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咱们是搭档(1 / 1)

林凡停下脚步,转头看他,神色已经恢复了平日里的平静,仿佛刚才那个把泥土拍在董事长桌上的人不是他。

“刘总,让你受惊了。”

“哪里,哪里。”刘岳川连连摆手,抹了把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我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你刚才那一下,我这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林凡没接这个话茬,只是问:“刘总,现在有空吗?找个地方,聊聊村里那件事。”

“有空,当然有空!”刘岳川立刻应道,“去我办公室?”

“不了。”林凡摇摇头,“太扎眼。就近找个没人的小会议室吧。”

刘岳川心领神会。

现在集团上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俩要是大张旗鼓地进自己办公室,不出十分钟,全公司都知道他刘岳川站了队。

林凡这是在照顾他,也是在避免节外生枝。

“明白。”刘岳川掏出手机,立刻拨了个内线电话,“行政部吗?我是刘岳川。马上在三十六楼给我安排一间小会议室,要安静的。对,立刻。”

挂了电话,刘岳川对着林凡做了个“请”的手势,态度比之前在项目上时,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畏。“林总,这边请。”

“刘总,你是集团的老人,也是我的前辈。”林凡一边走,一边很诚恳地说,“以后别叫我林总,叫我林凡就行。项目上的事,我经验不足,还得您多帮我掌舵。”

刘岳川是什么人,在苏氏这种地方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心思玲胧剔透。

他立刻就明白了林凡的意思,心里那点因为目睹了一场“宫变”而悬着的石头,落回了肚子里,还砸出了一点佩服。

“你别这么说,我听明白了。”刘岳川苦笑一下,抹了把额头,那里其实一滴汗都没有,“以后,我就是给你打下手的。董事长说了,全力协调,不折不扣。”

“咱们是搭档。”林凡纠正道。

这话听得刘岳川心里一热。

他本以为林凡拿到尚方宝剑,会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没想到姿态放得这么低。

这不仅是尊重,更是一种政治智慧。

他知道,林凡这是在告诉他,我们不是上下级,是盟友。

“行,那你也别刘总,刘总的,叫我老刘就行。”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某种默契。

三十六楼的会议室不大,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块白板,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冰冷而标准。

刘岳川进去后,没坐,先是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的一角朝楼下看了看,又迅速合上。

他转身去摆弄角落里的咖啡机,按了半天,机器只是嗡嗡作响,不见动静。

“坏的。”他有些尴尬地拍了拍机器外壳。

林凡已经拉开一张椅子坐下了,他把桌上一支没人用的水笔拿到手里,在指间慢慢转着。“老刘,坐吧。这儿隔音不错。”

刘岳川这才走过来,在林凡对面坐下,身体却没完全靠在椅背上,带着一种随时准备起身的紧绷感。“我跟了董事长十五年,加之之前在分公司,进苏氏快二十五年了。今天这阵仗,头一回见。”他看着林凡,眼神很复杂,“董事长办公室那张花梨木的桌子,我亲眼看着换的,三十多万,你就那么把那盒泥扔上去了,真有你的。”

林凡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那块泥,比那张桌子贵。”

刘岳川一愣,随即苦笑起来。是啊,那块泥背后是几十亿的项目,是苏氏新能源的未来,别说一张桌子,就是把整个三十八楼铺上黄金,也换不来。

“行了,不说这个了。”刘岳川把杯子放下,神色严肃起来,“说正事。村里那块地,我已经让人把当年的旧文档全调出来了。”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泛黄的文档复印件,推到林凡面前。

“情况比我们想的还复杂点。二十年前,秦家那个厂子效益好,急着扩建堆料场。当时城郊结合部的土地管理乱成一锅粥,他们就走了个捷径。”刘岳川的手指在文档上点了点,“你看,这个签字的,是当时那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叫钱二根。这个人,五年前就去世了。现在带头闹事的那个汉子,是他儿子,叫钱大江。”

“子承父业啊。”林凡看着文档上的名字,随口说了一句。

“不止。”刘岳川的表情更凝重了,“问题是,这钱二根当年收了秦家一笔‘协调费’,十万块,私人的。这笔钱,他没跟任何村民说。他跟村民讲的,就是秦家仗势欺人,一年给五千块占地费,不答应也得答应。所以这二十年,村民心里憋的火,一是冲着秦家,二就是觉得这补偿太低,受了欺负。”

“那钱大江知道他爹拿了这笔钱吗?”林凡问到了关键。

“八成是知道的。”刘岳川分析道,“要不然,他闹不出这么大的动静。他爹死了,死无对证,他现在站出来,打着为村民讨公道的旗号,既能把当年那笔不光彩的钱洗白,又能从我们这儿再敲一笔。他这是要把他爹当年贪的,和他自己想要的,一并拿回去。”

林凡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老刘,那十二户人家,现在是什么情况?”

“我让人连夜摸排了一下。”刘岳川显然是有备而来,“十二户里,有五户是纯粹的农民,就指着地吃饭,地被占了,只能去城里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有三户,家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老人守着,对他们来说,地就是根,是养老的最后保障。还有三户,脑子活络点,在村里开了小卖部、小饭馆,日子还过得去,但也不富裕。最后一户,就是钱大江家,他自己在外面包点小工程,是这群人里最有钱,也最有号召力的。”

刘岳川总结道:“所以,这十二户人,诉求根本不一样。穷的想要钱,保根的想要地,钱大江想要的,是名和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完美神豪,只需一个神豪兑换系统 将军夫人带崽在流放路上一路收收 江湖话事人 二周目,被姑负的仙子们黑化了 开挂的隐身衣 渔女:离婚后我靠赶海打渔暴富 华娱大亨:我靠修改命格成帝 重生1988:垃圾大王的幸福生 百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