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114章 根据地建设(4)

第114章 根据地建设(4)(1 / 1)

大雪刚停,庞县两镇的房屋抢修工作刚收尾,叶树秋就拿着一张画满线条的草图,召集团部干部和各营营长开会。草图上,“兵工厂”三个大字格外醒目,旁边标注着“车床区”“弹药区”“锻造区”——经历过多次战斗,新一团的武器弹药消耗巨大,尤其是落马坡反扫荡后,缴获的武器需要维修,战士们的步枪、手榴弹经常出现故障。“光靠缴获和军区支援不够,咱们得建自己的兵工厂!”叶树秋指着草图,“用咱们的煤矿当燃料,用砖窑烧的砖建厂房,再从百姓里找能工巧匠,咱们自己修武器、造弹药!把之前把上次截获鬼子从东北运送过来的,军工设备。

根据“隐蔽安全、靠近资源、方便生产”的原则,叶树秋和干部们把兵工厂选在了两镇之间的山谷里——这里三面环山,植被茂密,隐蔽性强,不易被鬼子发现;山谷里有小溪,能提供生产用水;离露天煤矿和砖窑都近,运煤、运砖方便;旁边还有一个废弃的山洞,正好用来存放武器弹药。

选址确定后,军民合力开工建厂房。战士们用砖窑烧的青砖砌厂房 walls,分成“锻造车间”“维修车间”“弹药车间”三个区域:

- 锻造车间:面积最大,用煤矿的煤烧大熔炉,主要负责打造刺刀、枪托、地雷外壳等金属部件;

- 维修车间:靠近山谷入口,方便运送待修武器,里面搭建工作台,用来维修步枪、机枪等枪械;

- 弹药车间:建在最里面,靠近山洞,用青砖砌成防爆墙,负责装填手榴弹、制作子弹等危险作业。

百姓们也主动帮忙:有的和泥砌墙,有的搭建工作台,有的清理山洞里的碎石。曾在济南铁厂当过学徒的王小虎(之前参军的新兵),带着几个有打铁经验的百姓,提前调试熔炉:“这熔炉用煤矿的煤烧,火力够旺,能把铁烧得通红,正好用来锻造刺刀!

“兵工厂要想建起来,关键得有会打铁、会修枪的工匠。”叶树秋让各营和工作队分头行动,在两镇及周边村庄招募能工巧匠:

- 民间铁匠:两镇有不少祖传的铁匠,擅长打造农具和刀具。城东镇的张铁匠,能打造出锋利的镰刀和锄头,叶树秋亲自上门邀请:“张师傅,您的手艺好,能不能跟咱们一起打造刺刀、修武器?以后打鬼子,少不了您的功劳!”张铁匠爽快答应:“只要能打鬼子,俺啥都愿意干!”很快,10多名铁匠加入了兵工厂;

- 返乡技工:有百姓反映,庞源镇的李师傅曾在济南兵工厂当过工人,因不满鬼子的压迫,偷偷回了老家。叶树秋立刻派人去请,李师傅听说要建八路军的兵工厂,激动地说:“俺在鬼子兵工厂憋了一肚子气,现在终于能为抗日出力了!”他不仅会修枪,还懂弹药制作,成了兵工厂的技术负责人;

- 部队技工:从新一团战士里挑选有相关经验的人——有的战士之前在伪军里修过枪,有的会简单的打铁技巧,他们组成“部队技工组”,配合民间工匠一起干活。新兵连的王小虎,因为在铁厂待过,被任命为锻造车间的组长。

兵工厂筹建最困难的是物资短缺,叶树秋带领大家“土洋结合”,分头解决:

- 原材料筹集:一方面,收集战斗中缴获的鬼子武器残骸——把损坏的步枪、机枪拆开,取能用的零件;把炮弹壳、子弹壳回收,重新加工利用;另一方面,发动百姓捐献废铁——家里的旧铁锅、旧犁铧、废农具,都能回炉重铸,百姓们纷纷响应,有的甚至把自家仅有的旧铁锅都捐了出来;

- 设备制作:车床,不够就用“土车床”——用木头做机架,用铁匠铺的风箱带动转轴,虽然效率低,但能勉强加工简单的零件;没有冲压机,就用“大铁锤+铁砧”,铁匠们轮流抡锤,把铁坯锻造成刺刀、枪托;没有量具,就用百姓家里的尺子、秤,尽量保证零件尺寸准确;

- 弹药原料:火药由军区支援一部分,再用民间的硝石、硫磺、木炭按比例配制(李师傅指导大家制作,确保安全);弹壳用回收的旧弹壳重新整形;弹头用废铁熔铸,虽然不如制式弹头锋利,但近距离杀伤力足够。

“兵工厂生产危险,尤其是弹药车间,必须制定严格的规范,确保安全。”李师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叶树秋一起制定了《兵工厂生产安全守则》:

- 车间规范:锻造车间的熔炉旁,必须备足灭火的沙子和水;维修车间的零件要分类摆放,避免混淆;弹药车间严禁吸烟,严禁携带火种,工人必须穿棉布衣服(避免产生静电);

- 操作规范:锻造零件时,必须有两人配合,一人抡锤,一人扶铁坯,防止铁水溅出伤人;维修枪械时,要先卸下子弹,确保枪膛为空;制作弹药时,火药、弹壳、弹头要分开存放,装填火药时要轻拿轻放;

- 人员规范:所有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由李师傅亲自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个车间安排一名安全员,负责检查安全隐患;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都要检查设备和物资,确保没有安全问题。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兵工厂终于迎来试生产。锻造车间里,熔炉烧得通红,铁匠们抡着大锤,把废铁锻造成一把把刺刀;维修车间里,战士们和工匠们一起,把损坏的步枪拆开,更换零件、擦拭保养;弹药车间里,李师傅指导大家装填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把火药装进弹壳,再装上引信。

几天后,兵工厂的首件产品——一把崭新的刺刀和一把修好的步枪,摆在了叶树秋面前。叶树秋拿起刺刀,轻轻一砍,竟把一根木头劈成了两半:“好刀!这刺刀比鬼子的还锋利!”他又拿起步枪,拉了拉枪栓,手感顺畅:“咱们的兵工厂成了!”

消息传到两镇,百姓们都来围观,看到工匠们打造的刺刀、维修的步枪,纷纷称赞:“八路军真厉害,不仅能打鬼子,还能自己造武器!”战士们更是激动,有的甚至拿着待修的步枪,跑到兵工厂门口排队:“师傅,帮俺修修这枪,俺还要用它打鬼子呢!”

叶树秋站在兵工厂的厂房前,看着忙碌的工匠和战士们,对团部干部们说:“咱们的兵工厂虽然简陋,但这是咱们自己的‘军工基地’。有了它,咱们就能源源不断地修武器、造弹药,再也不用怕鬼子的封锁和围剿!”

山谷里,熔炉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铁锤的“叮当”声和工匠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庞县根据地最振奋人心的“军工乐章”——新一团的兵工厂,不仅是武器生产基地,更是抗日胜利的希望之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惊涛赋:平潭商人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武侠:张无忌的修仙签到系统 负债真人修仙记 天幕:快上马,小高王教你开大车 我的道侣是系统分配的 抗战:旅长别薅了,咱老李要秃了 三国:玄行天下 大师别算啦,未婚夫跟别人订婚啦 反舔系统!男神们都是我刷钱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