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25章 乘舟北上,奔赴新舞台

第125章 乘舟北上,奔赴新舞台(1 / 1)

金陵的码头上,晨雾尚未散尽,

空气中夹杂着潮湿的水汽和淡淡的鱼腥味。

运河两岸,人声鼎沸,

脚夫吆喝,商贩叫卖,

组成一幅喧嚣而充满活力的市井画卷。

大小船只鳞次栉比,桅杆如林,帆影蔽日,彰显着这条帝国血脉的繁忙。

苏惟瑾一袭青衫,立于一艘北去的客船船头,

身侧是背着书箱、一脸兴奋又带着点忐忑的书童小奇,

以及越发沉稳的苏惟山和依旧憨直的苏惟虎。

他们的行李不多,

除了书籍和必备衣物,

便是芸娘那副厚实的护膝和赵文萱所赠的湖笔,

被苏惟瑾仔细收在行囊深处。

“开船喽——”

船老大一声悠长的吆喝,缆绳解开,

巨大的船帆借助风力缓缓鼓胀,

客船轻轻一震,离开了喧嚣的码头,

滑入宽阔的河面。

站在船头,看着金陵城墙逐渐远去,

最终化为天际线上一抹模糊的灰影,

苏惟瑾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别绪,

反而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激荡在胸中奔涌。

北京!

大明的中枢,权力的顶峰,

无数野心与梦想交织的舞台!

他来了!

运河之上,果然是一派繁荣景象。

官船威风凛凛,

插着各色旗帜,鸣锣开道,

寻常船只纷纷避让;

漕船队首尾相接,吃水极深,

满载着江南的粮米财富驶向北方;

商船装饰华丽,可见其主人财力雄厚;

更有无数像他们乘坐的这类客船,

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其中不乏许多与他们目标一致、

怀揣梦想的赶考士子。

“瑾哥儿,你看那船,真气派!”

苏惟虎指着一条擦身而过的三层楼船,啧啧称奇。

那楼船雕梁画栋,船头甚至站着几个衣着鲜亮的护卫。

苏惟山则稳重些,低声道:

“看旗号,像是某位勋贵家的,

怕是北上述职或是回京。”

苏惟瑾微微点头,

目光却并未过多停留于表面的繁华。

他的超频大脑已然启动,

早已经化身最精密的扫描仪,

将沿途所见所闻不断录入、分析、比对。

航行不过半日,便遇第一处钞关。

所有船只都被要求减速,

排队等候查验、缴税。

他们的客船小,被挤在边缘,

等了近一个时辰才得以通过。

苏惟瑾看到,那艘勋贵楼船却只是亮了下旗牌,

便畅行无阻,甚至还有税吏点头哈腰地送行。

而一些满载货物的民船,

则被反复检查,税吏们鸡蛋里挑骨头,

船主赔着笑脸,偷偷塞过去些银钱,方才被放行。

“同样是行船,这待遇真是天差地别。”

小奇小声嘀咕。

苏惟山叹道:

“历来如此,没什么稀奇。”

苏惟瑾默然不语,

超频大脑却已记下:

关卡效率低下,权贵特权横行,

胥吏勒索成风。

此乃一弊。

继续北上,两岸风光渐变。

江南的稠密水网和精致田园逐渐被更为开阔、

略显粗犷的平原取代。

时值冬末春初,万物尚未复苏,

田野显得有些荒凉。

偶尔可见一些村落,泥墙茅舍,

与运河中穿梭的繁华船只形成鲜明对比。

途中停靠几个码头补给时,

苏惟瑾也会带着三人上岸略作走动。

码头上自是热闹非凡,

茶馆酒肆林立,各色人等汇聚。

他们便在一处临河的茶馆歇脚,

听得不少趣闻轶事。

邻桌几个行商模样的人正在高声谈论,

说的是去年漕粮入京的“奇事”:

“……都说漕粮是‘天庚正供’,

半点耽搁不得!

可去年运到通州仓的,

十船里愣是有两三船是霉变的陈米,

甚至掺了沙土!

就这,验收的官爷眼睛一闭,照样盖章入库!

为啥?

漕丁们一路辛苦,漂没损耗总得有点吧?

上下打点的开销总得从这里面出吧?

最后亏空的,还不是国库?”

