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进行地形侦察。”佩雷恩汇报道,“目标设施处于运行状态,侦察小队观察到了战斗机器人、‘赞恩联合体’的雇佣兵,以及轨道上的几艘舰船。另外,犯罪分子每天至少会运出一批机器人和机器人零件,目的地暂不明确。”
“有意思。”索龙只说了这三个字,随即补充道,“我需要一份关于海波里星系敌军兵力的详细报告,我要的是机器人零件生产线,不是邦联机器人大军卷土重来。”
“我会安排人立即将所有报告整理好送过来。”佩雷恩尤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长官,能问个问题吗?”
索龙沉默着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直接向利亚纳的桑特家族采购tie系列装备,会不会比通过叙特里克斯霸权更合适?”佩雷恩终于问出了困扰已久的问题。
他知道这里面有隐患,桑特家族领地具有独立性,且帝国疆域对西纳继承者的态度本就不情愿,甚至近乎敌对。
但凡事都该试试,不是吗?
如果索龙需要克伦内尔能提供的所有tie战机,说明他在谋划大动作,而既然奇斯人能搞定达斯坦男爵,未必不能说服桑特家族。
“好主意,舰长。”索龙的回答让佩雷恩大吃一惊,这大概是他最没想到会从元帅口中听到的话。
“我……呃……”吉拉德一时语塞。
什么情况?
索龙,这位以战略远见着称、能预判战场三四步走向、轻松击溃达菲尔维安星区叛军的元帅,居然没考虑过这个选项?
他这段时间到底在忙什么?
“不必惊慌,舰长。”索龙看穿了他的失态,“你的提议确实正确且及时。”
“真的吗?”佩雷恩在心里嘀咕,以往下属提建议,多半是“当面认可,转身否决”,难道这次不一样?
“我们一定会找机会验证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索龙的话再次超出他的预期,“我不会因为一个有用的想法不是出自我就拒绝它。”
佩雷恩瞬间有些尴尬。
他赶紧压下杂念,听元帅继续下令:“安排我的航天飞机两小时后准备起飞,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你可以离开了。”
佩雷恩依条例敬礼,转身时却差点跳起来,面前突然出现一张扭曲的黄色外星人面孔。
幸好帝国多年的训练素养让他稳住了身形,馀光瞥见那只是全息博物馆的投影,才松了口气。
他平静地穿过索龙的“艺术品展区”,走出舱室,重重呼出一口气,忍不住歪嘴笑了。
原来元帅一大早叫他来汇报,是为了腾出时间独自欣赏那些珍贵的全息藏品。
也罢,银河系里不变的东西本就不多,或许这样也挺好。
……
结束与佩雷恩的交谈后,索龙重新梳理思路。
这位工程师在新秩序时期声名鹊起,他向帝国出售的小型飞行器,以“高性价比”着称,直到皇帝在恩多战役中殒命前,一直顺风顺水。
由于帝国从不缺新兵,订购昂贵战机的方案从一开始就被排除。
索龙需要的是廉价且实用的机型,而兵员伤亡从不会让他担忧,训练新人永远更容易,也更便宜。
他再次翻阅坦格伦现存的帝国文档。
情报部撤离时,留下的多是易获取的非机密信息,其中一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但有调查版本指出,西纳的死或许与公司内部人员有关。
索龙暗自感叹,西纳公司内部果然是蛇鼠一窝,混乱不堪。
西纳死后无子嗣,公司控制权落入共同所有者桑特家族手中。
从全息照片来看,这位女士外貌并不出众,但其权势欲极强。
皇帝死后,她当即宣布利亚纳行星脱离帝国统治,也拒绝添加新共和国。
无论是帝国还是新共和国,试图通过外交或其他手段掌控利亚纳工业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这一决策激怒了缺乏耐心的帝国统治委员会,但文档中并未记载后续迫使利亚纳回归帝国的行动。
索龙一眼看穿,帝国显然在此事上遭遇了挫折。
也正因如此,tie系列的生产规模大不如前,各方只能勉强依靠现有库存。
如此看来,桑特家族拥有比克伦内尔更优质、更庞大的生产设备的可能性极大。
索龙不否认克伦内尔有能力满足他的须求,但问题在于“时间”,亲王-上将无法立即供货,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他对这种采矿方式了解不深,但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个移动采矿平台的内核,是一艘“无畏级”重型巡洋舰,部分舱室已被改造成机库。
由此,若资源与技术允许,完全可以为“锋刃舰队”的舰船配备航空联队。
规模不必太大,一个中队或许两个,但考虑到舰船尺寸限制,大概率只能配备一个。
即便如此,按两百艘无畏舰算,每艘搭载一个十二架战机的tie中队,总计需要两千四百架战机。
若按克伦内尔给出的单架七万信用点报价计算,仅战机采购就需一亿六千八百万信用点,这还不包括零部件、消耗品与维护费用。
这笔开支相当于索龙现有资金的三分之一,且战斗中的损耗会让成本进一步增加,增幅难以估量。
更何况,坦格伦的行星防御中队、即将抵达的轨道空间站航空联队、护卫舰与歼星舰所需补充的装备,都需要资金支持。
五亿信用点真的多吗?
