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四大部堂挨骂,沉念奔往精武学院
半个时辰后,内阁值房。
工部、兵部两部,四大部堂官的争吵声逐渐停息了下来。
不是吵出了结果,而是吵没了力气。
四人也都渐渐冷静下来。
对于两部的尚书人选,他们仅有举荐权,最后拍板确定人选的只能是小万历与张居正。
吵赢了也没用。
与此同时。
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沉念四大阁臣也都听说了工部与兵部争抢沉念做尚书的消息。
此种争抢,完全在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三人的意料之中。
毕竟,连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患有:沉子珩依赖症。
他们对沉念的认知已变成:沉子珩专解朝堂上的各种疑难杂症。
沉念知晓此事后,不由得笑出了声。
相对于工部,他还是更倾向于前往兵部。
但他笃定:工部、兵部所请皆会被驳回,且李幼孜四人还会被张居正臭骂一顿。
因为大明不能从张居正依赖症过渡到沉念依赖症,大明之兴盛,需要文武百官的共同努力而不能系于一人之身。
……
片刻后。
李幼孜、曾省吾、梁梦龙、王一鄂四人来到张居正的面前。
张居正看向四人,胡子一捋,直接开骂。
“作为一部部堂官,心中想的不是如何做好本职事务,而是各自打小算盘,想着苦一苦别人,完成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本阁为你们感到可耻!”
“要不,让本阁前往兵部或工部做个主事,本阁一定能完成四位部堂交待的任务,保准让四位在自己的位置上轻轻松松,甚至能送四位入阁!”
……
“你们谁想请辞,谁想让位,想让谁接替你们,自己说了不算,全凭陛下圣裁!”
……
“李幼孜,就凭你今日吵架展现出的气力,你的请辞,本阁便不同意,陛下定然也不会同意!”
“梁梦龙,你何德何能,可替兵部方尚书请辞?真是太没规矩了,你们这样做,是要累死子珩吗?”
四人躬身拱手,不敢有一句解释。
他们为了抢夺沉念,确实是乱了方寸,坏了规矩。
张居正缓了缓后,看向低着脑袋的四人,瞪眼道:“还杵在这里做甚,等着本阁请吃饭吗?该干嘛就干嘛去,本阁现在要去陛下面前参你们一本!”
四人朝着张居正再次拱手,然后退了出去。
……
四人走出内阁值房后,两两分道而行,都将腰杆挺得直直的。
虽被张居正骂了一顿且有可能会被小万历责罚。
但他们都觉得值过,因为他们表达出工部/兵部需要沉念的想法,即使朝廷当下不考虑,到了年底或明年年初,也一定会将沉念从户部抽出,担任某一部的尚书。
毕竟,能者多劳,而沉念的能力又过于强大。
梁梦龙决定回到兵部后立即向方逢时写信,让已准备致仕的方逢时迅速致仕,以免错失良机。
他相信,方逢时为了兵部的未来,定然会很快就呈递致仕奏疏。
……
文华殿内。
张居正将工部、兵部争抢沉念为尚书的事情,汇禀给了小万历。
“陛下,此乃工部与兵部‘只为本部,不顾大局’的表现,臣已狠狠训斥了他们一顿,兵部尚书方逢时尚未请辞致仕,工部尚书李幼孜也能继续处理公事,臣已驳了他的请辞奏疏,臣请陛下惩处他们!”
“元辅做得对,此四人确实该惩,便各罚一月俸禄吧!”
说罢,小万历欠了欠身子。
“元辅,自沉卿任武职官以来,朕已在陆续减少他的差遣,潞王的课,他一月去三次即可,朕的日讲,也大多交由他人,户部之事,也都归于刘斯洁,沉卿也就在新政与票拟之事上忙碌一些。”
“其实,朕有意将沉卿调离户部,最好是能去兵部担任兵部尚书,兵部这一摊子,恐怕唯有沉卿打理得能让朕与元辅满意!”
小万历一边说,一边看着张居正的脸色。
见张居正面无表情,他连忙补充道:“当然,即使要令沉卿总领兵部事,也要依照规矩,待方尚书致仕后再说,而不是依照兵部、户部所请!”
张居正满意地点了点头。
“陛下所言极是,如今户部稳定,有殷阁老坐镇,不会出任何岔子,依照子珩的能力,确实可以去兵部,不过……不过……待年底再说吧!”
小万历兴奋地点了点头。
小万历是希望沉念能够担任兵部尚书的。
因为沉念任职后,不但能进一步改革军制,还能让他将军权抓在自己手中。
张居正其实也希望沉念担任兵部尚书。
因为此职不但能让沉念在朝堂,在处理九边之军务时拥有更多话语权,未来拥有如他一般的权力,而且还能阻止小万历做出一些莽撞之事。
……
十月十五日,近午时。
小万历下旨称李幼孜、曾省吾、梁梦龙、王一鄂四人内阁失仪,各自罚一月俸禄。
与此同时。
小万历驳斥了工部尚书李幼孜的致仕奏疏,并命太医对他进行诊断,在他没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必须坚守岗位。
京师各衙的官员,皆知四人“内阁失仪”之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有官员都无比羡慕沉念。
一名官员做到这种地步,已足以青史留名,接下来,沉念成为内阁首辅,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一切如旧。
沉念发现自己担任武讲官后,竟比往昔还闲适许多。
需内阁票拟的奏疏,张居正会将一些涉及军武或新政内容的分发给沉念,其馀的常规奏疏,基本都交给了当下正处于壮年的申时行与王锡爵。
与此同时,翰林院、户部的差事,沉念大多都是每隔十日了解一下,基本没有具体事务需要他处理。
至于日讲,沉念更是比之以前,特别是去年,少了一半的任务量。
沉念隐隐觉得,朝廷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必会将他调任到兵部或工部任尚书。
……
十月二十日,近午时。
广州港市舶司提举与市舶太监联名呈递奏疏称:因开海引银令的实施,海外数个国家、部落以及一些个人商队来到广州海域,意欲前往京师参拜大明皇帝,并想与大明朝廷缔结一些官方商贸合约。
张居正看到此奏疏后,立即将沉念等四大阁臣召集到了一起。
内阁值房,二楼前厅。
张居正率先道:“随着开海引银令的施行,许多海外商人知晓我大明物产丰富,外加或缺白银,故而想与朝廷做买卖。不只是广州港,宁波港、泉州港、漳州月港当下的海外商人也都翻了几番……”
紧接着,殷正茂继续道:“这些海外商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投机小商人,包括一些自诩为国家、部落外使的商人,他们来朝拜陛下的目的,是盼着用朝贡的方式拿自己的‘三核桃俩枣’换取咱们数个马车的馈赠,以及获得一个被朝廷认可的商人身份,然后再与民间商人做生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多赚钱!”
