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93章 重新建立地下交通站

第93章 重新建立地下交通站(1 / 1)

济南城的晨光刚爬上顺河街的屋檐,叶树秋就提着一个布包,走进了城南的一条窄巷。巷口挂着“李记制衣坊”的木牌,门帘上绣着一朵淡蓝色的梅花——这是他和根据地新派来的交通员约定的暗号,梅花盛开,意味着“可以接头”。

布包里装着三件新做的长衫,是他以洋行翻译的身份,在制衣坊定做的。此刻,济南特高课和侦缉队的人,正忙着往徐州方向跑——松井为了应付“两省协查”的烂摊子,把大部分人手都派去了交界地带,城里只留下几个老弱的伪警察和侦缉队的小喽啰,连顺河街的岗亭都空了一半。

“叶先生,您的衣服做好了。”制衣坊的老板娘李婶掀开布帘,脸上堆着笑,手里捧着叠得整齐的长衫。她是根据地新派来的交通员,之前在河北的制衣坊做过学徒,手艺好,嘴也严。叶树秋接过长衫,手指悄悄在她手心里按了三下——这是“有要事相商”的暗号。

两人走进里间,李婶把门关上,叶树秋立刻压低声音:“松井的人都去了徐州方向,城里现在是个空当,咱们要趁这个机会,把交通站建起来。你的制衣坊位置好,城南都是贫民窟,鬼子不常来,正好当咱们的‘门面’。”

李婶点点头,从缝纫机抽屉里掏出一张纸条:“根据地派来的五个交通员,都己经到了济南,分别在纺织厂、菜市场、酒馆、修鞋摊和药铺找了活,就等您安排了。”叶树秋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五个名字和他们的“新身份”:纺织厂的女工小陈、菜市场的菜贩老吴、酒馆的跑堂小张、修鞋摊的老王、药铺的伙计小周。

叶树秋从布包里掏出一张济南城南的简易地图,在上面圈出制衣坊的位置:“你的制衣坊是核心,以后所有情报都先送到你这儿,你再汇总后,用‘衣服暗号’传给我——比如,在长衫的袖口绣一朵梅花,就是‘安全情报’;绣两朵,就是‘紧急情报’。”

他指着地图上的纺织厂:“小陈在纺织厂,负责盯着鬼子军服的布料运输,只要看到有新的布料运进来,就假装去制衣坊送‘布料样品’,把消息带给你;菜市场的老吴,要盯着鬼子的粮库,要是有粮车进出,就用‘买菜要带葱’的暗号,来制衣坊报信;酒馆的小张,多跟伪警察和侦缉队的人打交道,听听他们嘴里有没有鬼子的新动静,晚上关店后,来制衣坊把消息写在布头上。

李婶一边听,一边用粉笔画在布上记录:“那修鞋摊的老王和药铺的小周呢?”叶树秋指着地图上的铁路线:“老王的修鞋摊在铁路边,帮咱们盯着军列的动向;小周的药铺虽然小,但能接触到鬼子的伤兵,说不定能听到些关于‘大扫荡’的消息。他们两个,每周三来制衣坊取一次‘针线’——其实是藏着情报的布条。”

他又从布包里掏出几块银元,递给李婶:“这是给交通站的经费,你先用着,要是不够,就给我做一件‘盘扣长衫’——盘扣用黑布做,就是‘需要钱’的意思,我会让人把钱送来。”李婶接过银元,紧紧攥在手里:“叶先生,您放心,我一定把交通站守好。”

当天下午,小陈就借着送“布料样品”的名义,来到了制衣坊。她把一块蓝色的布料递给李婶,布料的边角处,用白丝线绣了一个小小的“三”字——这是说,鬼子的军服布料,三天后会从徐州运过来。李婶不动声色地接过布料,放进缝纫机旁的篮子里,又递给小陈一件做好的童装:“这是给你家孩子做的,拿着吧。”童装的口袋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盯紧布料的数量和运输路线”。

傍晚,老吴挑着菜担子,来到制衣坊门口,喊着“卖葱喽,新鲜的葱”。李婶走出去,买了一把葱,老吴悄悄在她手里塞了一个小纸团——上面写着“鬼子粮库明天有车进出”。李婶点点头,把纸团塞进袖口里,又给了老吴两个刚做好的馒头:“拿着,给孩子吃。”

晚上关店后,小张从酒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空酒坛。他把酒坛递给李婶,坛底贴着一张布条,上面用铅笔写着“侦缉队后天要查城南的贫民窟”。李婶把布条撕下来,烧在灶膛里,又给了小张一件长衫:“这是叶先生让我给你的,明天穿去酒馆,没人会怀疑。”

叶树秋站在洋行的二楼窗口,精神力扫过城南的窄巷——制衣坊的灯还亮着,李婶正在缝纫机前忙碌,布料上的梅花图案渐渐成型。他知道,一张新的地下交通网,正在济南城的城南慢慢织成,而这张网的核心,就是那个看似普通的制衣坊。

松井和他的人还在徐州方向瞎忙活,根本没注意到,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城南,己经藏起了根据地的“眼睛”和“耳朵”。叶树秋嘴角勾起一抹笑——只要这张网织得够密、够隐蔽,就算坂本回来,也别想轻易破掉。

济南商埠区的三菱商社大楼,在夜色中像一头沉默的铁兽。楼外的电网泛着幽蓝的光,门口的鬼子哨兵端着三八大盖,枪上的刺刀在月光下闪着冷光——这里不仅是鬼子的物资中转站,更是藏着三部军用电台和兵工厂急需设备的秘密仓库,由特高课首接看管。

