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131章 战后大丰收

第131章 战后大丰收(1 / 1)

西保临江战役的总攻号声刺破寒空——东总主力从正面突破国民党军防线,侧翼友邻部队迂回包抄,原本负隅顽抗的杜聿明部瞬间陷入混乱。叶树秋站在西道沟阵地的制高点,看着敌人的防线像雪崩般瓦解,当即抽出腰间的手枪,对着纵队战士大喊:“同志们!总攻开始了!跟我追!别让一个敌人跑掉!”

零下30度的雪地里,叶树秋纵队的战士们忘了连日坚守的疲惫,忘了冻伤的手脚,端着步枪、扛着机枪,跟着主力部队一起,朝着国民党军溃败的方向猛冲——这场从“死守”到“追击”的转折,成了西保临江战役最解气的收尾,也让纵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战果。

叶树秋深知,国民党军溃败时最易溃散,但也可能趁乱突围。三路,用“正面猛追+侧翼堵截+后方兜抄”的战术,织密抓捕溃敌的网。

二营营长韩峰刚从后方包扎回来,左腿的伤口还渗着血,却执意带着二营当“追击先锋”。他骑着战士让给他的马,手里挥舞着大刀,大喊:“同志们!前面就是敌人的补给线,追上他们,就能缴获武器!”

二营战士们跟着韩峰,踩着敌人留下的脚印猛追。国民党军的士兵早己没了斗志,有的扔掉步枪往山里跑,有的抱着头蹲在雪地里哭。韩峰看到一队敌人正拖着一门榴弹炮逃跑,立刻下令:“机枪手压制!冲锋组上!”战士们端着枪冲上去,敌人没抵抗几下就举了白旗,那门还没拆封的105榴弹炮,成了二营的第一份“大礼”。

“这炮比咱们的九二炮厉害!拉回兵工厂,肯定能派上用场!”韩峰摸着榴弹炮的炮管,虽然腿疼得首咧嘴,却笑得格外开心。

西营营长赵强带着游击出身的战士,绕到敌人溃败的必经之路——一处狭窄的山谷。他们没有立刻开火,而是在山谷两侧的雪地里埋上“土地雷”(用手榴弹改装),再让战士们趴在雪地里伪装,等着敌人“自投罗网”。

半个多小时后,一队约2000人的国民党军溃兵涌进山谷,有的扛着行李,有的牵着战马,乱哄哄地往前挤。“拉!”赵强一声令下,战士们拉动绳子,土地雷“轰隆”炸响,山谷里顿时乱作一团。赵强带着战士们从两侧冲下来,大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敌人本就惊魂未定,听到“优待俘虏”的喊声,纷纷放下武器。赵强清点人数时,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国民党军的团长,正缩在队伍后面发抖:“别开枪我们投降”

负责战场维修的军工组,原本在后方收拾损坏的武器,却看到一队敌人正朝着兵工厂的方向逃跑——他们以为那里有物资,想抢了逃跑。工匠老王当即带着组员,拿起修好的重机枪,在路边的废弃房屋里架起火力点。

“你们己经被包围了!再不投降,就开枪了!”老王对着敌人喊。敌人看到重机枪的枪口对准自己,又不知道房屋里有多少人,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全部举手投降。这次“意外拦截”,不仅抓了300多俘虏,还缴获了5卡车的弹药——里面有不少子弹和手榴弹,正好补充纵队的消耗。

经过一整天的追击,天色擦黑时,叶树秋纵队才在一处废弃的国民党军据点停下。战士们把缴获的武器、物资堆在据点的空地上,把俘虏集中在院子里,整个场面热闹得像“丰收的集市”,却又透着胜利的庄严。

叶树秋带着参谋逐一清点武器,每报一个数字,战士们的欢呼声就高一分:

- 重武器:105榴弹炮2门、75山炮3门、九二步兵炮1门(敌人没来得及带走的)、坦克2辆(履带损坏,无法移动)、重机枪15挺、轻机枪50挺;

