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95章(1 / 1)

“场地问题好解决,但设备方面呢?”大领导又问,“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尽量帮忙,不过现在全国都在争抢进口设备。”

“不需要,所有设备我自己制造。”林峰答道。

“自己造?”大领导一愣,“你要从零开始?”

“机床不都是这样造出来的吗?”林峰笑道,“与其依赖进口,不如我先制造一批基础设备,再用这些设备生产三轴机床。在一家工厂里完成产业升级,总比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要容易得多。”

“这……”大领导怔怔地看着林峰,“需要的时间不会短吧?”

“也不会太长。您忘了,我本来就是八级车工,其他技术也很熟悉,而且我可以先采购一批国产机床。”林峰解释,“又不是真的徒手制造。”

“说得对。”大领导这才松了口气,“不过芯片问题怎么解决?”

“这也不难解决,我在港岛有朋友,可以托他们帮忙采购一批芯片。眼下美国和日本正在争夺国际芯片市场,这是个好机会,我打算直接囤一批货!”

“等机床厂步入正轨后,我还会自己生产芯片。”

大领导更惊讶了:“你还要造芯片?”

“对,我的重工业布局很大,不过得一步步来,您以后会看到的。”林峰没有多说,说多了反而象是在画大饼。当前最要紧的是机床问题。

三轴、四轴对他来说不难,但五轴就困难了。芯片问题必须优先解决,因为一旦我们生产出三轴甚至四轴机床,国外很可能就会实施封锁!

而且芯片必须绕开国外专利,否则他们会用专利来卡我们。别看现在国内对这个不太重视,将来可是要吃大亏的。

一顿饭吃完,林峰和何雨柱告辞离开。在车上,林峰说道:“柱子哥,得让你未来的儿媳妇提前接手蜀香园了,我会给她做一份计划书。”

“恩?”何雨柱一愣,“你要全力搞机床厂?”

“没错,机床是工业母机,对我们国家太重要了。进口的机床不仅贵,还需要大量外汇。”林峰说,“只有我们自己能造出合格的机床,才有力量推动国内产业升级。”

“所以,蜀香园这边我顾不上了。除了食品加工厂之外,其他所有事都交给你儿媳妇,你看怎么样?”

“行啊,我无所谓,反正早晚都要交给他们。总不能活儿都让你干完了,他们最后捡现成的吧?”何雨柱爽快地答应了,“不过他们结婚后,得抓紧时间要孩子啊!”

“到时候落晴也能参与进来了,”林峰想得很远,“再说还有林毅和林乐呢!”

“也对!”何雨柱点点头。

两人回到家,把这事告诉了家人。何雨水说:“没想到民营企业也能涉足重工业,看来国家开放的力度还在加大。”

“这是必然的。除了关乎民生和国防的行业,以后会逐步全面开放。现在不比过去大家一起穷的日子了,大锅饭已经被证明行不通,至少以现在的生产力还支撑不起来。”林峰感慨道。

走自己的路并不容易,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因为前面没有人走过,而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更是难上加难。

“坚持走自己的路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老百姓也不能置身事外,能出力的就要出力,我们也是无产阶级的一员。”

“尤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能因为家里有钱了,思想就跑偏了。”

“记住,我们不是要当资本家,我们是想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林峰转头教育家里的四个孩子,“将来你们有了孩子,可以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但思想教育一定要跟上。”

“知道了,姑父!”何落升应道。

“知道了,爸爸!”林毅也点点头,“不过我们这么说,别人会信吗?”

林毅提出了一个难题。林峰摇摇头:“我们不需要别人信什么,我们只要坚守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国家、人民站在一起,而不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象蜀香园,绝不能为了利益就减量、降质、降低服务水准!”

“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明白!”四个孩子认真聆听教悔。林峰在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点毋庸置疑。虽然他疼爱妻子,但家里始终由他做主。

这个年代的孩子从不娇生惯养,与后世截然不同。

林峰开始向徐静平和何落晴交接工作,并递给他们一份详尽的计划书。这份计划远非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其中涉及诸多复杂环节。

分店选址、原材料基地建设等关键事务都需要实地考察。考虑到当下治安状况,林峰特意通过上级领导调拨了一批 ,组建了专业的安保部门。

为确保两位女性的出差安全,林峰以公司名义与各地部门对接,彰显四九城企业的气派。面对某些不良现象,他们选择以实力开路,必要时直接动用京城关系网。

这些资源得益于何雨柱早年给领导们掌勺积累的人脉,一个电话往往比正常流程更管用。

林峰着眼长远,深知企业根基必须端正。为此,他严格规范各项手续,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