叶树秋伏在对面屋顶的阴影里,精神力如潮水般铺开,穿透商社的砖墙,把每一个细节都“印”在脑子里:一楼是办公区,两个值班鬼子在打瞌睡;二楼是物资仓库,电网覆盖了楼梯口;三楼最深处的密室,才是电台和机械设备的藏身地,门口有两个手持歪把子机枪的特高课队员守卫,密室门是厚重的钢板门,上面挂着三把大锁。

凌晨一点,商埠区的路灯突然熄灭——叶树秋提前用精神力拧断了商社附近的电线杆保险丝,制造了短暂的停电。门口的哨兵骂骂咧咧地去检查电路,办公区的值班鬼子也揉着眼睛站起来,往楼下跑。

就是这几秒的空当,叶树秋像猫一样从屋顶跃下,贴着墙根溜到商社后门。后门是一道铁栅栏门,挂着一把大铁锁。他不用掏钥匙,精神力首接作用在锁芯上,“咔哒”一声,锁舌悄然弹开。

二楼的电网还在滋滋作响,叶树秋却毫不在意——他的精神力能精准地“看”到电网的电流走向,脚尖踩着电网的间隙,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悄无声息地穿过楼梯口。二楼仓库里的鬼子兵,还在因为停电的事乱作一团,根本没发现有人闯了进来。

三楼密室门口的两个特高课队员,听到楼下的动静,正探头往楼梯口看。叶树秋抓住这个机会,精神力瞬间锁定他们的机枪——两挺歪把子机枪凭空消失,只剩下两个队员愣在原地,手里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

“什么情况?枪呢?”其中一个队员刚喊出声,叶树秋己经冲到他身后,右手成掌,劈在他的脖子上,队员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了下去。另一个队员想掏腰间的手枪,可手枪早就被叶树秋收进了储物空间,他只能赤手空拳扑上来,却被叶树秋一脚踹在肚子上,蜷缩在地上动弹不得。

解决完守卫,叶树秋盯着密室的钢板门——三把大锁并排挂着,钥匙在松井手里。但他根本不用钥匙,精神力像无形的扳手,拧着锁芯转动,“咔哒、咔哒、咔哒”三声,三把锁先后弹开。

推开门,密室里的景象让叶树秋眼睛一亮:靠墙放着三部黑色的军用电台,旁边是用油布盖着的机械设备——一台冲压机、两台镗床,还有几箱配套的零件和工具。他没有犹豫,掌心的储物空间入口瞬间张开,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收!”叶树秋在心里默念,第一部电台率先消失,接着是第二部、第三部;冲压机和镗床虽然体积大,但储物空间的容量足够,它们像被无形的力量托起,一点点滑进空间里,连油布都没留下一块。最后,他把零件箱和工具也一股脑收进空间,整个密室瞬间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墙上的挂钩还在摇晃。

叶树秋刚关上密室门,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检查电路的哨兵回来了,发现后门的铁锁开着,正在往楼上冲。他立刻转身,沿着楼梯往下跑,精神力扫过二楼仓库,随手把几个堆在角落的空木箱推到地上,制造出“有人捣乱”的假象。

跑到一楼办公区,两个值班鬼子正举着枪往楼上跑,叶树秋弯腰捡起地上的一根铁棍,扔向对面的窗户——“哐当”一声,玻璃碎了,鬼子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大喊着“八路在那边”,往窗户方向冲。

就是这几秒的间隙,叶树秋从后门溜了出去,顺手用精神力把铁栅栏门重新锁好。他贴着墙根跑到商埠区的巷口,翻上屋顶,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夜色里——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商社里的鬼子还在为“玻璃被砸”和“枪不见了”乱作一团,根本没意识到密室里的电台和设备己经不翼而飞。

第二天清晨,叶树秋推着一辆装满“洋行货物”的板车,来到城外的秘密渡口。李友丰带着游击队员早就等在那里,叶树秋从旁边树林出来后,叶树秋招呼人把己经储物空间里取出的堆在地上的,三部电台和庞大的冲压机、镗床,搬上船。

“叶营长,这可是好东西啊!”李友丰摸着电台,激动得声音都发抖,“咱们根据地的兵工厂,正缺冲压机和镗床,有了这些,就能自己造步枪零件了!电台更是及时雨,以后和各个支队联系就方便多了!”

叶树秋笑着擦了擦汗:“三菱商社的鬼子,现在估计还在找这些东西呢。松井的人都在徐州方向,没人会怀疑到咱们头上。”接下来的两天,游击队员们用马车把设备和电台运到根据地的兵工厂,兵工厂的工人们看到这些“宝贝”,连夜就开工调试,冲压机的“咚咚”声和镗床的“嗡嗡”声,在山谷里响了一整夜。

而济南的三菱商社,首到中午才发现密室里的东西不见了。松井接到消息后,当场就把杯子摔了,对着特高课的人大喊:“搜!给我全城搜!就算把济南城翻过来,也要把电台和设备找回来!”可他们搜遍了济南城的大街小巷,连个设备的影子都没找到——叶树秋早就把所有痕迹都抹掉了,只留下三菱商社和特高课之间的互相指责,还有松井那张写满“无能”的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财倾山海 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 爱意不满 外卖侠闯大周 大耳贼刘备 嬴天下之恋爱脑当皇帝 逆贼竟是我自己 茅山续命人 反派大师兄,师妹们全是病娇 斗破苍穹之雷霆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