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1061章 大唐双龙传(重佛 上)

第1061章 大唐双龙传(重佛 上)(1 / 1)

洛阳南郊,龙门山麓。

夜色如墨,朔风卷着细碎的雪末,在山林间呼啸穿梭。远山近岱,皆复上一层薄薄的素白。

林木深处隐隐传来阵阵诵经之声,那声音初听缈茫,似有还无,仿佛只是风雪过隙的错觉。但若凝神静听,便能察觉其韵律悠长,沉雄恢弘,仿若成百上千人意志的汇聚,如海潮般漫过山峦,涤荡着冬夜的肃杀。

在如此酷寒的夜晚,本该万籁俱寂,但此时,两道身影正沿着那蜿蜒如龙的石阶稳步而上。

石阶总计八百零八级,取“破除八百烦恼”之意,乃净念禅院联接凡尘的信道。此刻,阶上积雪虽已被寺僧清扫,但残留的冰凌依旧湿滑难行。

前行之人,年约二十出头,身姿挺拔,穿着一袭玄色貂裘,虽风尘仆仆,却难掩其眉宇间的英锐之气。男子面容俊伟,鼻梁高挺,一双眼睛在夜色中灿若寒星,顾盼之间,自有龙章凤姿,沉稳如山岳,灵动似流水。此人正是唐王李渊次子,年仅二十岁便已屡立战功,被册封为秦国公的李世民。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约莫二十七八的文士,身着青色棉袍,外罩一件略显陈旧的鹤氅,面容清癯,三绺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他便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太原元从功臣之一,现为秦国公府功曹参军的长孙无忌。

抬头看着仿若没有尽头的石阶,长孙无忌微微喘了口气,额角见汗。这八百级石阶,对于不谙武艺的他而言,着实是一番考验。

“无忌,可还撑得住?”

李世民并未回头,脚步稳健,声音温和却清淅地传入长孙无忌耳中。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苦笑道:“二公子放心,这点路途,无忌还撑得住。只是这净念禅院,好大的排场,竟将寺院建于如此山势之上,这八百阶‘清净路’,便是给天下香客的第一个下马威了。”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阶旁被积雪压弯的古松,淡淡道:“若非如此,又如何显其超然物外?你看这山林走势,藏风聚气,这禅院选址,暗合星宿,创立此地者,确非凡俗。”

正言语间,上方石阶转角处,悄然出现一位灰衣僧人。那僧人约莫三十岁年纪,面容朴拙,眼神澄净,手持一盏昏黄的灯笼,静立风雪之中,仿佛早已在此等侯多时。

见二人上来,僧人单掌竖于胸前,微微一礼:“两位施主,雪夜登山,辛苦了。小僧了尘,奉方丈之命,特在此迎候。”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他们此行颇为隐秘,并未提前投帖,禅院竟能预知他们的到来,并派知客僧在半途等侯,这份未卜先知的本事,着实令人心惊。

“有劳大师。”

李世民还了一礼,神态从容:“在下李世民,这位是长孙无忌,冒昧来访,求见禅院主持。”

了尘面色不变,只是侧身让开道路,低眉垂目道:“李公子,长孙先生,请随小僧来。方丈与了空师兄已在禅院相候。”

灯笼昏黄的光晕在风雪中摇曳,引着三人继续向上。待走过最后一个石阶,眼前壑然开朗。

先前在下方邱林处眺望,只见林木掩映间,露出几座殿宇的飞檐斗拱,以为不过是一座寻常丛林。此刻亲临山门之外,才知其谬之大矣。

但见一片极其宏伟壮观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递进,竟似一座微缩的城池。

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怕不有数百馀间,鳞次栉比,布局严整,在风雪与夜色中延伸开去,望不到边际。

所有建筑,除正中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所在外,皆覆盖着色泽鲜艳、流光溢彩的三彩琉璃瓦。那琉璃瓦在雪光与偶尔透出的灯火映照下,依旧焕然如新,青、绿、黄、白诸色交织,形成一种庄重而华丽的视觉奇观,丝毫不受这乱世风霜的影响。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位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正中的那座小铜殿。

那铜殿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通体以精铜铸造,在雪夜里泛着暗沉而润泽的金属光泽。殿顶并非琉璃瓦,而是铸造出仿木结构的庑殿顶式样,鸱吻、脊兽一应俱全,精巧绝伦。铜壁之上,隐约可见繁复的刻痕,似是经文,又似梵像。如此一座铜殿,所需金铜之巨,已足令人咋舌,更难得的是其铸造工艺,严丝合缝,气象浑穆,绝非寻常工匠所能为。