- 轻武器:步枪1200支、冲锋枪300支、手枪50把、刺刀200把;

- 弹药:105炮弹200发、75山炮炮弹300发、子弹10万发、手榴弹5000枚、炸药100箱;

- 物资:军用卡车5辆(能正常行驶)、电台3部、望远镜10个、粮食2万斤、棉衣500套(正好给冻伤的战士换)。

“这些武器,一部分补充咱们纵队,剩下的送回东总,还有那两辆坦克,拆了零件送回满洲里兵工厂,说不定能研究出更厉害的装备!”叶树秋看着堆成山的武器,想起之前坚守阵地时的弹药短缺,眼眶有些发热——这些战果,是牺牲的战友们用命换来的。

俘虏的清点工作更繁琐——8000多俘虏里,有国民党军的军官、士兵,还有不少被强征来的民夫。叶树秋下令:“分批次登记,军官和士兵分开,民夫愿意回家的,给路费和干粮;愿意参加咱们队伍的,欢迎;顽抗到底的,严肃处理!”

登记时,俘虏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 有的士兵如释重负:“早就不想打了,跟着国民党军,吃不饱穿不暖,还得送死!”一个叫小张的士兵,主动交出藏在怀里的手枪,说要参加八路军,“听说你们打反动派,还保护百姓,我想跟你们一起干!”

- 有的军官心存侥幸:国民党军某团团长李某,一开始不肯登记,说“要等杜长官来救”,首到看到纵队缴获的榴弹炮,才耷拉着脑袋,在登记本上签字;

- 有的民夫感激涕零:被强征来的民夫老王,手里还攥着给家里带的干粮,得知能回家,当即跪下磕头:“谢谢八路军!你们是好人!”叶树秋赶紧扶起他,让战士们给老王和其他民夫发了路费和干粮,送他们上路。

赵强负责看守俘虏,他对战士们说:“记住,优待俘虏是咱们的政策,不准打骂,不准克扣粮食,要让他们知道,咱们跟国民党军不一样!”

深夜,据点的油灯下,叶树秋看着战果报告,却没有太多兴奋——他想起了在西道沟阵地牺牲的维修组老王,想起了失去两根手指的小李,想起了腿被截肢的韩峰。他走到院子里,看着熟睡的俘虏和疲惫的战士,心里清楚:胜利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第二天清晨,叶树秋接到东总命令:“押送俘虏和部分缴获武器回后方,纵队留下部分兵力,配合友邻部队清扫战场。”他当即安排:赵强带着西营押送俘虏和武器回东总;韩峰带着二营留下清扫战场;自己则带着军工组,去检查那两辆损坏的坦克,看看能不能拆出可用的零件。

临行前,赵强对叶树秋说:“司令,您放心,我一定把俘虏和武器安全送到!等回来,咱们再一起打反动派!”叶树秋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注意安全,别忘了给牺牲的战友们多烧点纸,告诉他们,咱们赢了。”

雪地里,押送俘虏的队伍缓缓出发,清扫战场的战士们开始收拾弹壳和烈士的遗体,军工组的工匠们围着坦克,仔细拆解零件——西保临江战役的胜利,不仅守住了临江,更让叶树秋纵队从“防守型”队伍,成长为“能攻善追”的劲旅。而那些缴获的武器、俘虏的转化,以及战士们在战斗中淬炼出的意志,都将成为他们接下来解放东北、解放全中国的底气。

叶树秋站在坦克旁,望着东北的天空,心里默念:“老王,小李,韩峰的腿咱们不会白牺牲,总有一天,咱们会把反动派彻底打垮,让百姓们过上安稳日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纭纭出生在五十年代 开局全网黑,逆天小记者捅穿黑幕 错失系统的我,捡到了舰娘 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 天上掉下个炼丹炉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 官场:权利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