“另外一种就是想将生意做大的大商人,他们感觉当下我朝民间出海的商人规模有限,故而想与朝廷直接做生意,以此降低风险,并保障利润稳定。”
殷正茂缓了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若同意海外商人来京师参拜陛下,绝对是能够增加国库收入的,但也会削减民间商人的收入。咱们实施开海引银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得民间白银流通,我认为,当下不宜让朝廷过多参与海外商贸,不然会降低民间出海商人们的积极性,海上贸易的前景非常大,朝廷目前不用急着赚这个快钱,只需要把控海上的商税即可。”
“附议!”王锡爵干脆地说道。
“我也附议,不过这些海外商人表现得如此热忱,我们将其拒之门外,恐有失咱们天朝上邦,礼仪之国的身份!”申时行心怀顾虑地说道。
沉念笑着道:“简单!但凡年底仍在咱们港口停泊的海外商人,令地方官府邀请他们上岸,统一招待,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的春节氛围,将大明民间商人当朋友的,我们便将他们当朋友。另外,我建议对一些与大明友好的海外商人进行特别照顾,比如:可允许一些海外商人在我朝部分城市定居,开设店铺,甚至可以通婚,他们一些好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吸收进来。”
“子珩说得对!此举非文化战与商贸战,而是互通有无,彼此了解,大明需要海外的朋友!”张居正开口道。
于是乎,此决定就在五大阁臣的笑声中定下来了。
此举,才是真正的朝廷不与民争利;此举,才能使得大明民间的白银增多且在更多地域流动起来。
白银,只有在不断流动的情况下,才能算得上钱。
……
十月二十五日,清晨。
天微微亮。
沉念坐马车行在前往内阁的路上。
这两日,京师气温骤降。
街道两旁的树木,叶子几乎在两三日就落了个干干净净。
很多早上在街头摆摊的百姓已换上棉衣,羊肉汤、羊杂汤成为诸多商贾士子早餐的首选。
进入内阁值房后。
立即就有胥吏端来热水,拿来毛巾供沉念擦手擦脸。
在沉念坐下后,立马就有热茶与点心端到他的旁边。
这就是阁臣的待遇。
衣食住行皆不需考虑,永远都可以处于最舒服的状态,当然,精神上的压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
每一道票拟,都有可能决定许多人的命运,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影响到大明的国运。
今日,沉念需要处理的奏疏并不多。
但是,他仍需将中书舍人王嘉最新整理出的政事文书都通读一遍。
稍后,王嘉还会将筛选过后的民间小报交给沉念。
这些小报的内容,大多都代表着民意,里面蕴含着许多书生士子的主张,无论是否偏激,沉念都要通读一遍。
他的很多策略与想法,便来自这些小报内容。
此外,沉念看完这些后,还需要整理武讲的教案。
职位越高,要求沉念对自己的要求越严格。
无论是他的武讲教案还是日讲教案,任何一篇,都是能拿出去当作日讲与武讲的示范教材的。
近午时,阳光微暖。
沉念看完民间小报上的内容后,正准备站起来走一走。
中书舍人王嘉快步走进来。
“沉阁老,半个时辰前,陛下去京郊精武学院了。走得甚急,似乎是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情,禁中宦官称陛下有精武学院的内务处理,黄昏便归,但并未说明是什么内务,张阁老想让您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内务?”沉念微微皱眉。
小万历每日的安排至少三日前就会确定,今日并没有他巡视精武学院的安排。
当下,精武学院不归内阁与六部管辖,而归小万历(总教习)直管。
主要执行管理人是张溶、梁梦龙和沉念(三大副总教习)。
若真有意外之事,小万历也应派沉念三人前往,而不是他亲自去处理。
张居正不便插手精武学院之事,但小万历此举又有些不合常规,故而便想让沉念查明情况。
沉念看向王嘉。
“你速速去寻英国公和兵部梁部堂那里,问询他们精武学院发生了何事?陛下为何突然前往?若他们也不知或不在衙门,那我就亲自去精武学院一趟。”
“是!”王嘉回答道。
……
小半个时辰后,王嘉来到了沉念面前。
“阁老,英国公在陛下前往精武学院约一刻钟后也奔向了精武学院,但未向下属说明缘由。至于兵部梁部堂,他对此事完全不清楚,根本不知陛下与英国公去了精武学院。”
“陛下若叫上英国公,也应该叫上我与梁部堂啊?有古怪!”
沉念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虽说小万历有权临时去精武学院,但未说明缘由,且又走得那么急,实属奇怪。
沉念想了想,朝着王嘉道:“速速准备马车,我要立即前往精武学院一趟,将梁部堂也叫上!”
“是,阁老!”王嘉快步走出值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