铜殿之前,是一片广阔达百丈,以汉白玉石精心砌成的平台广场。广场四周,围着雕有莲花、卷草纹样的白石栏杆。广场正中,供奉着一尊巨大的文殊菩萨骑金狮的铜象。文殊菩萨面容慈悲,手结法印,胯下金狮作怒吼状,鬃毛虬结,栩栩如生。菩萨像置于佛龛之内,龛旁还供奉着药师、释迦和弥陀三世佛的彩塑金饰坐像,宝相庄严,气魄宏大。

除了四个方向作为出入口的石阶,在这广阔的白石广场上,还平均分布着五百尊金铜罗汉像。这些罗汉像高与人齐,或坐或立,或喜或怒,或沉思,或辩经,姿态各异,神情无一雷同。每一尊的眉眼、衣纹、法器,都铸造得精细入微,在风雪中默然肃立,令人望之而生敬畏之心。

整个禅院的建筑,便以这铜殿和白石广场为内核,沿着中轴线的主殿堂,井然有序地分布八方,其间以苍松翠柏、竹林梅径以及青石道路分隔,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纵在寒冬,那挺立的松柏依旧苍劲,与庄严肃穆的建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股神圣不可侵犯的宏伟气象。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之前,放置着一个巨大的青铜香炉。炉内正燃着上好的檀香木,袅袅青烟在寒冷的空气中升腾、弥漫出一股宁神定魄的幽远香气。这香气似乎有种奇异的力量,穿透风雪,笼罩了整个空间,连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这般心志坚毅、惯见杀伐之人,置身其中,也不由得感到心绪渐渐宁静下来,被那出世脱俗的氛围所感染,方才登山的疲累与尘世的烦扰,似乎都淡去了几分。

“好一个净念禅宗,果然名不虚传!”

长孙无忌低声感叹,拢了拢鹤氅,借着灯光仔细打量着周围的景象,尤其是那尊铜殿和五百罗汉,眼中难掩震撼之色。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如电,扫过那铜殿紧闭的门户,以及广场上默立的罗汉,轻声道:“无忌,你博闻强记,对这禅院了解多少?”

长孙无忌闻言,略一沉吟,一边随着知客僧了尘前行,一边低声为李世民解惑:

“二公子,这净念禅院,据传乃建于东汉末年,由一位被称为‘天僧’的神异高僧所创立。此院虽处佛教体系,但其武学与禅理,自成一格,与慈航静斋一般,皆是武林中至高无上的圣地,隐为白道领袖。其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远超寻常门派。”

“禅院武学,源于天僧所传之《净念禅书》,讲究‘禅武合一’,以禅心驾驭武学,最高心法据说能直指天道,玄奥莫测。院内僧众,虽不常在江湖走动,但历代皆有武功惊世骇俗之辈。尤其这一代,更是人才济济。”

“哦?细说其详。”

李世民显然对此极感兴趣。

“如今禅院的主持,乃是了空禅师。”

长孙无忌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敬意:“了空禅师年岁不详,据说已闭关修禅多年,寻常事务已不多问。但其禅境修为,深不可测,被誉为天下有数的佛门大宗师。他修炼的乃是佛门最高深的‘闭口禅’,据说已逾三十年未曾开口说话,一旦破关,其声如狮子吼,有降妖伏魔之能。”

李世民眼神微凝:“闭口禅果然是非常之人。”

“而实际掌管院内大小事务的,乃是了空禅师的师弟,了尽禅师。了尽禅师佛法精深,为人宽厚,善于调和,禅院内外事务,皆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僧俗两界威望极高。”

“此外,禅院有四大护法金刚,皆是了字辈的佼佼者,武功高强,各擅胜场。”

长孙无忌如数家珍:“首座护法不嗔,性情刚直,嫉恶如仇,一手‘大力金刚掌’刚猛无俦,据说有开碑裂石之威。”

“次座护法不贪,掌禅院戒律,铁面无私,其‘拈花指’功夫已臻化境,于细微处见真功夫。”

“三座护法不痴,精研佛法典籍,智慧通达,看似温和,实则内力深厚,尤其擅长‘般若掌法’,掌力含而不露,后劲绵长。”

