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藩 > 第11章平定叛乱

第11章平定叛乱(1 / 1)

永乐六年的金陵城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徐妙云端坐在坤宁宫内,手中捧着朱高煦从交趾寄来的家书,唇角带着欣慰的笑意。自从自己这个二儿子远赴交趾,曾经剑拔弩张的皇室,竟意外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

“母后请看,”朱高燧指着信中的一段,“二哥在交趾又研制出新糖,洁白如雪,甘甜无比。父皇的内帑因这白糖生意充裕了不少,连宫中的用度都比往年阔气了许多。”

徐妙云轻轻颔首,目光柔和。她这个二儿子,虽然性子倔强,但确实有经世之才。更难得的是,他懂得远离朝堂纷争,专心经营边陲。这些年来,两个儿子一个在京师辅政,一个在边疆开拓,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你二哥在信中说,年底回京时要带个新玩意给你?”徐妙云含笑问道。

朱高燧兴奋地点头:“二哥说是个能逆水行舟的宝贝,具体是什么却卖关子不说。”

此时的交趾升龙府,朱高煦正在处理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书房内烛火通明,他仔细翻阅着各地送来的密报,眉头微蹙。这些年来,他在交趾推行新政,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南部那些世代盘踞的土司,早就对他心怀不满。

“王爷,南部土司暗中勾结海盗陈祖义,准备拥立陈??复辟陈朝。”暗卫统领跪在地上禀报,声音低沉而急促。

朱高煦放下手中的密报,神色平静。这样的消息他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已有计较。

“传令各府县加强戒备,但不要打草惊蛇。”朱高煦转身吩咐道,“本王要看看,这些人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令他没想到的是,叛乱尚未发动,告密者就接踵而至。最先来告密的是清化府的一个佃农阿山。这个黝黑瘦小的汉子跪在布政使司衙门前,浑身颤斗,却还是鼓足勇气说出了真相。

“小人……小人有要事禀告王爷。”阿山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恐惧,“寨主他……他暗中连络其他土司,要造反……”

原来,土改之后,当地土司为少交赋税,将百亩良田挂在阿山名下。按照新规,这些田地实际上已归阿山所有。这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今突然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若是陈朝复辟,这到手的田地岂不是要飞走?

朱高煦亲自扶起阿山,温声道:“你做得很好。这些田地,本王许你永远耕种。”他转头对随从吩咐:“赏银十两,派人护送他回去。”

令人意外的是,像阿山这样的告密者竟有数十人之多。朱高煦很快掌握了叛军的全部计划,甚至连他们联系了南洋海盗头子陈祖义,以及陈祖义海盗船队的航线都一清二楚。

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平民,因为新政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不愿看到旧秩序复辟。

叛乱当日,南部土司联军在红河平原集结。陈??身着仿制的陈朝龙袍,正在祭天告祖时,阵中突然大乱。

“投降不杀!汉王有令,只诛首恶!”阿山带着数百佃农,在阵中高声呼喊。他们手持农具,眼中闪铄着坚定的光芒。

土司联军顿时军心大乱。这些士兵多是佃农出身,早就受够了土司的盘剥。如今见有人带头,纷纷倒戈相向。有人甚至当场反戈,将刀剑指向了昔日的领主。

“你们……你们这些叛徒!”陈??气得浑身发抖,龙袍在风中凌乱地飘动。

就在这时,朱高煦亲率大军赶到。战鼓擂响,明军阵型严整,与倒戈的佃农里应外合,很快就将负隅顽抗的土司亲兵击溃。这场叛乱,还没正式开始就已宣告失败。

与此同时,南海之上,一场海战也在上演。陈祖义率领百馀艘海盗船,按照计划前来接应。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朱高煦的舰队早已设下埋伏。

“大王,前方发现明军战船!”了望手惊慌禀报。

陈祖义举目远眺,只见二十馀艘明军战船呈扇形展开,堵住了去路。这些战船与他记忆中的明军战船大不相同,船体更庞大,船身侧舷还装着奇怪的铁管。

“不过二十艘船,怕什么!”陈祖义不屑一顾,“传令各船,准备接舷战!”

海盗船队蜂拥而上,想要凭借数量优势贴近明军战船。然而就在距离还有一里时,明军战船上的铁管突然喷出火光。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海面。开花弹呼啸着砸向海盗船队,木屑飞溅,火光冲天,惨叫声不绝于耳。一些较小的海盗船直接被炮弹炸的船身开裂,开始缓缓下沉。

更让陈祖义惊恐的是,明军战船后方突然又杀出一支舰队,将他团团包围。明军战船利用火炮射程优势,始终与海盗船保持距离,让擅长接舷战的海盗毫无用武之地。

“突围!快突围!”陈祖义声嘶力竭地喊道,但为时已晚。明军战船如同猫捉老鼠般,将海盗船队分割包围。经过两个时辰的战斗,陈祖义的海盗船队全军复没,他本人也被生擒。

战后清点战利品时,朱高煦的部下们都惊呆了。不仅缴获了大量金银财宝,还从陈祖义口中得知了他藏在南洋两处岛屿的宝藏。这场叛乱,反倒让朱高煦发了一笔横财。

叛乱平定后,朱高煦并未对参与叛乱的土司赶尽杀绝。他在升龙府设宴,邀请所有土司前来赴宴。宴席上,他宣布了对叛乱者的处置:首恶陈??押送京师,其馀土司只要愿意归顺,既往不咎。

参与叛乱的土司们面面相觑,最终多数人在其他土司的劝说下表示愿意归顺。至于那些“顽固派”死了也是活该,没人可怜他们。

朱高煦趁热打铁,在交趾布政使司推行“土流并治”的政策,既保留土司的部分特权,又逐步推行郡县制。他还设立土司子弟学堂,让土司子弟学习汉文化,为日后彻底改土归流打下基础。

消息传回金陵,永乐帝龙颜大悦。他在早朝上对群臣说道:“汉王在交趾,不仅平定叛乱,更推行新政,使交趾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大明之福也。”

这一次,连一向反对朱高煦的文官们也无话可说了。他们明白,这位汉王殿下,已经用实实在在的功绩,证明了新政的价值。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雍诡案录:法医官 夺舍三年,她杀回来了 追校草四年我放弃,他却疯狂诱我 踹翻极品全家,我带外祖家暴富 凤临异世:绝色特工复仇录 性转穿越修仙界后的那些事 超神杂货店,我把琪琳养成了剑仙 美利坚文豪1905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诡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