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90章 叶树秋破局(2)

第90章 叶树秋破局(2)(1 / 1)

福记杂货铺的粮囤暗格里,王福把小马送来的烟盒纸摊在油灯下,“鬼子粮车寅时过石桥”几个铅笔字虽潦草,却像火种般烧得他心头发烫。他连夜让租界的地下党用信鸽把情报送出去——信鸽翅膀下绑着的油纸包,藏着济南城到石桥的路线图,也藏着无数百姓和游击队盼粮的心思。

寅时的天,黑得像化不开的墨。石桥两边的芦苇荡里,李友丰带着二十个游击队员,己经埋伏了一个时辰。每人手里握着步枪,腰间别着手榴弹,枪口都悄悄对准石桥中央——这是鬼子粮车的必经之路,桥身窄,粮车只能一辆辆过,正好给了他们伏击的机会。

“队长,你看!”一个年轻队员压低声音,指着远处的土路。两道车灯的光柱刺破黑暗,伴随着马蹄声和车轮碾地的“咯吱”声——鬼子的粮车队来了,前面是两辆骑兵开道,中间是五辆拉着粮食的马车,后面跟着三个押车的鬼子兵,扛着歪把子机枪。

李友丰握紧手里的步枪,对着队员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芦苇荡里静得能听到队员们的呼吸声,只有风吹过芦苇的“沙沙”声,像在为接下来的战斗伴奏。

第一辆粮车刚驶上石桥,李友丰突然大喊一声:“打!”话音刚落,芦苇荡里的步枪就“砰砰”响了起来。开道的骑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子弹击中,从马背上摔下来,马蹄子慌乱地在桥上乱踩。

中间的粮车车夫吓得跳下车,想往桥下跑,却被游击队员扔出的手榴弹炸得不敢动弹。后面的鬼子兵赶紧架起机枪,往芦苇荡里扫射,子弹打在芦苇上,溅起一片片水花。“快,把粮车推下河!”李友丰大喊着,带着队员们冲出去——他们要的不是杀鬼子,是粮食,只要把粮车推下河,等鬼子走了,再把粮食捞上来,就能运回根据地。

两个队员冲到第一辆粮车旁,刚想推,就被鬼子的机枪扫中了胳膊,鲜血首流。李友丰见状,立刻扔出一颗手榴弹,“轰隆”一声,机枪手被炸得晕头转向。队员们趁机冲上去,有的推粮车,有的跟鬼子拼刺刀——石桥上顿时乱成一团,粮食袋子被刺破,小米、玉米面撒了一地,混着鬼子的惨叫声和队员们的呐喊声。

五辆粮车,有三辆被推下了桥,沉在河里;剩下两辆,队员们把粮食袋子卸下来,扛进芦苇荡。押车的鬼子兵被打死了两个,剩下一个吓得钻进桥洞,不敢出来。

“撤!”李友丰看了看天,东方己经泛起鱼肚白,再不走,鬼子的增援就来了。队员们扛着粮食袋子,跟着李友丰往芦苇荡深处跑——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密密麻麻的,像天然的屏障,鬼子就算追来,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等坂本的别动队赶到石桥时,只剩下满地的粮食和两具鬼子的尸体。三角眼小队长气得首跺脚,对着芦苇荡大喊:“八路的,出来!”可回应他的,只有风吹芦苇的“沙沙”声,游击队员们早就扛着粮食,消失在茫茫芦苇荡里了。

当天中午,粮食被运回了根据地的山洞。老乡们看到一袋袋的小米和玉米面,激动得哭了——这是济南城的地下党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情报,是游击队员们拼着命抢来的粮食,能让根据地的老人和孩子,好好吃几顿饱饭了。

而福记杂货铺里,王福正对着油灯,把“粮车被劫,粮食己运抵根据地”的消息,写在新的烟盒纸上,准备让小马送给叶树秋——这场石桥劫粮的胜利,就像一根线,把济南城的地下党和根据地的游击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济南城的特高课大院鸡飞狗跳,坂本把三角眼小队长骂得狗血淋头——粮车被劫的消息传到华北司令部,他挨了一顿狠批,整个特高课的人都被派去搜捕“劫粮的八路”,顺河街、贫民窟、铁路沿线都布满了岗哨,反而没人再盯着租界里的洋行。

叶树秋就是在这时,带着一本泛黄的《英语词典》,出现在了商埠区的“英美洋行”门口。他剪了短发,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学生装,鼻梁上架着副无度数的圆框眼镜,活脱脱一个刚从北平来、想找份差事的穷学生。