另一人压低声音道:

“何止!

听说有的漕帮,干脆半路就把好米卖了,

换上次等的,甚至勾结水贼,

演一出‘遭风浪’或‘遇水匪’的戏码,

直接报个损失,一本万利!”

苏惟瑾端着粗瓷茶杯,

看似听着闲谈,超频大脑却在飞速运算:

漕运体系腐败,损耗巨大,

成本高昂,最终转嫁于民,

侵蚀国本。

此乃二弊。

又行数日,遇一大镇,

码头上挤满了等待卸货的漕船,

绵延数里,进展极其缓慢。

问及缘由,说是前方一段河道年久失修,

淤塞严重,大船难以通行,

只能等待小型驳船过来转运,费时费力。

船老大唉声叹气:

“每年都这样!

光是这段路,耽搁的时日、增加的脚费,就是一笔糊涂账!

上报要修河?

哼,银子拨下来,能有三成用到河工上,

就算青天大老爷开眼了!”

苏惟瑾望着眼前停滞的“长龙”,

超频大脑再次记录:

基础设施失修,管理混乱,

运输效率极端低下,

严重制约经济流通。

此乃三弊。

他还注意到,运河虽带来繁荣,

但利益分配极不均衡。

沿河大城镇固然商铺林立,

豪商巨贾一掷千金,

但稍离河岸远些的乡村,

却多见衣衫褴褛的农人、面有菜色的孩童。

一场大雪过后,甚至听闻有贫苦人家冻毙的惨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小奇看着窗外景象,

忍不住低声念了句杜甫的诗,

被苏惟山瞪了一眼,赶紧闭嘴。

苏惟瑾心中默然。

繁荣下的巨大贫富差距,社会不公。

此乃四弊。

这一路,仿佛一堂生动而残酷的国情课。

书本上的“漕运弊政”、“吏治腐败”、“民生多艰”等词汇,

此刻化为了眼前真实可见、可闻、可感的景象。

他的超频大脑将这些散碎的见闻、

数据、案例不断整合、分析、推演,

原本一些模糊的改革念头,

变得愈发清晰和坚定。

若要改变,必须从这些根本性问题入手!

但这绝非易事,牵扯利益盘根错节,

需要大智慧、大魄力,

更需要…足够的权力!

同船的也有不少士子,

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或炫耀文采,或议论朝局,

个个意气风发,仿似功名唾手可得,

治国平天下易如反掌。

苏惟瑾大多只是静静听着,

偶尔插言一两句,

却往往能切中要害,引人侧目。

有人见他年轻,言语间便有些轻视,故意问道:

“苏兄对此番春闱,可有高见?

莫非还想再夺一个会元?”

苏惟瑾只是淡淡一笑:

“天下英才汇聚,惟瑾能附骥尾已是幸事,

岂敢妄觊鼎甲?

但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他这般谦逊,反倒让那人不好再说什么。

旅途漫长,苏惟瑾大部分时间仍是在舱内读书。

只是他的阅读,已不再局限于经义程文,

更多开始翻阅沿途购买的各地府志、

水利图册、甚至是一些账房先生记录的民间物價流水账本。

超频大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有关这个帝国运行的真实信息。

这一日,客船终于驶出南直隶地界,

进入山东境内。

河道陡然变得更加繁忙,

两岸地势也愈发开阔。

船老大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巨大城郭轮廓,高声喊道:

“各位客官,前面就是济宁州了!

运河上的大码头,咱们要在这停靠一日,装卸货物!”

苏惟瑾走出船舱,凭栏远眺。

但见运河如带,舟楫如梭,更远处,

一座雄城虎踞河畔,气象万千。

新的地域,新的风物,新的见闻正在前方等待。

他深吸一口带着北方干冷气息的空气,目光越过济宁,投向更遥远的北方。

那里,是北京。

航程已过半,目标渐近。

心中的豪情与冷静交织,

化为眼底深处一抹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

正延伸向那帝国心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全球直播:我的盗墓综艺爆红了 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 重生之我是九叔小师弟 诛仙:斩仙葫芦,剑出青云 不是?!你管这叫辅助系?! 斗罗:武魂登龙剑,召唤龙神号! 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 灵瞳断玉 野菜,拿来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