与此同时,他着手规划土地和厂房建设,向沉机一厂订购了少量设备,并亲自绘制技术图纸。还指示香港分公司着手采购芯片。

激活系统后,林峰兑换了全套计算机编程技能。多轴机床的内核在于程序控制——x、y、z三轴需要精密协调,这完全依赖程序指令。

紧接着他又兑换了冶金技术,重点攻关车刀工艺,这是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关键领域。

凭借系统赋能,设计图纸迅速完成。为确保加工精度,他继续兑换了高级技工技能。

新工厂很快破土动工,占地规模远超当前须求。林峰未雨绸缪,通过领导协调获得了大面积工业用地,并优先完成首栋厂房建设。

首批设备进驻后,林峰严格遵循八小时工作制,亲自加工精密零件。香港方面则趁着美日芯片价格战,大量采购适用芯片。

这套商业闭环逐渐成型:将储备美元转化为芯片进口,通过机床制造获得人民币收益,持续支撑国内的产业布局。

林峰开始了漫长的独自工作,每天在厂房里加工零件,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设计。虽然他有加工空间,但依然选择亲自操作机器,亲自动手。

凭空造出一台机器终究太过惊人,而且他身边安排了众多保安,这些人更忠于国家。这并不是林峰作茧自缚,而是为了排除一切隐患。在空间里加工速度很快,甚至他想的话,随时可以造出一台三轴机床。

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加工中心,采用激光测距,精度极高。但林峰需要把表面功夫做足。空间里早已有一批成品,他不断进行测试,而在厂房中,他准备亲手打造一台,时间定为三个月。

三个月独立造出一台机器,并不算匪夷所思。

厂房外能清淅听到机器的轰鸣,由于保密需要,除了林峰,任何人不得入内。他保持着良好习惯,每天工作前后认真打扫,垃圾分类存放,这些都是他工作的证明。

他不确定国家是否暗中关注,所以一切必须真实。

整整三个月过去了,直到何落升和徐静平结婚前一天,林峰才给自己放假,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大领导夫妇竟然亲自到场,排场很大,随行秘书和保卫一应俱全。林峰明白,这是大领导在为他站台。

否则,以私人身份前来更为合适。如此大张旗鼓,是为了帮林峰。

林峰也猜测,大领导可能即将退下,于是他准备拿出机床,直接约大领导第二天到工厂来。

大领导十分惊讶,他没想到林峰会这么快成功。如果林峰真的做到了,那将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得以延续!

这真是个意外的惊喜。但林峰没有具体说明内容,也没有提机床的事,大领导仍不敢完全相信——毕竟国内那么多专家都未成功,这速度实在太快了。

带着这份期待,第二天他带着秘书和警卫来到林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厂。

林峰已在外面等侯:“大领导!”

“小林啊,这次叫我来是看什么?”大领导满怀期待地望着林峰。

林峰笑了:“您不是已经猜到了吗?”

“我只是不敢相信……这三轴机床在我脑海中已经组装了无数次,过去三个月,我只是把它造出来而已。”

“有了第一台,接下来就快了。很快零件都可以用它加工,我的工厂也可以招工了!”林峰说完,转身走进厂房。大领导脚步略显慌乱,他是激动的。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

一旁的秘书赶紧扶了他一把,他才稳住脚步,跟着林峰走进厂房。一眼望去,中央摆放着一台特别的机器。

他认得,国外见过类似的。而这一台,是国产的,我们自己制造的。林峰等大领导走近,拿出一个零件递了过去。

林峰将自己加工的零件和一张记录规格数据的纸递给大领导,说道:“这是我自己加工出来的,上面是它的规格数据,接下来我会输入数据,由这台机床完成加工。”

大领导经验丰富,一直不断学习,对这方面很熟悉。他接过纸张仔细观看,内容并不复杂,但他还是认真看了好一阵,随后点头说:“好,可以开始了。”

林峰取出一件粗胚,固定到机床上,随后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数据,激活机器。

机器发出嗡鸣,先通过激光扫描、测距,随后开始加工。x、y、z三轴依次动作,持续对零件进行切削打磨,直至零件成型。

林峰特意选择了这个零件来演示,因为三轴联动并不能加工所有类型的零件。机床停止后,他戴着手套取下零件,用卡尺仔细测量,确认精度很高。稍作冷却,他把零件交给大领导。

大领导也用卡尺认真测量,激动地说:“精度达到国际水平,不输日本和德国!太好了!”

他双手微微颤斗,迫不及待地说:“我马上向上汇报,并帮你争取订单!”

“不急,”林峰摇头,“汇报可以,但订单先缓一缓。眼下关键是人手问题。三轴机床不是万能的,我还会设计更多类型的机床,需要熟练工人,也需要高学历人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和冤家合约HE了 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 膳时通古今 长生不死:坐看时代更迭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天师张道陵传奇 异闻局的摸鱼日常 我写的角色都成真了? 医手遮天,暗网杀手闯古代