,才能一步步实现。
夕阳下,田埂上的百姓对着纵队战士挥手,运输队的马车扬起尘土,远处兵工厂的机床声隐约传来——这安稳祥和的景象,正是叶树秋和战士们用战斗守护的“初心”,也是他们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