“四座护法不惧,性子最为勇悍激进,负责禅院外围警戒,精通‘伏魔杖法’,于群战之中,威力无穷。”

“此四人,合称‘净念四僧’,乃是禅院除了空、了尽之外,最为内核的力量。有他们辅佐,加之这数百武艺精湛的僧兵,以及这固若金汤的禅院本身,净念禅院虽不参与世俗争斗,但其潜在实力,足以让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敢轻易招惹。”

李世民默默听着,心中念头飞转。在如今洛阳暗流汹涌的局面下,净念禅院的态度,虽未必能直接决定胜负,但其倾向,无疑能极大地影响人心向背,甚至可能成为打破平衡的关键筹码。

他今夜前来,名为拜访,实为游说。即便不能争取到禅院的明确支持,至少也要探明其态度,确保他们不会倒向王世充,若能结下一份善缘,那便是意外之喜了。

知客僧了尘引着二人,穿过肃穆的罗汉阵,踏着光滑如镜的白石地面,走向那灯火通明的大雄宝殿。

檀香的气息愈发浓郁,而那隐隐的诵经声,也越发清淅,回荡在整个禅院的每一片琉璃瓦与铜象之间,似乎连天地间的寒意,都被那沉雄的信仰之力隔绝在外。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冠,将所有情绪深藏眼底,跟着了尘绕行至铜殿前方。

殿门上方悬挂匾额,以古朴的隶书镌刻着“大雄宝殿”四字。殿门敞开,内里灯火通明,温暖的气息混合着更浓郁的檀香扑面而来。

“方丈与了空师兄便在殿内相候,二位施主,请。”

了尘在殿门前止步,侧身合十,低眉顺目地说道。

“有劳大师!”

李世民颔首致意,率先迈过高高的门坎,长孙无忌紧随其后。

一入殿内,景象又是一变。

殿内空间极其开阔,数十根合抱粗的巨柱支撑着穹顶,柱上皆以金粉描绘着精美图案。地面铺着光滑如镜的金砖,映照着殿内数以百计的长明灯与儿臂粗的蜡烛。

正前方,是三尊巨大的鎏金佛象,释迦牟尼佛居中,左右分别为药师佛与阿弥陀佛,宝相庄严,佛象前设着巨大的供桌与蒲团。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这三世佛,而是端坐于佛象下方主位蒲团上的两人,以及侍立在他们身后的四名气息沉凝的僧人。

主位左侧,是一位身着金色袈裟,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如玉的老僧,须眉皆白,脸上带着悲泯而平和的笑容,仿佛能包容世间一切烦恼。

此人便是实际掌管禅院事务的了尽禅师。

而主位右侧,则是一位看似年纪更轻,面容如古井无波,身形略显消瘦,穿着一袭简单白色僧衣的僧人。双目微阖,气息若有若无,仿佛与整个大殿乃至殿外的风雪天地都融为一体。若非亲眼所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老僧膝上横放着一串看似普通的楠木念珠,双手结着一个玄奥的法印。此人正是净念禅院的主持,修炼闭口禅已逾三十年的了空禅师!虽不言不语,甚至未曾睁眼,却自然而然地成为整个大殿气场的中心,连他身旁的了尽禅师,其光辉也似乎被稍稍掩盖。

侍立在两位高僧身后的四名僧人,年龄均在四五十岁之间,身着褐色僧衣,体格或魁悟或精悍,眼神开阖间精光隐现,气息渊渟岳峙。正是净念禅院威震武林的四大护法金刚——不嗔、不贪、不痴、不惧。

李世民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心中凛然。净念禅院的内核人物,几乎尽数在此。这既显示了禅院对他们到来的重视,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展示实力。

收敛心神,李世民上前几步,在距离主位蒲团约一丈处停下,拱手躬身:

“晚生李世民,携友人长孙无忌,冒昧深夜造访宝刹,搅扰诸位大师清修,还望海函。”

长孙无忌亦紧随其后,深深一揖。(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锦鲤小厨娘:我在古代搞食品加工 穿书后,成了女尊帝女的掌中玩物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出狱后,我成了风水之王 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 长生仙族:从垂钓洪荒开始! 大明:皇后别闹 凡人修仙,从宗门被灭开始无敌 诡秘:阿蒙,我来偷走你的神位 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