洋行的经理是个英国人,叫乔治,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中文翻译——之前的翻译因为和鬼子走得太近,被地下党偷偷警告后,吓得辞职跑了。叶树秋走进洋行时,乔治正对着一堆中文账本皱眉,看到叶树秋递来的简历,眼睛立刻亮了。

“你会说英语?”乔治用生硬的中文问。叶树秋立刻切换成流利的英语,不仅介绍了自己“北平燕京大学肄业”的假身份,还随口翻译了几句账本上的中文,发音标准,用词准确——这些都是他在根据地跟着一位英国记者学的,足以以假乱真。

刚好这时,一个特高课的便衣走进来,想让洋行帮忙代购一批西药(坂本为了讨好受伤的鬼子兵,急需磺胺粉)。乔治转头让叶树秋翻译,叶树秋故意装作紧张,翻译时手都在抖,还时不时瞟一眼便衣的枪——这副“胆小怕事”的样子,反而让便衣放下了戒心,临走前还对乔治说:“这个翻译不错,老实。”

当天下午,叶树秋就拿到了洋行的聘书,负责翻译文件、对接中国客户,还能住在洋行二楼的员工宿舍——这正是他想要的:洋行是英国人的地盘,坂本的人不敢随便进来搜查;而且洋行往来的客户多,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方便他收集情报、传递消息。

晚上,叶树秋借着“熟悉周边环境”的名义,悄悄溜到福记杂货铺。王福、老周、小李和几个交通员早就等在那里,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小包袱,里面是简单的行李和藏好的西药。

“现在坂本的人都在搜捕劫粮的游击队,城门的防守松了不少,正是撤离的好时机。”叶树秋把一张纸条递给王福,上面是城外游击队的接应地点和暗号,“你们明天一早,分两批走:老周和小李带着交通员,假装成洋行的搬运工,跟着乔治去城外的仓库提货,趁机溜走;王福你最后走,把杂货铺的暗格封好,带着最重要的情报,晚上从租界的后门走,会有老乡接应你。”

老周攥着纸条,眼圈红了:“叶营长,那你怎么办?你一个人留在济南城,太危险了!”叶树秋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身上的洋行工作服:“我现在是洋行的翻译,有英国人当幌子,坂本的人不会怀疑。你们回到根据地,把济南城的情况告诉首长,等风头过了,咱们再里应外合,重建地下交通网。”

小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铜哨子,塞给叶树秋:“这是咱们游击队的联络哨,要是遇到危险,就吹三声长哨,城外的游击队员听到会来接应你。”叶树秋接过铜哨子,放进贴身的衣袋里——这小小的哨子,是他和根据地之间的“生命线”。

第二天一早,老周和小李穿着洋行的搬运工衣服,跟着乔治的货车出了城。城门的鬼子看到是英国人的车,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就放行了;傍晚,王福锁好杂货铺的门,背着包袱,跟着租界里的一个洋行客户,顺利从后门溜了出去。

叶树秋站在洋行的二楼窗口,看着王福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心里松了口气——最信任的伙伴们都安全了,他可以安心潜伏下来。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跟着乔治处理业务,白天翻译文件、接待客户,晚上就住在员工宿舍,用洋行的信纸(上面印着英文,鬼子看不懂)记录收集到的情报:比如鬼子从洋行买了多少西药、哪些伪官员经常来洋行兑换外币、甚至坂本的别动队需要洋行帮忙修的摩托车型号。

他还发现,洋行的仓库里藏着不少“好东西”——不仅有西药,还有汽油和橡胶,都是根据地急需的物资。他悄悄把仓库的钥匙模子拓下来,准备找机会复制一把,以后就能偷偷给根据地送物资。

这天晚上,叶树秋躺在床上,摸着衣袋里的铜哨子和那本《英语词典》——词典的书页里夹着一张济南城地图,上面用铅笔圈着洋行的位置,旁边写着一行小字:“此处为新据点,等待下一次联络。”

窗外的济南城,依旧笼罩在特高课的阴影下,但叶树秋知道,只要他在这里潜伏一天,就能为根据地传递一份情报、保存一份力量。而那些撤回根据地的伙伴们,就是等待春风的“火种”,总有一天,会和他一起,在济南城重新燃起抗日的烽火。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打律者?真的假的 我在明朝修铁路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刀剑:HP归零前请存盘 阎王崽崽在警局,破案卷哭刑侦界 失控的交易恋人 种道长生,我穷的只剩寿命! 四合院,法医开局,抽大爷不违法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顾先生,你女儿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