索龙认为不然。
其中两亿需预留用于现有舰船的装备升级与储备,剩馀资金还需投入“无畏舰”的维修、零部件采购、燃料补给与提巴纳气体储备,外加隐形设备项目的研发。
处处都要花钱。
因此,访问利亚纳势在必行。
若能以六万五千信用点的出厂价从桑特家族采购战机,为“无畏舰”配备航空联队仅需一亿五千六百万信用点,比原计划节省一千二百万。
这笔差价足以再购置五艘小型轻型舰艇,比如补充几艘cr90轻型护卫舰。
但在此之前,索龙需要先摸清叙特里克斯霸权的技术装备库存与生产极限。
他清楚记得,在自己所知的时间线里,索龙元帅失败后,克伦内尔也陷入了巨大麻烦,最终丧命,舰队被击溃,叙特里克斯霸权下的星球尽数并入新共和国。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是新共和国根据一份虚假情报策划的“清算行动”,战后还将所有完好资产收入囊中。
这一事态发展方向相当有趣,索龙决定将其列入备选方案,从多角度深入推敲。
目前,他的下一步计划已逐渐清淅,一旦舰队恢复战备,便立即激活主动行动。
即便现在,手头可调用的战舰也已具备相当规模,“喷火兽号”“突击之鹰号”“死亡之颅号”“好战号”四艘主力舰已就绪。
另有四艘要么即将完成维修,要么即将归队。
“战士号”在恩克隆受损后需维修升级,两艘“阻绝者级”歼星舰在役,还有一艘正在赶来。
一艘“突击级”中型巡洋舰,三艘闲置的科雷利亚cr90轻型护卫舰,一艘dp20护卫舰,两艘“小帆船级”巡逻艇。
这支战斗群的实力,足以让势均力敌的对手付出惨痛代价。
再加之乔鲁乌斯在舰上坐镇,对行动直接提供支持,索龙甚至有信心取得超出预期的战果。
不过,一个问题仍在他脑中盘旋。
这些力量用于完成短期任务是否足够?
索龙很快想到了补充方案,可征用现有私掠船加强舰队,且无需留下活口。
如此一来,解决他们理论上不会引发外交纠纷。
此外,他还有一个更巧妙的选择,就是让卡德出局,无需刺杀,只需通过“抹黑”手段,将他的失败广而告之,若能以速度取胜,这或许是成本最低的方案。
但行动地单击在哪里?
思绪至此,索龙突然警醒。
自己是否对未来过于乐观了?
他已在规划“锋刃舰队”的装备开支,仿佛霍夫纳上尉早已提供了舰队坐标。
难道费里尔对报复泰里克与卡德的“好意”不感兴趣,早已逃之夭夭?
这个疑问很容易验证,只需通过全息通信器打一通私人电话即可。
但在此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联系坦蒂斯山。
这件事极其微妙,其重要性远超某个人的生死。
因为它关乎某个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